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课程改革已有两个年头,学生中考物理成绩却下降到各科成绩之末。从学生考卷分析得知:一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未能掌握;二是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欠缺,三是综合运用能力差。为查找原因,我们深入一线课堂,通过听课、议课、评课等手段,发现农村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着几大问题。
一、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严重缺乏
在农村中学,物理专业毕业的物理教师达不到半数。我县11所农村初级中学,32位物理教师,真正物理专科毕业的15人,专业不对口与学历不合格达半数以上。其中有由历史专业、政治专业、中文专业、数学专业以及师范毕业担任物理教师的。由于多数担任物理课的教师不具备物理的教学素质,在授课中不能做到旁征博引,不敢超越课本一步,只能照本宣科,使物理课堂缺乏应有的趣味性、探究性、科学性。而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注重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完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听课中,从学生的课本看到,许多学生的课本上“科学探究”一栏,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更别说让学生自己探究了,而探究的结果、结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试想,若没有适时的记录,学生回过头来复习,已不知其然了。因此,物理教师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物理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是导致农村物理教学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一是“普九”后初中、高中扩招,为满足城区学校扩招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进入城区学校,而农村中学在严重缺乏具有物理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多从相应的小学抽调教师;二是教师学历培训混乱,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专科化、初(高)中教师本科化,而理科教师在进修时由于学习理科较难,多改修文科,师范毕业担任物理教学的老师们更是如此。如:两位专科毕业的物理教师和数学教师进修了本科中文,有五位曾担任物理教学的师范毕业生改修中文、政治。产生的后果是农村中学教师编制满员,中文、政治教师大堆,而物理、化学、生物课又无人上课的局面。
对策:一是加强教师进修的管理,教师的进修必须专业对口;二是根据教师任教学科是否有培养前途而有选择性的进修(对师范生),不能由教师自由选择;三是专业引领到校、到课堂;四是加强学校的校本研修。
二、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欠缺
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严重欠缺,农村中学教师多有反映刚上来的学生,《乘法口诀》背不得,十位数与百位数不会加。其原因是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的学生不分优劣全部进入初中。小学教师压力减小,而相应的激励又没能跟上,造成小学老师责任心,敬业精神下滑,特别是偏远山村小学的教师小学终端检测成绩可以看出,乡中心小学平均分数一般在50—70分左右,而村小学生平均分常在20—40分之间。经调查,某乡中学七年级新生数学成绩10分以下达18人,30分以下竟达42人,由于学生在小学没能学好数学基础知识,致使初中数学难学,从而影响理科的学习,因此,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欠缺又是制约物理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
对策: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敬业精神,达到职业认同;二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教学成果与工资、调资进级、职称挂钩,以增强其紧迫感,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三、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验仪器欠缺
由于实施课程改革,学校原有实验仪器已与教材不配套,且多数实验仪器已损坏,由于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造成需要做实验的仪器没有,而不能用仪器一大堆,导致许多实验无法进行。久而久之,老师懒进实验室。课后询问了许多学生,学生实验做过没有,回答是实验几乎未做。如:北师版初二物理教材中使用两个长度不一的斜槽(一个1米、一个0.8米)和两个小车探究“速度”,由于没有先进的计时工具,学校只有秒表,在短距离运动过程中对时间的测量很不准确,有时会得到相反的结论,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又如热学中的海波材料,想尽办法也找不到。造成的后果是演示实验做不准确,许多探究性实验无法做,因此,实验仪器的欠缺,也是制约农村物理学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
2、教师不做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是教师钻研教材、教法的结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由于课文有插图,教师根本没有去想这节课还可用生活中的用品来做实验,在笔者所听的40余节物理课中,在没有国拨教具的情况下,无一人使用自制教具(或生活物品替代)上课。一方面是因物理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没能钻研教材,钻研教法,没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地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自制教具。
对策:一是希望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教材的需求为农村中学配齐教学仪器;二是建立、健全教师自制教具的奖励制度。
3、学生实验,老师大包大揽
学生实验,顾名思义,应该由学生来做实验。然而,由于学校缺乏学生实验器材,整节课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目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全由教师演示一篇,等到教师让学生做实验技能,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又如何能改进实验?又如何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此种现象的出现,虽说不能全怪教师,但与教师没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关。实验仪器不全时,可考虑让学生分组到实验室去做,或抽时间分头做。
四、物理教师缺乏物理教学素质
