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镀着阳光的金项链
朱成玉
那是一张永远无法定格在胶卷上的脸,那是裱在摄影家心底的一张照片。那是一群贫苦交加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因为我的摄影家朋友略微懂得一些非洲语言,所以争取到了随新华社记者去索马里难民营采访的机会。他一直有个愿望,要用相机记录下难民们一个个水深火热的日子,唤醒全世界的善良来拯救这群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们……
那是一个怎样的居住地啊,就像个垃圾处理场,臭气熏天,尘土飞扬,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让他们饱受所有苦难。
在那里,他摸到了儿童们瘦如鸡爪的手,听到了老人们临终时的哀嚎和呻吟,看到了妇女们惊恐的眼神……那里的一粒药片比一粒金子更珍贵,一次小小的感冒引发的高烧就会将人推下生命的悬崖。死亡就像一堆篝火的熄灭,平常得已经不再让人感到伤痛了。
但让他无比惊讶的是,在他决定给他们照相的时候,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纷纷洗脸梳头,似乎是要赶赴一个节日。他想:再贫苦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向往的。
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守着那最后一点尊严,让全世界都尊重的、非洲的心。
摄影家倾其所有,为他们照完了所有的胶卷。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跑过来拽住了他的胳膊,央求他照张相。他看到她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她的胸前,竟然还戴了一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她似乎看出了他眼中的惊讶,笑着对他说出了项链的秘密。原来那是她用泥巴搓出来的一个个泥球,然后用花粉涂在外面,串成了项链。
就为了做这个“项链”,她才耽搁了照相。
他拿着相机的手在颤动,他不能告诉她相机里已经没有胶卷了,他不能让这朵开在人世间最苦难之地的花在瞬息之间就凋谢,那是一颗真诚地热爱着生活的心啊。
她对着他的镜头绽放着灿烂的笑,他也不停地摁着谎言的快门,用一个个闪光灯骗过了她的期待。非洲女孩黑黑的脸和灿烂的笑,在那一刻永远定格在了摄影家的灵魂里,再也剜之不去。
回到大使馆后,我的摄影家朋友想尽办法向工作人员要了几个胶卷,迫不及待地要求再回难民营一趟,他想为那个女孩补照几张照片。前后辗转二十多天。他不知道,这二十多天,一次简单的感冒,就让一个满怀期待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小女孩躺在母亲的怀里,永远地离开了苦难的人世,胸前的那串项链依然镀着阳光的色彩,刺得人的眼睛有种无法回避的疼痛。
她的母亲说,这二十多天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她每天都在盼望能看到她的照片,看到自己在灿烂的阳光下,像花儿一样开放。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还在问:中国叔叔来了吗?
这就是生命。在那最贫苦的地方,一颗苦难的灵魂涂抹上阳光的色彩,变成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
对美的向往之心,让这个世界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选自《莫愁·天下男人》)
【阅读导引】
“我”的摄影家朋友有情有义,心地善良;索马里黑人小姑娘满怀着对于美的向往,一直盼望……尽管这个难民营里的故事本身凄惨悲凉,字里行间却给人希望、信心和力量!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只要不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未来的世界就一定会比今天更棒!
【实战演练】
一、请指出本文的结构顺序是什么?
二、请从下文中找出与第①段里的“脸”和“照片”有照应的句子。
三、阅读划线句,发挥想象力,描写出摄影家当时的心理活动。
四、品读下列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1.“那里的一粒药片比一粒金子更珍贵,一次小小的感冒引发的高烧就会将人推下生命的悬崖。”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守着那最后一点尊严,让全世界都尊重的、非洲的心。”他们的“尊严”和“心”指的是什么?
3.“胸前的那串项链依然镀着阳光的色彩,刺得人的眼睛有种无法回避的疼痛。”为什么“疼痛”且“无法回避”?
