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深海探宝秘诀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全面复苏。现代画廊、艺术品拍卖、艺术博览会等新词汇、新概念逐渐为国人熟知。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给艺术品经营者、艺术家、收藏者带来了机遇也捎来了风险,带来了快乐、刺激也留下了困惑和迷茫。中国艺术品市场就如同一片海洋,深不可测又富含珍宝。本期,我们特邀三位嘉宾与我们一起“潜入”这片“深海”,避“暗礁”,寻“宝藏”。
  
  
  嘉宾:
  洪平涛:著名艺术品投资专家、敦煌艺术中心董事长、五角场800号艺术空间创始人,原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图中)
  吴晨荣:著名画家,东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图右)
  徐翠翠:陶艺后援会总经理特助,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图左)
  
  中国艺术品市场如同尚待开发的海洋
  
  上海采风:我们先来谈谈艺术品市场。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是怎样的现状?洪先生,是什么吸引你从台湾来到大陆发展的?
  
  洪平涛:我是2003年从台湾来大陆发展的。我觉得台湾人口很少,艺术品市场已经很成熟,就像一个池塘,水有多深,里面有哪些鱼,我们都很清楚,要去抓鱼的话,设定好目标就容易抓到。而中国大陆的艺术品市场刚刚萌芽,就像一个海洋,海里的鱼是特别有活力的,抓鱼很困难,要有很好的攻击力才可能在里面抓到鱼,要不然你还没抓到就先淹死了。这个还没正式开发的海洋是很迷人的,我就想利用累积的一切经验来试试看。我试了6年,前三年我做保利拍卖,算是很成功的。当时油画拍卖不是很兴旺,尤其在上海。不过我觉得上海是中国油画的发源地,而且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油画不可能没有市场。凭着这个观点,我把上海油画市场做大,而且带动了整个中国油画拍卖的热潮。
  
  吴晨荣:我是一个画家,作为画家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状态,让我既兴奋,又茫然。中国艺术品市场今天的现状,让大家有点不可思议。现在国外很多著名博物馆、拍卖行、艺术品机构,都涌入了中国市场,包括像洪先生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从事艺术品投资经营的专业人士,也被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所吸引,足以证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吸引力。这些年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从一个完全无序的状态逐渐有序,但是它的这些有序、规律性的东西又往往和我们已有的经验不一样,这种不确定性和与众不同性,也必然形成一个非常有挑战、充满刺激的市场。
  
  中国的拍卖市场沦为炒作艺术家的地方
  
  上海采风:在艺术品市场中,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很疯狂,炒作很厉害,对此你们怎么看?
  
  洪平涛:在欧洲基本上都是在拍过世艺术家的作品,只有中国的拍卖市场沦为炒作艺术家的地方,这是很特别的。
  
  上海采风: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
  
  
  洪平涛: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比较晚,现在在中国不少人的价值观以金钱为主。所以很多收藏家买了十几张画后,不用打开,直接点一点就放仓库去了,艺术作品与生活和艺术欣赏没有关系,完全是金钱操作。
  
  吴晨荣:国内拍卖变形,第一,因为现在买艺术品的大都是些投机者,用大量的资金用垄断的手法进行操作;第二,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好处于一个拜金主义时期,体现在个人对金钱的无穷崇拜,包括政治腐败,这和拍卖都非常容易结合。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拍卖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完全是一种资本运作,非常疯狂。
  
  洪平涛:这里面有一种艺术品市场的操作方式。如果你要拿10亿去炒股票不见得炒得过别人,那如果拿两亿把某画家的画全都买断,一张3万块,筹码都在你手上,你再制造舆论,把价钱捧上去,那么很多人就会跟,我去买,他也去买,就能挣很多钱。
  
  上海采风:为什么年轻的当代艺术家被炒作得特别厉害?
  
  洪平涛: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你今年25岁研究所刚毕业,市场上没有你的东西,那我一张1万买你的画,我把它炒到一张5万我就赚很多钱;但若是一个50多岁的画家,如果一年卖十张画的话,市面上起码有50多张画,我帮你从三万元炒到三十万,不是便宜到一堆人了吗?这个价钱护不住啊。另外,中国当代艺术热的一大原因是,有西方人这个很大的购买群体,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人现在在干什么。
  
  徐翠翠:这和中国的国情相关,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一种悲哀?
  