从教师授课来看: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看书,但没有要求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题。如看书后要求学生说出哪段说了什么物理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现象等等。从学生中考答题来看:计算题的第一题,讲的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0.6×103Kg/m3。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木块的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这道题解答并不难,普高考生100名学生中却有67人得0分,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读不懂题意,不能领会当木块处于静止时,浮力就等于重力的道理——二力平衡。从学生课堂解题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上台解题,学生解题时张冠李戴,将甲的条件当成乙的条件代入计算,将丙物理量看成丁物理量的的事件时常发生。例如,我在某中学听课时,课堂上就有学生将比热容当成热量来计算,而教师只是给学生纠错,并未要求学生再读题,没能让学生搞明白各个条件的归宿,各物理量的含义。
产生该因素的原因:一是专业素养较好的教师都进入城区中学,教师本身水平有限;二是农村中学理科教师人数少,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少;三是缺乏专业引领。
对策:一是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刻苦钻研教材、教师用书,用心揣摩编者意图,学习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校际交流,学校应充分给予教师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学习、观摩,取长补短;三是将教有所长、研有所得教师(或专家)请进来进行讲学和指导,将专业引领落到实处。
虽然学生成绩的优劣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但主要的、重要的因素在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良好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的学习和付出。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说明了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生活资源,将生活的物理现象恰如其分地引用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不做演示实验、学生不动手做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从何培养?因此,在学校,应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师: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传授中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师的带领下探究,能做演示实验的尽量做,在学校没有实验仪器的情况下,要想方设自制教具来做,三是注重学生实验探究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及学生身边事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探究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苦与乐,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四是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读课文,学生阅读后要让其说出课文所蕴涵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所包含的物理意义,让学生读题、解题,学生读题后要让学生说出该题所说的主题是什么,存在什么现象,有什么规律,与所学有什么联系,应用哪些知识来解答,等等。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物理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有趣;只有通过课堂上不断的磨练,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技能的人。
(作者单位:554400贵州省江口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严重缺乏
在农村中学,物理专业毕业的物理教师达不到半数。我县11所农村初级中学,32位物理教师,真正物理专科毕业的15人,专业不对口与学历不合格达半数以上。其中有由历史专业、政治专业、中文专业、数学专业以及师范毕业担任物理教师的。由于多数担任物理课的教师不具备物理的教学素质,在授课中不能做到旁征博引,不敢超越课本一步,只能照本宣科,使物理课堂缺乏应有的趣味性、探究性、科学性。而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注重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完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听课中,从学生的课本看到,许多学生的课本上“科学探究”一栏,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更别说让学生自己探究了,而探究的结果、结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试想,若没有适时的记录,学生回过头来复习,已不知其然了。因此,物理教师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物理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是导致农村物理教学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一是“普九”后初中、高中扩招,为满足城区学校扩招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进入城区学校,而农村中学在严重缺乏具有物理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多从相应的小学抽调教师;二是教师学历培训混乱,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专科化、初(高)中教师本科化,而理科教师在进修时由于学习理科较难,多改修文科,师范毕业担任物理教学的老师们更是如此。如:两位专科毕业的物理教师和数学教师进修了本科中文,有五位曾担任物理教学的师范毕业生改修中文、政治。产生的后果是农村中学教师编制满员,中文、政治教师大堆,而物理、化学、生物课又无人上课的局面。
对策:一是加强教师进修的管理,教师的进修必须专业对口;二是根据教师任教学科是否有培养前途而有选择性的进修(对师范生),不能由教师自由选择;三是专业引领到校、到课堂;四是加强学校的校本研修。
二、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欠缺
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严重欠缺,农村中学教师多有反映刚上来的学生,《乘法口诀》背不得,十位数与百位数不会加。其原因是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的学生不分优劣全部进入初中。小学教师压力减小,而相应的激励又没能跟上,造成小学老师责任心,敬业精神下滑,特别是偏远山村小学的教师小学终端检测成绩可以看出,乡中心小学平均分数一般在50—70分左右,而村小学生平均分常在20—40分之间。经调查,某乡中学七年级新生数学成绩10分以下达18人,30分以下竟达42人,由于学生在小学没能学好数学基础知识,致使初中数学难学,从而影响理科的学习,因此,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欠缺又是制约物理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
