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摘要】: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着历史发展的阶段,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国家机器,科举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强化了国家政治精英对统治阶级的忠诚,塑造着知识分子的政治人格,承担着向社会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科举制的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后期也限制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着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科举制;意识形态;政治精英
一、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基础和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面临着一项巨大的危险,地方豪强不断的侵蚀着帝国的统治基础,他们不断的兼并小农的土地,使他们成为雇佣的劳动力,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如何解決阶层固化,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直是统治阶级所思考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当社会中这种流动快的时候,整个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就越小,当这种流动慢或者趋于平静的时候,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小农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入仕为官”,这是社会底层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极大的阻碍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使社会矛盾很严重。在小农经济的环境下,搭建一种从底层向高层流动的选拔官员的模式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科举制出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科举制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
(1) 塑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性格,具有培育和控制着社会精英的功能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作为官员的选拔制度,对政治尤其是官僚考试制度带来了另外一个结果,就是科目与教学的合一。为了达到考试所需的知识水准,必须有长期的学习作为功底,科举制也要求参加考试者需要极强对国家治理的眼光,这就决定着能通过科举考试的,大多都是社会的政治精英,因此科举制具有选拔政治精英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统治阶级内部精英更替的功能,中国传统的政治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政治,政治精英在社会中享有绝对的主导权,统治阶级对政治精英的吸纳能力决定着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力。科举制出现后兼具着选拔和培育可靠的政治精英的作用,一方面,科举制最终环节是殿试,使得所有中第的学子都变成了“天子门生”,他们的直接效忠的对象就是君王,而不是官僚集团中的某个人,这就减弱了官僚集团中的直接依附关系,增强了官僚集团效忠皇权的强度,特别是在明朝尤为突出,在官员中形成了“没有不好的君,只有不孝的臣”通过官僚集团的对君权的忠诚,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的意识形态安全得到保障,加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科举制还大大的提高了选拔政治精英的准确率,科举考试抛弃了以血缘为基础的选官模式,以考试作为能力的标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并且为官的具有很强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了官僚精英集团的执政能力,加强了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精英集团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
(2)推动意识形态的传播教化,控制社会的思想文化
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首先要通过暴力手段掌握国家机器,使统治阶级思想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思想。其次是通过宗教信仰,文化活动等形式来教育无产阶级,使之对统治阶级产生认同和服从。古今中外的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文化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对国家进行有效统治的思想基础,注重对思想的钳制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要特征。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就真正成为了社会所奉行的道德标准,儒家的经典书目成为所有参加考试的仕子必读科目,贫寒家庭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都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研读儒家学说,这就大大的推动了私塾的发展,能够上私塾学习知识文化的人比之前大大的提高了,儒家这个时候才真正的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在全社会的得以确立,从最顶层的统治阶级到最底层的民众都信奉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如同宗教一样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扎根,这正是得益于科举制对意识形态的传播。
(3)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捍卫意识形态的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与有序和谐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质体现。如果单独的阐述天下家国的伦理认同,道统和正统之间的矛盾则不可避免,科举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则发挥着政治整合这样的功能,在家国不分的传统社会,同质化了忠君和报国的意义,科举制就是将这种观念作为一种强制性灌输的制度,使之成为建构在这个国家基础上的最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基础,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的最强大的制度支撑。对知识分子思想,观念、思维、知识结构的加以控制,忠君报国的理念成为他们根植于他们内心的追求,塑造着他们的政治人格,同时在形成了以乡绅为统治基础的乡村伦理社会,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当时,将庙堂与江湖很好的链接,如同锁链一般,牢牢的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4)阻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转型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有效统治国家的目的,对知识分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管理和约束,对于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统治安全的知识和文化以武力为后盾进行强制性打击,意识形态一经由统治阶级形成并经过长期的发展,就会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保护罩”,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排外性,支持并推动整個社会缓慢的运行,强大的“惯性”由此带来的“刹车”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因此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延续自己的统治基础和合法性,在进行社会变革的时候,都会从原有的意识形态内部中寻求支持的社会变革的合法性因素,拒绝接受从意识形态外部来的因素。这样对意识形态的修正能力也会随之减弱。
科举制给中国社会带来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原因是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升官发财,这种观念在明清两代最为明显,有的人一心渴望功名,从小考到老,只是为了能够中举人做官,《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形象的讽刺了明清两代学子为了中举的疯狂。在明清时期,科举制的考试内容被严格的限制在枯燥的诗句中,答题的形式被固定在八股文这种刻板的规矩中,同时统治者还以各种方式来钳制读书人的思想,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文字狱,把知识分子变成效忠自己的机器,不断的磨灭知识分子的斗争和反抗的精神。知识分子不再是社会的精英,而沦落为统治阶级的奴隶,隋唐时期知识分子的那种创新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消失殆尽,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已经被统治阶级压缩到了最低。
参考文献:
[1]杨业汉 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 湖北社会科学2003.07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科学 2006.06
[2]杨曙光,彭智勇.试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整合.行政与法 2002.11
