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也得到了空前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而2007年、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中,仍分别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未找到工作Ⅲ。2005年1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就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中心的转变,指出工作中心应由重视教育规模发展逐渐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因此,高校的工作中心也应由规模型发展向质量型提高转变,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社会形势需要。而当前主要存在的矛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与“需”的结构矛盾。
一 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定位“轻重”不分。办学中心上重规模,轻质量,高校学生数量激增,教学设施和教师严重不足,过于注重教学基础设施的兴建而忽视科研、教学设施投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办学类型上重理论,轻实践,也可认为是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轻视实用型人才培训。高校盲目追求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而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时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和技能操作都有所欠缺;在办学特点上重综合,轻特色,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综合性实力的提高,专业求多求全,而在自身特色专业上投入减少,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市场需要。在办学内容上重知识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导致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创新能力不足,参加工作后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二,急功近利,发展盲目,目光短浅。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或者实用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培养的学生工作后业务能力强,对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若过于急功近利迎合用人单位要求,缺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与学科结构单一、办学特色弱化、缺乏个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此外,一些高校目光短浅,只顾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未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未作充分论证便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或过度地细分专业,忽略了与师资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致使学生刚入学就要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第三,培养目标相对单一,规格差距大,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即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录、教学计划等,导致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层次院校间、同一个学科专业或者不同学历层次间培养目标相似的问题,造成我国高校“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人才类型或层次过于单一,或比例、结构严重失调,就会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类型需求相矛盾。另外,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显得相对滞后。
第四,就业指导部门过多行使行政职能,却忽略了教育功能。高校就业服务甚于就业教育指导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仅把组织招聘活动,收集、提供、发布就业信息,举办人才交流会,办理就业手续等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仅仅只局限在内容上,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指导服务,而忽略了本质的教育指导。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改变,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未做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导致目前大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缺乏认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职业意识淡薄,就业准备不充分,择业观明显与现实的人才市场需要不一致。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速运转的经济,需要素质较全面的人才。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是人才需求中不同层次、形式或专业的人才类型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的方式,其分为层次和专业结构,专业结构即指不同专业的人才类型,但就层次结构而言就是社会所谓的“研、本、专”的人才,相当一段时期内以本科生居多,但开始出现重心不断下移的趋势。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高等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人才需求是按“实用”标准进行,且更倾向于具有实用技能,而非纯学术水准的人才,市场机制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随着劳动力向“技术化”发展,产业工人被知识型劳动者所取代,知识和技能的商业价值取代旧有的行业经营方式。因此,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技能特点不相适应,引起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或者经济活动打基础,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过高地估计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期望过高,既希望基础知识扎实,又要求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尽快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学生很难做到,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生的工作经验,却给大学生较少的工作机会,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伴随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与高校改革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目。
三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是专注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教育”,又要承担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的使命。因此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积极体制的要求,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 教育改革稳步化,教学内容市场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稳步化,不能只是摸索前进,而应多借鉴以往经验和国外案例,结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在理论指导下和不断实践中稳步前进,促进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当前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迫使高校开始面向社会发展,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的制度和计划要求,人才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适合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让学生既学会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解决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将工作技能转化为理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获得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及时把握好市场规律变化,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十分欠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更符合企业、公司的需要,更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开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课程并开展相关活动。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应重视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并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另外通过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素质,如在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社会生活里庞大的信息,如何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这就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在社会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不可避免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诚信,理解和表达及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直接延伸到企业和社会,通常所说的“技能加学历”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出适应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要保持与企业、产业以及社会的同步互动,培养出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匹配的、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还要注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环境熏陶、实践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另外,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重视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的反馈。
4 高校拓宽思路,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不能只把目标定位在帮学生找工作上,而是要寻找更好促进学生合理就业的方式。使其能够学会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升学或就业的途径,努力提高全面素质是为了增强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外也要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展,只有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并借鉴国外案例,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实际应用,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一 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定位“轻重”不分。办学中心上重规模,轻质量,高校学生数量激增,教学设施和教师严重不足,过于注重教学基础设施的兴建而忽视科研、教学设施投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办学类型上重理论,轻实践,也可认为是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轻视实用型人才培训。高校盲目追求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而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时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和技能操作都有所欠缺;在办学特点上重综合,轻特色,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综合性实力的提高,专业求多求全,而在自身特色专业上投入减少,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市场需要。在办学内容上重知识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导致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创新能力不足,参加工作后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二,急功近利,发展盲目,目光短浅。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或者实用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培养的学生工作后业务能力强,对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若过于急功近利迎合用人单位要求,缺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与学科结构单一、办学特色弱化、缺乏个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此外,一些高校目光短浅,只顾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未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未作充分论证便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或过度地细分专业,忽略了与师资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致使学生刚入学就要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第三,培养目标相对单一,规格差距大,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即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录、教学计划等,导致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层次院校间、同一个学科专业或者不同学历层次间培养目标相似的问题,造成我国高校“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人才类型或层次过于单一,或比例、结构严重失调,就会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类型需求相矛盾。另外,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显得相对滞后。
第四,就业指导部门过多行使行政职能,却忽略了教育功能。高校就业服务甚于就业教育指导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仅把组织招聘活动,收集、提供、发布就业信息,举办人才交流会,办理就业手续等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仅仅只局限在内容上,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指导服务,而忽略了本质的教育指导。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改变,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未做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导致目前大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缺乏认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职业意识淡薄,就业准备不充分,择业观明显与现实的人才市场需要不一致。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速运转的经济,需要素质较全面的人才。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是人才需求中不同层次、形式或专业的人才类型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的方式,其分为层次和专业结构,专业结构即指不同专业的人才类型,但就层次结构而言就是社会所谓的“研、本、专”的人才,相当一段时期内以本科生居多,但开始出现重心不断下移的趋势。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高等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人才需求是按“实用”标准进行,且更倾向于具有实用技能,而非纯学术水准的人才,市场机制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随着劳动力向“技术化”发展,产业工人被知识型劳动者所取代,知识和技能的商业价值取代旧有的行业经营方式。因此,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技能特点不相适应,引起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或者经济活动打基础,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过高地估计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期望过高,既希望基础知识扎实,又要求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尽快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学生很难做到,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生的工作经验,却给大学生较少的工作机会,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伴随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与高校改革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目。
三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是专注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教育”,又要承担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的使命。因此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积极体制的要求,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 教育改革稳步化,教学内容市场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稳步化,不能只是摸索前进,而应多借鉴以往经验和国外案例,结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在理论指导下和不断实践中稳步前进,促进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当前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迫使高校开始面向社会发展,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的制度和计划要求,人才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适合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让学生既学会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解决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将工作技能转化为理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获得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及时把握好市场规律变化,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十分欠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更符合企业、公司的需要,更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开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课程并开展相关活动。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应重视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并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另外通过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素质,如在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社会生活里庞大的信息,如何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这就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在社会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不可避免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诚信,理解和表达及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直接延伸到企业和社会,通常所说的“技能加学历”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出适应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要保持与企业、产业以及社会的同步互动,培养出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匹配的、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还要注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环境熏陶、实践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另外,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重视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的反馈。
4 高校拓宽思路,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不能只把目标定位在帮学生找工作上,而是要寻找更好促进学生合理就业的方式。使其能够学会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升学或就业的途径,努力提高全面素质是为了增强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外也要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展,只有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并借鉴国外案例,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实际应用,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