对策: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敬业精神,达到职业认同;二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教学成果与工资、调资进级、职称挂钩,以增强其紧迫感,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三、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验仪器欠缺
由于实施课程改革,学校原有实验仪器已与教材不配套,且多数实验仪器已损坏,由于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造成需要做实验的仪器没有,而不能用仪器一大堆,导致许多实验无法进行。久而久之,老师懒进实验室。课后询问了许多学生,学生实验做过没有,回答是实验几乎未做。如:北师版初二物理教材中使用两个长度不一的斜槽(一个1米、一个0.8米)和两个小车探究“速度”,由于没有先进的计时工具,学校只有秒表,在短距离运动过程中对时间的测量很不准确,有时会得到相反的结论,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又如热学中的海波材料,想尽办法也找不到。造成的后果是演示实验做不准确,许多探究性实验无法做,因此,实验仪器的欠缺,也是制约农村物理学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
2、教师不做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是教师钻研教材、教法的结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由于课文有插图,教师根本没有去想这节课还可用生活中的用品来做实验,在笔者所听的40余节物理课中,在没有国拨教具的情况下,无一人使用自制教具(或生活物品替代)上课。一方面是因物理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没能钻研教材,钻研教法,没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地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自制教具。
对策:一是希望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教材的需求为农村中学配齐教学仪器;二是建立、健全教师自制教具的奖励制度。
3、学生实验,老师大包大揽
学生实验,顾名思义,应该由学生来做实验。然而,由于学校缺乏学生实验器材,整节课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目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全由教师演示一篇,等到教师让学生做实验技能,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又如何能改进实验?又如何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此种现象的出现,虽说不能全怪教师,但与教师没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关。实验仪器不全时,可考虑让学生分组到实验室去做,或抽时间分头做。
四、物理教师缺乏物理教学素质
从教师授课来看: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看书,但没有要求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题。如看书后要求学生说出哪段说了什么物理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现象等等。从学生中考答题来看:计算题的第一题,讲的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0.6×103Kg/m3。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木块的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这道题解答并不难,普高考生100名学生中却有67人得0分,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读不懂题意,不能领会当木块处于静止时,浮力就等于重力的道理——二力平衡。从学生课堂解题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上台解题,学生解题时张冠李戴,将甲的条件当成乙的条件代入计算,将丙物理量看成丁物理量的的事件时常发生。例如,我在某中学听课时,课堂上就有学生将比热容当成热量来计算,而教师只是给学生纠错,并未要求学生再读题,没能让学生搞明白各个条件的归宿,各物理量的含义。
产生该因素的原因:一是专业素养较好的教师都进入城区中学,教师本身水平有限;二是农村中学理科教师人数少,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少;三是缺乏专业引领。
对策:一是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刻苦钻研教材、教师用书,用心揣摩编者意图,学习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校际交流,学校应充分给予教师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学习、观摩,取长补短;三是将教有所长、研有所得教师(或专家)请进来进行讲学和指导,将专业引领落到实处。
虽然学生成绩的优劣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但主要的、重要的因素在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良好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的学习和付出。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说明了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生活资源,将生活的物理现象恰如其分地引用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不做演示实验、学生不动手做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从何培养?因此,在学校,应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师: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传授中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师的带领下探究,能做演示实验的尽量做,在学校没有实验仪器的情况下,要想方设自制教具来做,三是注重学生实验探究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及学生身边事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探究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苦与乐,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四是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读课文,学生阅读后要让其说出课文所蕴涵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所包含的物理意义,让学生读题、解题,学生读题后要让学生说出该题所说的主题是什么,存在什么现象,有什么规律,与所学有什么联系,应用哪些知识来解答,等等。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物理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有趣;只有通过课堂上不断的磨练,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技能的人。
(作者单位:554400贵州省江口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