  吴晨荣:我感觉不会,因为存在即是合理。如果认为西方的拍卖行是这样,我们中国也应该这样,那么肯定会栽跟头。中国拍卖的现状,是中国特有的,并且这种状况会延续下去,会规范成为一种新的东西。虽然其中存在很多消极因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艺术家的困惑:坚持自己还是迎合市场?
  
  徐翠翠:现在艺术品市场就像吴老师、洪老师说的,非常神秘、很刺激,不论对从事艺术品投资经营的业主还是对出色的艺术家,包括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执著于艺术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那么,我有一个问题,现在艺术品市场上,一些作品拍卖的价格很高、很疯狂,这种疯狂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感到很困惑,到底是坚持自己的路钻研下去,还是为了迎合市场去探索?因为我们想继续从事艺术,我们有这个理想,但是若不去改变一些思路,今后会不会走得非常的辛苦?
  
  吴晨荣:你说的这个问题是艺术家都容易面临的。艺术创作是选择以市场为目标还是以自己的理想为目标?中国的艺术家其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困惑,因为千百年来我们都是从艺术的角度来从事创作的,市场从来没有对艺术家产生过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有几个方面,第一是金钱方面的,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过去从事艺术可能要修道,讲究积累,但是今天一个勤勤恳恳的艺术家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而一个投机取巧的艺术家却可能一夜成名,这种诱惑太大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也就出现了各种艺术家,有的为钱,有的为名,有的只为自己的理想。
  
  徐翠翠:我一直非常的困惑,一件作品,是从长远的历史的角度来考虑呢,还是就这个时代来定义它?好比说搞当代艺术的这些人,现在他们的艺术品是天价,那过几百年之后还会让人觉得这是时代转折的标志吗?
  
  洪平涛:我们不否定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若是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东西不一样而哗众取宠,是不太可能成功的。我们不要以一两年的社会现象来定论,不要让我们的初衷和内心的价值观受影响。我在这个行业呆了二十几年,观察下来,不管哪个领域,坚持下来的人才会成功。比如当代艺术这群人,他们在上世纪80、90年代已经冒出来了,当时他们的画很难卖,但是今天一张画可以卖到几百上千万。现在很多画家都画得很不错,但是没有市场。这里有很多原因,和他们的艺术没有关系。
  
  上海采风:那么对于这些优秀却没有成名的画家而言,哪一天市场会来呢?他们不想参与市场游戏的话,只能被动等待吗?
  
  洪平涛:19世纪、20世纪很多艺术家到老了才被发现、才得到应有的地位,现在资讯非常发达,被发现的可能性已经很高了。在西方,艺术是张扬的,是挂出来吸引人们眼球的。所以像达利、毕加索等,他们很会行销自己。在中国古代,为什么老师教学生画画,画得要和他一样?因为以前没有印刷术,学生就是老师的传声筒。这也是一种行销。显露自己又不失自己的格调,两者是不矛盾的,处理好的话真的是很好的一个策略。
  
  吴晨荣:很多当代艺术家参加市场游戏而且做得非常成功,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否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好的艺术家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作品的艺术理念告诉大家。艺术作品本身是需要传播的。
  
  艺术品应该投资收藏,不应该投机
  
  上海采风: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艺术品投资热、收藏热。那么多人蜂拥而至,利润空间真有那么大吗?
  
  
  洪平涛:我告诉你,在这里面赚到钱的不到15%或20%。为什么?因为这和买股票一样,大部分人会输,而且买股票不会买到假股票,买画会买到假画,这就多了一个风险。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跟我说,他现在把画都包起来锁在房间里,哪一天解冻了再拿出来卖。我心里想你那些画永远不会解冻的,因为每个阶段流行的东西会不一样。所以说投机真的不见得能赚钱。
  
  吴晨荣:我非常赞同,艺术品投机风险太大了。艺术品应该是投资收藏。真正赚钱的人是投资收藏的人,因为他们可能会从艺术史、文化史的发展角度来理性地判断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但是现在做艺术品的大多数都是抱着投机的心态。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收藏家队伍,这其实对艺术的损伤、市场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洪平涛:你把艺术品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嗜好,收藏品味,反而无形中会赚钱,若是赶时髦炒作投机的话,则很容易亏钱。
  
  上海采风:对于大多数年轻白领而言,现在艺术品价格都很高,不少是天价,没有经济实力去收藏,所以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这种状况正常吗?
  
