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蒋廷黻作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由文转政”的典型代表,在对中国经济现状进行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并先后担任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总代表并对中国的工业、农业、善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在此过程中他的经济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定體系;另外蒋廷黻的经济思想既有西学渊源又有一定的国内背景,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和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互相碰撞、融合而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蒋廷黻;近代化;经济思想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和展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以探究近代杰出知识分子的经济思想来反映当时经济状况的研究方式。而蒋廷黻作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与建设浪潮中的代表人物,他根据自己对全国各地农村、城镇实地考察的认识并结合海外求学时期所接受的西方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农业、交通、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中国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要兼顾经济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主张,这些主张具有先进性与很强的时代性。
通过研究蒋廷黻的经济思想,一方面,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情况及渊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潮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研究他的经济思想,能够为我国农业、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论证,对我国现有的经济思想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正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奋勇发展国民经济,而蒋廷黻的经世致用、以农为本经济思想并没有过时,将其经济思想和我国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能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对蒋廷黻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经济近代化思想。蒋廷黻始终认为近代中国要想有出路就必须实现社会的近代化,且越早实现越好,而社会性的近代化则必须建立在经济近代化的基础之上,另外经济的发展若缺少工业化、农业化进程的相应推进也只是空中楼阁。
2、经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思想。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土地面积广、地区差异性大,且农民的比例占了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工业、商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状况,蒋廷黻非常重视对乡村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因此,他的经济思想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也反映了蒋廷黻实事求是的学者风范。
3、关于经济与政治、文化关系的思想。经济基础虽然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如政治政策的颁布、社会文化的环境都会在方方面面影响或制约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态势,因此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4、善后救济思想。历经多年抗战,满目疮痍的中国亟待善后工作的开展,蒋廷黻认为中国当以善后为主、救济为次,即把握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实行以工代赈的同时,要将农村的善后放在首位,兼顾交通、卫生、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 蒋廷黻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近代化思想
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而饱受欺凌的国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中国正处于以落后农耕式生产方式为主的传统经济与以先进的工业化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以日趋腐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逐渐完善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相碰撞、相融合的阶段。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蒋廷黻深知中国内忧外患的症结在哪里,中国要想富强而不受欺辱,要想立足于国际社会而得到普遍的认可,就必须实现近代化。
(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是国家运行的两架马车,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协调,而政治的运转需要经济作保障,也就是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二者关系的演进直接制约着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国力的恢复与强盛甚至民族的兴衰。就蒋廷黻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认识而言,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经济发展与文化思想的关系
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政治尤其是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尽管不像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其自身的演进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能制约经济或引导其运行的方向。蒋廷黻作为一个资深的文人,他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求学与成长经历,并以自己的视角对经济与文化科学及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 蒋廷黻经济思想的评价
蒋廷黻的经济思想大致可以从经济近代化、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以及善后救济中的经济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理解,不过这四个层面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渗透、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并统一于以救国救民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当中。具体来讲蒋廷黻的经济建设与救济思想的思路大致为四条:一是中国需要在一个稳定、统一、高效的的中央政府领导下来实现国家的建设,强调国家通过政治政策以及改革行政机构来扶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蒋廷黻主张应先用武力来完成统一,并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再去完善自由民主制度;二是中国的近代化势在必行,一方面在于将单轨经济变成双轨经济并向现代化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的高效能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农业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关键是机械、工程及科学思想的利用与渗透以促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三是中国的近代化应当是全面的,既要有物质经济的近代化,还要有精神与制度的近代化,重点在于营造一种适合现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生长发育的文化土壤和环境,即教育要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激发中国文化的内在潜力、觉醒民族意识维护民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后,中国在向全面近代化迈进的同时,必须兼顾人民的救济与战争的善后,尤其当以解决农民与农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主,促其尽快恢复生产投入国民经济建设中来。
(一)、经济思想的特点
蒋廷黻的经济思想是丰富的,一方面,他的经济思想既印下了时代的烙印,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然还有同时代人没有认识到的前瞻性与先进性。另一方面,其经济思想的渊源则植根于湖湘文化中救世济民的经世主义,以及发端于幼时的社会生存环境、海外求学考察经历和对中国实际状况的研究成果。一言以蔽之,纵观他的整个经济思想呈现出两个总体性的特征,即新自由主义下的近代化与文人从政的理想化。 (二)、蒋廷黻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蒋廷黻主张经世致用,即经国济民、尽其所用,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因此,要准确而客观地认识及评价蒋廷黻的经济思想,就需要理解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现实、实事求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具体从蒋廷黻经济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蒋廷黻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国民革命及抗战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充分了解这一时段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及发展状况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蒋廷黻的经济思想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和对国内社会经济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的产物,尽管他的经济思想由于阶级局限性仍有一定的理想化,但是对我们正确借鉴和运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理论及建设的经验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师从海斯教授学习工业化的基本理论,且受到托尼教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调查报告、《中国的土地与劳工》一书影响,提出在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农业化需要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国家全面性的现代化。
3、蒋廷黻的经济思想中特别重视农业、农村的问题,尤其关心比较落后与贫困的农村,并提出了的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对我们当代“三农”中所存在的问题之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蒋廷黻认为中国以农为本,农业是工业的基础,而农业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土地的问题,同时提出“中心区”的概念,实现区域化改革试点,然后利用中心区的辐射功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4、蒋廷黻有关农业、工业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经济思想的论述,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当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制约因素,同时也给当代中国就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好政治、文化、社会状况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蒋廷黻指出中国需要有一个权威性的中央政府和适合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环境,如此才能维持国内的安宁,各项事业才能自然而然的进步,即“稳定压倒一切”。
