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办学治校,理念先行
没有行动的理念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理念的行动是一种盲目的重复,理念+行动=改变世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曾经提出了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即价值、愿景和目标。一个学校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学校发展就有了目标,教育教学活动就有了方向,校园就有了文化内涵,学校课程、办学理念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其实每个学校的简介里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学校发展愿景,但作为学校里面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恐怕有些校长也解读不清楚,有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有些学校就比较简单。比如会宁一中办学理念是“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有人说,校长是学校之魂,这话不假,但我认为,“文化理念”才是真魂。为什么有的学校在某位校长时期非常辉煌,当这位校长离任之后就很快会衰退,就是因为没有理念的支撑,或者说该学校没有形成文化及课程。因此,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清楚学校该做什么?学校里面有什么?学校为谁而存在?明白了这几个问题,校长治学就有了方向,学校发展就有了希望,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内理念。
文化理念是学校的生存之魂,也是教师的追求之魂,更是学生的成長之魂。当一个学校的文化理念形成之后,就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这就要让每位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一位老师时刻明白自己的追求所在,这样老师就有了教育方向和精神归宿,特别是新进来的老师一定要组织扎实的学习,让新进老师及时的掌握本校的文化理念,学生也是一样,只有这样,学校的文化才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学校才会有发展的希望。
2 要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情怀和格局
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这是一名老师必备的情怀。作为一名校长,要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格局。
2.1 让教师先成为读书人
只有阅读,老师才能从根本上回归学习思考本位,才能找到教育的真谛,才能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才能破解职业倦怠。不要认为读书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其他科目的老师更应该好读书,读好书。尤其应该多读大教育家的名著,比如说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名家的经典著作,更应该读读本专业方面的书籍,提升自身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成功是逼出来的。因此学校要有读书计划和方案,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领导要带头读书,要和老师们一起读书,教育要慢下来,需要静下来,唯有读书才能让人心平如镜。
2.2 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关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几乎每一位专家都提到了,因为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骨干教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学校要形成长效机制,每次新进的老师都要参加完整的系统培训,他们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对新入校的老师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校长亲自召开新入校教师培训会,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为老师搭建专业成长阶梯,形成优秀教师标准:养成一项好情趣:好读书,读好书;具备两项好习惯:自我反思,交流;练就三项真功夫:养好一科专业课,开好一门校本课,开好一个班集体;掌握一项新技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狠抓集体备课,领导深入一线,引导教师一起磨课,研课。学校设有专门的备课室,用行政手段推动集体备课,领导推门听课,达到资源共享,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师成长。特别在高三备考期间,要求教师做到“五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批阅)。每一节课都是集体备课的成果。
2.3 全人发展的课程观
要具有全人发展的课程观。理清国家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清楚教材的来龙去脉,即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明白了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学一种教材,应该多了解其他版本的教材,取其精华,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大胆取舍。
3 要成为优秀学校须做好课程
名校都在做课程,而且都做的很好,考试成绩更好。南阳教育干国祥校长的课程做的最彻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充满好奇的,在他的学校里面基本上都能够成为课程,他能够将一名有三代智障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就是因为课程的作用,他能够让教育慢下来,用课程深深地扎根,逐渐去追寻永恒不变的东西,这就是课程,所以他每办一所学校不过几年就会成为当地的名校,这就是教育,所以他成功了。
4 回归原点,从心出发
我们只顾匆匆赶路,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经济社会下的教育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回归原点,想想教育是为了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教师需要回归本分,潜心教育,提升自己,用良心办教育。正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富海教授所讲的,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知识成为孩子的仇人,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
今天我们跟着经济的步伐走的太远,需要停下来回归原点,从心出发,认真理解课程,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理解课堂,也许我们就能找到解决教育难题的方法和教育的本源。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700)
没有行动的理念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理念的行动是一种盲目的重复,理念+行动=改变世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曾经提出了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即价值、愿景和目标。一个学校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学校发展就有了目标,教育教学活动就有了方向,校园就有了文化内涵,学校课程、办学理念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其实每个学校的简介里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学校发展愿景,但作为学校里面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恐怕有些校长也解读不清楚,有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有些学校就比较简单。比如会宁一中办学理念是“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有人说,校长是学校之魂,这话不假,但我认为,“文化理念”才是真魂。为什么有的学校在某位校长时期非常辉煌,当这位校长离任之后就很快会衰退,就是因为没有理念的支撑,或者说该学校没有形成文化及课程。因此,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清楚学校该做什么?学校里面有什么?学校为谁而存在?明白了这几个问题,校长治学就有了方向,学校发展就有了希望,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内理念。
文化理念是学校的生存之魂,也是教师的追求之魂,更是学生的成長之魂。当一个学校的文化理念形成之后,就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这就要让每位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一位老师时刻明白自己的追求所在,这样老师就有了教育方向和精神归宿,特别是新进来的老师一定要组织扎实的学习,让新进老师及时的掌握本校的文化理念,学生也是一样,只有这样,学校的文化才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学校才会有发展的希望。
2 要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情怀和格局
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这是一名老师必备的情怀。作为一名校长,要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格局。
2.1 让教师先成为读书人
只有阅读,老师才能从根本上回归学习思考本位,才能找到教育的真谛,才能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才能破解职业倦怠。不要认为读书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其他科目的老师更应该好读书,读好书。尤其应该多读大教育家的名著,比如说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名家的经典著作,更应该读读本专业方面的书籍,提升自身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成功是逼出来的。因此学校要有读书计划和方案,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领导要带头读书,要和老师们一起读书,教育要慢下来,需要静下来,唯有读书才能让人心平如镜。
2.2 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关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几乎每一位专家都提到了,因为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骨干教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学校要形成长效机制,每次新进的老师都要参加完整的系统培训,他们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对新入校的老师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校长亲自召开新入校教师培训会,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为老师搭建专业成长阶梯,形成优秀教师标准:养成一项好情趣:好读书,读好书;具备两项好习惯:自我反思,交流;练就三项真功夫:养好一科专业课,开好一门校本课,开好一个班集体;掌握一项新技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狠抓集体备课,领导深入一线,引导教师一起磨课,研课。学校设有专门的备课室,用行政手段推动集体备课,领导推门听课,达到资源共享,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师成长。特别在高三备考期间,要求教师做到“五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批阅)。每一节课都是集体备课的成果。
2.3 全人发展的课程观
要具有全人发展的课程观。理清国家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清楚教材的来龙去脉,即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明白了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学一种教材,应该多了解其他版本的教材,取其精华,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大胆取舍。
3 要成为优秀学校须做好课程
名校都在做课程,而且都做的很好,考试成绩更好。南阳教育干国祥校长的课程做的最彻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充满好奇的,在他的学校里面基本上都能够成为课程,他能够将一名有三代智障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就是因为课程的作用,他能够让教育慢下来,用课程深深地扎根,逐渐去追寻永恒不变的东西,这就是课程,所以他每办一所学校不过几年就会成为当地的名校,这就是教育,所以他成功了。
4 回归原点,从心出发
我们只顾匆匆赶路,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经济社会下的教育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回归原点,想想教育是为了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教师需要回归本分,潜心教育,提升自己,用良心办教育。正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富海教授所讲的,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知识成为孩子的仇人,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
今天我们跟着经济的步伐走的太远,需要停下来回归原点,从心出发,认真理解课程,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理解课堂,也许我们就能找到解决教育难题的方法和教育的本源。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