  洪平涛: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像台湾今年在一个饭店里办了一个艺术博览会,每个房间都变成了艺术场所。参与展览的都是年轻艺术家,每张画在5000-50000元间,价格不高,都很有创意,卖得非常好。这些画不见得买了之后会涨多少价,但对于投资新手来说,也是个不错的练习。我不客气地说,我们大陆很多年轻艺术家的画都卖得太贵了,当然这不见得完全是艺术家的问题,这个状况与整个产业结构有关。
  
  吴晨荣:其实现在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说很贵,也可以说一点都不贵。我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很多没什么资历的年轻艺术家一出来就是几万、几十万,但是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作品很有价值,也才卖两三万,这些白领往往买得起,我碰到很多年轻人买件衣服就是几千上万块。
  
  徐翠翠:我觉得艺术不能大众化,这和意识形态还是有点关系的,就像前面说到现在白领宁愿买上万的衣服或包包也不买艺术品,因为前者和他们的生活比较贴近,而艺术品和生活关联不是太大,所以不会花钱去投资。
  
  吴晨荣:为什么有人情愿吃顿饭、买品牌服装花掉几万块也不愿意买艺术品,我觉得是因为前者感觉看得见摸得着,但艺术品他们心中没底,就像一个黑暗的空间,里面没危险但是因为黑所以不敢进入,人对不了解的东西会很谨慎。所以我认为,现在不是艺术品价格高与低的问题,是有没有人领进门的问题。
  
  “不懂画请人看,不懂人死一半”
  
  上海采风:谈到领进门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对艺术品收藏有兴趣但不知如何着手的人的困惑。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吴晨荣:第一,好的有诚信的画廊,会比较负责,不是卖好画交钱了事,而是会推荐好的有升值空间的艺术家。所以听画廊老板也是一种选择;第二,可能我谁都不相信,我只相信自己。那么可以和艺术家或收藏家交朋友,经常交流,时间长了就会有自己的判断。
  
  洪平涛:很多画廊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思考、去引导,很有可能引导到自己的利益上而不是你的利益。所以我对大部分人这样建议,如果你对艺术品只是喜欢,想在家里挂挂,那就凭自己喜欢去买好了,若是想进一步投资收藏的话,就不能单凭自己喜欢了,必须得有这方面的朋友,我们台湾有句话是“不懂画请人看,不懂人死一半”,就是说你不了解这个东西,没有关系,你可以请人看,但是你不找懂的人看就会很惨。
  
  上海采风:洪老师、吴老师都是很懂这行的人,如果让你们推荐艺术家及作品的话,你们会给怎样的建议呢?
  
  洪平涛:我们常常说不以年龄来论价值,但是一个三十岁的人做事情随时可能会改变,你今天买他这张画5万块,万一他几年后不画画了,尽管买的这张画不错却不会涨价。所以买年轻人的画不挣钱的可能性是80%,而买成熟艺术家挣钱的几率是50%到80%,其价格不会轻易下来,只会往上走。
  
  吴晨荣:就像洪先生说的,很多初次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人会买年轻艺术家的画,因为感觉便宜,但这其实是犯了极大的错误。真正收藏艺术品的人肯定是买成熟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道路必然会越来越成熟。现在市场上,很多人买年轻的不成熟的画家,是抱有赌博押宝的心理,很多画廊就是看中这种心理。而且对于画廊而言,做成熟艺术家成本高,例如一张开价5万的画,年轻的可以砍到5000,成熟的最多砍到4万,所以很多画廊觉得经营年轻艺术家合算,把他们炒得越高钱挣得越多。但恰恰是年轻艺术家受市场诱惑大,以后消亡的可能性也大。
  
  
  洪平涛:对,你谈到了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为什么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么容易被接受?其实这些画里有简单、肤浅、流行的东西,适合买回来挂挂。但是像黄宾虹的画,若没有解释,多少人是看得懂的?有些东西不是一看就觉得好的,需要你和它之间进行对话。
  
  上海采风:其实画廊也有责任去培养、引导收藏群,洪先生您经营画廊二十多年,您认为该如何去引导?
  