4.“这就是生命。在那最贫苦的地方,一颗苦难的灵魂涂抹上阳光的色彩,变成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五、小女孩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她的母亲为什么说这二十多天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
【参考答案】
一、倒叙。二、非洲女孩黑黑的脸和灿烂的笑,在那一刻永远定格在了摄影家的灵魂里。三、(略)想象合理即可。四、1.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当地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生命毫无保障;在结构上也是对小女孩突然死亡的一个铺垫。2.洗脸梳头所表现出来的“尊严”和“心”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3.“疼痛”写出了作者对小姑娘爱美之心的强烈感受;“无法回避”是内心的遗憾和自责:没能让小姑娘看到自己美丽的照片。4.这个句子用奇妙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喻歌颂了苦难而美丽的生命。五、因为她每天都在盼望能看到她的照片,看到自己在灿烂的阳光下,像花儿一样开放。
镀着阳光的金项链
朱成玉
那是一张永远无法定格在胶卷上的脸,那是裱在摄影家心底的一张照片。那是一群贫苦交加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因为我的摄影家朋友略微懂得一些非洲语言,所以争取到了随新华社记者去索马里难民营采访的机会。他一直有个愿望,要用相机记录下难民们一个个水深火热的日子,唤醒全世界的善良来拯救这群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们……
那是一个怎样的居住地啊,就像个垃圾处理场,臭气熏天,尘土飞扬,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让他们饱受所有苦难。
在那里,他摸到了儿童们瘦如鸡爪的手,听到了老人们临终时的哀嚎和呻吟,看到了妇女们惊恐的眼神……那里的一粒药片比一粒金子更珍贵,一次小小的感冒引发的高烧就会将人推下生命的悬崖。死亡就像一堆篝火的熄灭,平常得已经不再让人感到伤痛了。
但让他无比惊讶的是,在他决定给他们照相的时候,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纷纷洗脸梳头,似乎是要赶赴一个节日。他想:再贫苦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向往的。
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守着那最后一点尊严,让全世界都尊重的、非洲的心。
摄影家倾其所有,为他们照完了所有的胶卷。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跑过来拽住了他的胳膊,央求他照张相。他看到她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她的胸前,竟然还戴了一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她似乎看出了他眼中的惊讶,笑着对他说出了项链的秘密。原来那是她用泥巴搓出来的一个个泥球,然后用花粉涂在外面,串成了项链。
就为了做这个“项链”,她才耽搁了照相。
他拿着相机的手在颤动,他不能告诉她相机里已经没有胶卷了,他不能让这朵开在人世间最苦难之地的花在瞬息之间就凋谢,那是一颗真诚地热爱着生活的心啊。
她对着他的镜头绽放着灿烂的笑,他也不停地摁着谎言的快门,用一个个闪光灯骗过了她的期待。非洲女孩黑黑的脸和灿烂的笑,在那一刻永远定格在了摄影家的灵魂里,再也剜之不去。
回到大使馆后,我的摄影家朋友想尽办法向工作人员要了几个胶卷,迫不及待地要求再回难民营一趟,他想为那个女孩补照几张照片。前后辗转二十多天。他不知道,这二十多天,一次简单的感冒,就让一个满怀期待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小女孩躺在母亲的怀里,永远地离开了苦难的人世,胸前的那串项链依然镀着阳光的色彩,刺得人的眼睛有种无法回避的疼痛。
她的母亲说,这二十多天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她每天都在盼望能看到她的照片,看到自己在灿烂的阳光下,像花儿一样开放。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还在问:中国叔叔来了吗?
这就是生命。在那最贫苦的地方,一颗苦难的灵魂涂抹上阳光的色彩,变成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
对美的向往之心,让这个世界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选自《莫愁·天下男人》)
【阅读导引】
“我”的摄影家朋友有情有义,心地善良;索马里黑人小姑娘满怀着对于美的向往,一直盼望……尽管这个难民营里的故事本身凄惨悲凉,字里行间却给人希望、信心和力量!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只要不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未来的世界就一定会比今天更棒!
【实战演练】
一、请指出本文的结构顺序是什么?
二、请从下文中找出与第①段里的“脸”和“照片”有照应的句子。
三、阅读划线句,发挥想象力,描写出摄影家当时的心理活动。
四、品读下列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1.“那里的一粒药片比一粒金子更珍贵,一次小小的感冒引发的高烧就会将人推下生命的悬崖。”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守着那最后一点尊严,让全世界都尊重的、非洲的心。”他们的“尊严”和“心”指的是什么?
3.“胸前的那串项链依然镀着阳光的色彩,刺得人的眼睛有种无法回避的疼痛。”为什么“疼痛”且“无法回避”?
4.“这就是生命。在那最贫苦的地方,一颗苦难的灵魂涂抹上阳光的色彩,变成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五、小女孩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她的母亲为什么说这二十多天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
【参考答案】
一、倒叙。二、非洲女孩黑黑的脸和灿烂的笑,在那一刻永远定格在了摄影家的灵魂里。三、(略)想象合理即可。四、1.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当地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生命毫无保障;在结构上也是对小女孩突然死亡的一个铺垫。2.洗脸梳头所表现出来的“尊严”和“心”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3.“疼痛”写出了作者对小姑娘爱美之心的强烈感受;“无法回避”是内心的遗憾和自责:没能让小姑娘看到自己美丽的照片。4.这个句子用奇妙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喻歌颂了苦难而美丽的生命。五、因为她每天都在盼望能看到她的照片,看到自己在灿烂的阳光下,像花儿一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