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爸爸选话费

来源 :数学大王·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都做过选择题吧?在考试中一道选择题错了下次还有机会改正,可在生活中就大不相同了,一旦判断错误,带来的便是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浪费,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判断和选择。
  前不久我就作了一次正确的选择。那一天,爸爸换了一部新手机,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可是他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半点高兴的样子,相反,还有点儿忧愁。经过一番询问,我终于知道了原因。
  原来,Q岛移动公司有很多种收费方式,爸爸看中了其中两种,不知道怎样取舍:第一种是Q岛家园卡:月租费10元,送30分钟通话时间,超出的部分为0.20元/分;第二种是Q岛通套餐:月租费12元,通话资费是0.15元/分。爸爸不知道哪种方式更划算。
  我向爸爸揽下了这件事。回到房间,我认真地演算起来。我先假设爸爸每天拨打5分钟的电话,一个月(按30天计算)就是150分钟。第一种方式收费:0.2×(150-30) 10=34(元);第二种方式收费:0.15x150 12=34.5(元)。这样看来第一种比较节省,但这个判断正不正确呢?我把通话时间增加一点儿,假设爸爸每天打8分钟的电话,一个月就是240分钟。第一种方式收费:0.2×(240-30) 10=52(元);第二种方式收费:0.15×240 12=48(元)。这样一算第二种就比较省钱了。为了得出准确的判断,我又把通话时间增加了,假设爸爸每天打10分钟电话,一个月就是300分钟了。第一种方式收费:0.2×(300-30) 10=64(元);第二种方式收费:0.15×300 12=57(元)。算完后,我再把通话时间增加,假设爸爸每天打20分钟电话,一个月就是600分钟。第一种方式收费:0.2×(600-30) 10=124(元);第二种方式收费:0.15×600 12=102(元)。算完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拨打电话的时间越长,使用第二种方式就越省钱。
  我回到爸爸身边,问他每天大概要打多长时间的电话,爸爸说:“我是个做生意的,每天十几分钟的电话还是要打的。”于是我就建议爸爸选择第二种。爸爸说:“真聪明,和我想的一样。”啊!原来爸爸知道怎么选择,他是故意考我的!
  (指导老师:许卫星)
其他文献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将《清明》改为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虽每句少一字,但诗意不变。  清代有位文人,觉得《清明》诗改为六言仍不够精练。他认为,“清明”自然是“时节”,“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问句,“借问”就成多余,“牧童”只是被问者,无关
每年清明节,外婆总会亲自下厨包些桐子粑,一来祭祀祖先,二来给大家尝尝鲜,解解馋。桐子粑那松松软软、又糯又甜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桐子粑的做法十分简单。先将新鲜的桐叶清洗干净,用温清水浸泡备用。把磨好的糯米粉与煮熟的红豆按6:4的比例配好,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当的面粉。把砂糖加水熬成汁,冷却,再倒入盆内与糯米粉、红豆、面粉充分搅拌均匀,放在阴凉的地方发酵两三个钟头,桐子粑泥就准备好了。  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读了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我对诗中描写的情景,有两点疑问。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家乡的人们都要带上祭品,给去世的亲人扫墓。  今年清明节,住在城里的大伯一家回来了。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非常兴奋。第二天,天气晴朗,我们全家人去给去世多年的爷爷扫墓。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认识的人,相互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