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阅读本身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手段。可以说,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本文主要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媒体进行教学等七个方面讨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能力、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良好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阅读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应学会激发学生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应当用课本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在讲课的时候打开一个通往科学世界的窗口,有意地留下某些东西,让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为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他们推荐科普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普著作和科普读物,能使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清楚。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应当使阅读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3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作品流露出情感,蕴含哲理、直抒胸臆。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允许他们性格的差异,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和感受作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去再现文本。比如,教学《社戏》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课文。在课堂上爱画画的同学互相交流,有人画的是河中行驶的小船,后边是隐约的石拱桥和连山,两岸边是碧绿的豆麦田。有人画的是船头看戏。在戏台前挤满了白篷和乌篷的船,戏台上演员正表演打仗。还有爱表演的同学上讲台表演“桥下开船”的动作。把那“一点”“一磕”“退后几尺”“又上前”的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还有模仿“六一公公”和“双喜”的对话,竟也惟妙惟肖。这样同学们热情高涨,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4 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影视、图像等于一体,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尽快地捕捉到学习需要的信息。例如,学习《望岳》时,选播相关的视频,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出现日出、云海、奇峰、怪石以及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同学们就会惊叹祖国山川的神奇美丽,不仅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还通过具体形象,领略了泰山“五岳独尊”的魅力,激起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5 注意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学生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不要用记忆来代替思考,也不要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例如:学习《看云识天气》,我会让学生仰望天空阅读课文,说说天空中飘的是什么云,有什么形状特征;学习到《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在烈日下忍受酷热天气的煎熬拉车,会让学生想想在烈日下收割小麦的父母;学到《背影》中的父亲穿过铁道艰难攀爬上阳台为我买橘子,再让学生想一下攀爬在铁架上做建筑工人的父亲的背影。这样,让学生结合现实阅读文本,既贴近了生活,又升华了情感。
6 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7 注重情感体验
引导不同学生说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出各自的读后感受,也是提升阅读品味的有效方式。这样,在师生互动的交流碰撞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形式的情感体验,不仅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意,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实现了语文的德育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标也确立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目标。对此,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使阅读教学与时俱进,落实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学会阅读,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实现以读促教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能力、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良好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阅读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应学会激发学生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应当用课本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在讲课的时候打开一个通往科学世界的窗口,有意地留下某些东西,让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为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他们推荐科普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普著作和科普读物,能使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清楚。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应当使阅读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3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作品流露出情感,蕴含哲理、直抒胸臆。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允许他们性格的差异,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和感受作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去再现文本。比如,教学《社戏》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课文。在课堂上爱画画的同学互相交流,有人画的是河中行驶的小船,后边是隐约的石拱桥和连山,两岸边是碧绿的豆麦田。有人画的是船头看戏。在戏台前挤满了白篷和乌篷的船,戏台上演员正表演打仗。还有爱表演的同学上讲台表演“桥下开船”的动作。把那“一点”“一磕”“退后几尺”“又上前”的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还有模仿“六一公公”和“双喜”的对话,竟也惟妙惟肖。这样同学们热情高涨,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4 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影视、图像等于一体,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尽快地捕捉到学习需要的信息。例如,学习《望岳》时,选播相关的视频,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出现日出、云海、奇峰、怪石以及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同学们就会惊叹祖国山川的神奇美丽,不仅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还通过具体形象,领略了泰山“五岳独尊”的魅力,激起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5 注意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学生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不要用记忆来代替思考,也不要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例如:学习《看云识天气》,我会让学生仰望天空阅读课文,说说天空中飘的是什么云,有什么形状特征;学习到《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在烈日下忍受酷热天气的煎熬拉车,会让学生想想在烈日下收割小麦的父母;学到《背影》中的父亲穿过铁道艰难攀爬上阳台为我买橘子,再让学生想一下攀爬在铁架上做建筑工人的父亲的背影。这样,让学生结合现实阅读文本,既贴近了生活,又升华了情感。
6 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7 注重情感体验
引导不同学生说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出各自的读后感受,也是提升阅读品味的有效方式。这样,在师生互动的交流碰撞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形式的情感体验,不仅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意,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实现了语文的德育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标也确立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目标。对此,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使阅读教学与时俱进,落实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学会阅读,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实现以读促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