  洪平涛:在台湾,很多居民买画时会想到这张画怎么和生活空间搭配,就像一个人买了衣服不是放在那里,是要穿出来的,所以在台湾做画廊,我们会很务实地考虑到这件作品适合什么样生活背景的人。在我台湾的400平米的画廊里,我会留100平米陈列艺术家的衍生性产品,比如他们的陶艺、生活笔记本等,有时也会邀请艺术家来谈谈他们的感受,这样艺术和生活会更为接近,买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增添情调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国有些地方很奇怪,很有名的画家的艺术空间,连个冷气都不装,然后画框和灯光都没有,只有一个大仓库,这是不对的。其实当一件作品卖到一个价格的时候,它相对应的服务机制需要整个配套起来,要有一个让人舒服的展览空间。
  
  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不可限量
  
  上海采风:有这样的一种观点:上海的艺术品市场的水分要比其他地方少,是不是这样?
  
  洪平涛:是的。上海人投资艺术品赚钱的人很少,但相对亏本套牢的人也很少。第一,上海人不买那些夸大的虚浮的东西;第二,上海人很实际,不太会做梦,他们喜欢买的东西是现在就可以看得到利益的,可以马上变现的。所以市场水分相对比较少。
  
  吴晨荣:上海是很发达的城市,但实际上上海艺术品市场在全国是很落后的。
  
  上海采风:不过虽然上海本地人投资艺术品的人少,但是借文化地域优势,上海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交流平台。
  
  洪平涛:可以的。上海是个汇集八方的大城市,全国的藏家都来上海,这是可能的。而且在上海拍卖会、艺博会要做得大,大到上海以外的人都会知道,不然不会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国际性大都市的特点。
  
  上海采风: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与收藏未来的发展怎么看?或者你们认为哪方面是需要改善的?
  
  洪平涛:我觉得乱了就乱了,很多事情不是谁给谁一条光明的道路,都是大家自己摸索出来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定是越来越好。现在年轻一辈的条件比二三十年前的要好。今后,很多东西的好坏会越来越分明,秩序也会理得越来越清楚,所以还是比较乐观的。
  