[3]孙立平,论科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4]安姝,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摘要】: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着历史发展的阶段,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国家机器,科举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强化了国家政治精英对统治阶级的忠诚,塑造着知识分子的政治人格,承担着向社会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科举制的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后期也限制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着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科举制;意识形态;政治精英
一、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基础和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面临着一项巨大的危险,地方豪强不断的侵蚀着帝国的统治基础,他们不断的兼并小农的土地,使他们成为雇佣的劳动力,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如何解決阶层固化,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直是统治阶级所思考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当社会中这种流动快的时候,整个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就越小,当这种流动慢或者趋于平静的时候,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小农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入仕为官”,这是社会底层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极大的阻碍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使社会矛盾很严重。在小农经济的环境下,搭建一种从底层向高层流动的选拔官员的模式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科举制出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科举制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
(1) 塑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性格,具有培育和控制着社会精英的功能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作为官员的选拔制度,对政治尤其是官僚考试制度带来了另外一个结果,就是科目与教学的合一。为了达到考试所需的知识水准,必须有长期的学习作为功底,科举制也要求参加考试者需要极强对国家治理的眼光,这就决定着能通过科举考试的,大多都是社会的政治精英,因此科举制具有选拔政治精英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统治阶级内部精英更替的功能,中国传统的政治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政治,政治精英在社会中享有绝对的主导权,统治阶级对政治精英的吸纳能力决定着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力。科举制出现后兼具着选拔和培育可靠的政治精英的作用,一方面,科举制最终环节是殿试,使得所有中第的学子都变成了“天子门生”,他们的直接效忠的对象就是君王,而不是官僚集团中的某个人,这就减弱了官僚集团中的直接依附关系,增强了官僚集团效忠皇权的强度,特别是在明朝尤为突出,在官员中形成了“没有不好的君,只有不孝的臣”通过官僚集团的对君权的忠诚,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的意识形态安全得到保障,加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科举制还大大的提高了选拔政治精英的准确率,科举考试抛弃了以血缘为基础的选官模式,以考试作为能力的标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并且为官的具有很强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了官僚精英集团的执政能力,加强了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精英集团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
(2)推动意识形态的传播教化,控制社会的思想文化
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首先要通过暴力手段掌握国家机器,使统治阶级思想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思想。其次是通过宗教信仰,文化活动等形式来教育无产阶级,使之对统治阶级产生认同和服从。古今中外的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文化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对国家进行有效统治的思想基础,注重对思想的钳制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要特征。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就真正成为了社会所奉行的道德标准,儒家的经典书目成为所有参加考试的仕子必读科目,贫寒家庭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都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研读儒家学说,这就大大的推动了私塾的发展,能够上私塾学习知识文化的人比之前大大的提高了,儒家这个时候才真正的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在全社会的得以确立,从最顶层的统治阶级到最底层的民众都信奉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如同宗教一样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扎根,这正是得益于科举制对意识形态的传播。
(3)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捍卫意识形态的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与有序和谐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质体现。如果单独的阐述天下家国的伦理认同,道统和正统之间的矛盾则不可避免,科举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则发挥着政治整合这样的功能,在家国不分的传统社会,同质化了忠君和报国的意义,科举制就是将这种观念作为一种强制性灌输的制度,使之成为建构在这个国家基础上的最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基础,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的最强大的制度支撑。对知识分子思想,观念、思维、知识结构的加以控制,忠君报国的理念成为他们根植于他们内心的追求,塑造着他们的政治人格,同时在形成了以乡绅为统治基础的乡村伦理社会,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当时,将庙堂与江湖很好的链接,如同锁链一般,牢牢的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4)阻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转型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有效统治国家的目的,对知识分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管理和约束,对于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统治安全的知识和文化以武力为后盾进行强制性打击,意识形态一经由统治阶级形成并经过长期的发展,就会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保护罩”,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排外性,支持并推动整個社会缓慢的运行,强大的“惯性”由此带来的“刹车”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因此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延续自己的统治基础和合法性,在进行社会变革的时候,都会从原有的意识形态内部中寻求支持的社会变革的合法性因素,拒绝接受从意识形态外部来的因素。这样对意识形态的修正能力也会随之减弱。
科举制给中国社会带来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原因是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升官发财,这种观念在明清两代最为明显,有的人一心渴望功名,从小考到老,只是为了能够中举人做官,《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形象的讽刺了明清两代学子为了中举的疯狂。在明清时期,科举制的考试内容被严格的限制在枯燥的诗句中,答题的形式被固定在八股文这种刻板的规矩中,同时统治者还以各种方式来钳制读书人的思想,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文字狱,把知识分子变成效忠自己的机器,不断的磨灭知识分子的斗争和反抗的精神。知识分子不再是社会的精英,而沦落为统治阶级的奴隶,隋唐时期知识分子的那种创新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消失殆尽,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已经被统治阶级压缩到了最低。
参考文献:
[1]杨业汉 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 湖北社会科学2003.07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科学 2006.06
[2]杨曙光,彭智勇.试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整合.行政与法 2002.11
[3]孙立平,论科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4]安姝,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