  吴晨荣:我非常赞同洪先生的观点,中国艺术品市场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深度、厚度、多元性,必然会使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世界性的;第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文化也会不断发展;第三,今天这个时代是中国变革的时代,市场初步形成阶段,混乱是必然的,正因此也引发了变革,所有艺术家都在考虑自己的艺术作品如何发展,必然会产生很有价值的有突破性的东西。中国文化资源的丰富性,特别是当代这块,是很多国家没法比拟的,所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不可限量。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刊开辟“大师背影”栏目,旨在通过对文学艺术大师的怀念启迪现实和未来,同时为文坛留下珍贵史料。本期刊登的“风雨谢晋路”乃此栏目的首篇文章,系原《文汇电影时报》副主编罗君雪藏20余年的旧作。由于“种种原因”,此文当时未能发表。今旧作新刊,是作者与本刊对谢晋的一种致敬:您用一系列坚实力作矗立的“现实主义电影模式”经过岁月洗礼,越发证实了它的生命力,您当含笑九泉。    谢晋宴客绿波廊  谢晋嗜
期刊
长裙难穿这回事,很多人在很多场合说了很多次。  然后我突然想到,如果孤零零的长裙难以演绎,加上一些配件是否能将整体平衡?  于是找到如下数图,关于背包、外套的搭配。      街拍,绝大多数都只是看看而已。  Jessica用毛线外套搭配长裙,加上两只硕大的手提袋,看起来不堪重负。很让人担心她会不会踩到裙子而跌倒……Nicole的长裙唯美浪漫,但如果不是明星,除非有强大气场,否则走在路上难免有点胆
期刊
如果追根溯源,在上世纪50年代,当crossover(跨界)现象的发源地——音乐界还没有crossover music这个词时,crossover风格的汽车就已经诞生了。  当时,好莱坞正歌舞片盛行,Mario Lanza,当时最著名的男高音和电影明星,在1951年主演了歌舞电影The Toast of New Orleans(中文译为《彩凤朝阳》),在片中,他演唱的歌曲《Be My Love》,
期刊
品味品位——源自中国家居生活用品设计展开幕    国内第一家高端原创设计产品体验馆——上海设计之窗于2009年7月18日在创意地标1933老场坊惊艳亮相,当晚,作为开窗首展的“品味品位——源自中国家居生活用品设计展”也举办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来自13家设计企业的上百件原创家居产品闪亮登场,成为当晚真正的“主角”。家居生活用品跟大众的日常起居、办公、休闲、娱乐都息息相关,引领着大众的消费潮流及生活方式
期刊
8月,当再一次飙升的房价如同炎炎烈日让人们满头大汗、喘不过气来时,改编自六六小说《蜗居》的同名电视剧和话剧将在东方卫视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同步上演,给人们一剂清醒药。  《蜗居》以“房”为题,叙述了一个房价飙升时期发生在一对姐妹之间的故事。主人公海萍与丈夫苏淳一直住在租来的10平米小屋里,由于不堪忍受与儿子的长期分离,决心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而经济拮据的海萍夫妇省吃俭用仍无法筹齐首付。苏淳迫于海
期刊
看书的姿势从90度到140度,  最后成了幸福的平躺。  自由歪斜着,完全慵懒,  大概是我们最爱的读书“原生态”了,  配合着墨香,  180度没有褶皱的舒展。      进入网络时代,知识似乎唾手可得。离开了书本、杂志和报纸,坐在小小的电脑屏幕前,一样可知天下事,同样可读到经典或者流行。    但是,每次路过书店,依旧抑制不住要进门翻看一番,再买个一两本。路过书报亭,还是会停下脚步,报上与摊主
期刊
现在最红的美剧是什么?《越狱》?《24小时》?这些伤神费脑的剧目已经统统out了。2008/2009年度最红的美剧是那些青春无敌的校园男女的天下,比如《绯闻女孩》,比如《汉纳·蒙塔纳》。而你以为捧场的一票观众都是90后的小朋友么?又out了,统统是我们一众朝九晚五、三十岁上下的格子间男女。是的,剧情很幼齿,很梦幻,很不现实;主角很幼稚,很年轻,很不深刻;可是“童真”和“梦”,不正是我们这些苦苦挣扎
期刊
玄糖  70年代生人。毕业于艺术学院,偏爱拿着画笔写字。先后转战广告公司、出版社、娱乐策划公司以及报社……曾在新民晚报夜光杯版面多次发表文章。  个人性格:偶尔小心眼,大部分时候仗义;容易受骗,但还是乐此不疲地相信一切;年纪不轻,却总是不可救药地天真……    一    明天就是情人节。  早晨7点钟的浴室,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嘴的牙膏泡沫,一脸大战来临前的恐慌。明天就是情人节。  我一走出大门
期刊
本期“重头戏”一望即知:浓墨重彩做足“文化走出去”大文章。在《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中,专家教授用深沉睿智的剖析,梳理中国文化对外推广传播的理念、路径、环节、方法。其文虽有“行”的探讨,似更倾向于“知”的层面。而在《杂技金牌何时变成真金白银——杂技艺术走出国门的践行与战略思考》中,上海杂技家赵力志用美国12年的杂技践行,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输出的具体成果。其中不乏理性思考,但更倾向于“行”的层
期刊
办公室有“鬼”!想必所有职场中人都感同身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潜伏在你周围你心知肚明的“明鬼”和肉眼难以分辨的“暗鬼”。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鬼。办公室的鬼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嫉贤妒能,阴谋诡计,手段则各有奇招。没有建设力,但绝对有万分的破坏力。    据卡耐基分析,狭隘、自私、虚荣、自大、嫉妒等是人的本性,是人性中的丑陋点,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心里,只是每一个人表现出的言语行为有差别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