5、蒋廷黻在善后救济事业中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一方面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受灾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济举措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则要求善后、救济并举,在实行以工代赈的同时,兼顾交通、医疗、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今后怎么应对自然灾害、战争破坏等灾后重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关于灾后可能会遇到的社会动乱、贪污腐败、疫病传染、政治分歧所引发的次生危机等需要重点监控,以免重蹈覆辙以致给国家和人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6、蒋廷黻在进行经济和政治政策的计划与编写时,带着学生团队对农村进行了宽领域、多方面的实地调查研究,真实地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生存现状,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关心老百姓的为民态度不论对我们做学问搞研究,还是怎么去深入群众中开展工作都值得学习。
7、蒋廷黻作为学者从政的典型,他的经济思想是我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史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对我们了解近代知识分子的经济思想状况、展开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近代经济思想史需要通过研究在此一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些人物之经济思想,以此达到弄清整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思想变化及社会思潮的情况,进而实现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与分析蒋廷黻的经济思想,不仅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的经济状况、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与经验,更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路径来发展中国的经济。
四、結束语
通过对蒋廷黻经济思想的研究,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以蒋廷黻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们坚定着转变中国落后挨打的面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信念,从内心世界的改造到现世的实践,从传统羁绊到现代化发展,从中国到西方、又从西方回归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艰难困苦的探索。本文就蒋廷黻以经世救国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展开研究,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其工农业近代化及其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善后救济思想进行了分析,认识到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是一个曲折而反复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充分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大批像蒋廷黻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的恢复、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才具有更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2]蒋廷黻.论国力的元素[J].新经济,1938年[第1卷 第1期,4-7页].
[3]蒋廷黻.中国的政治[J].独立评论,1933年[第36期,4-8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化的问题[J].独立评论,1936年[第225期,9-12页].
[5]蒋廷黻.提倡国货的治本办法[J].独立评论,1932年[第25期,15-18页].
[6]蒋廷黻.论文:国际救济善后机构与中国[J].新经济,1944[第11卷 第4期,1-2页].
关键词:蒋廷黻;近代化;经济思想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和展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以探究近代杰出知识分子的经济思想来反映当时经济状况的研究方式。而蒋廷黻作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与建设浪潮中的代表人物,他根据自己对全国各地农村、城镇实地考察的认识并结合海外求学时期所接受的西方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农业、交通、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中国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要兼顾经济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主张,这些主张具有先进性与很强的时代性。
通过研究蒋廷黻的经济思想,一方面,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情况及渊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潮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研究他的经济思想,能够为我国农业、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论证,对我国现有的经济思想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正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奋勇发展国民经济,而蒋廷黻的经世致用、以农为本经济思想并没有过时,将其经济思想和我国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能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对蒋廷黻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经济近代化思想。蒋廷黻始终认为近代中国要想有出路就必须实现社会的近代化,且越早实现越好,而社会性的近代化则必须建立在经济近代化的基础之上,另外经济的发展若缺少工业化、农业化进程的相应推进也只是空中楼阁。
2、经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思想。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土地面积广、地区差异性大,且农民的比例占了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工业、商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状况,蒋廷黻非常重视对乡村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因此,他的经济思想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也反映了蒋廷黻实事求是的学者风范。
3、关于经济与政治、文化关系的思想。经济基础虽然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如政治政策的颁布、社会文化的环境都会在方方面面影响或制约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态势,因此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4、善后救济思想。历经多年抗战,满目疮痍的中国亟待善后工作的开展,蒋廷黻认为中国当以善后为主、救济为次,即把握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实行以工代赈的同时,要将农村的善后放在首位,兼顾交通、卫生、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 蒋廷黻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近代化思想
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而饱受欺凌的国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中国正处于以落后农耕式生产方式为主的传统经济与以先进的工业化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以日趋腐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逐渐完善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相碰撞、相融合的阶段。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蒋廷黻深知中国内忧外患的症结在哪里,中国要想富强而不受欺辱,要想立足于国际社会而得到普遍的认可,就必须实现近代化。
(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是国家运行的两架马车,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协调,而政治的运转需要经济作保障,也就是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二者关系的演进直接制约着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国力的恢复与强盛甚至民族的兴衰。就蒋廷黻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认识而言,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经济发展与文化思想的关系
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政治尤其是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尽管不像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其自身的演进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能制约经济或引导其运行的方向。蒋廷黻作为一个资深的文人,他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求学与成长经历,并以自己的视角对经济与文化科学及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 蒋廷黻经济思想的评价
蒋廷黻的经济思想大致可以从经济近代化、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以及善后救济中的经济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理解,不过这四个层面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渗透、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并统一于以救国救民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当中。具体来讲蒋廷黻的经济建设与救济思想的思路大致为四条:一是中国需要在一个稳定、统一、高效的的中央政府领导下来实现国家的建设,强调国家通过政治政策以及改革行政机构来扶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蒋廷黻主张应先用武力来完成统一,并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再去完善自由民主制度;二是中国的近代化势在必行,一方面在于将单轨经济变成双轨经济并向现代化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的高效能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农业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关键是机械、工程及科学思想的利用与渗透以促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三是中国的近代化应当是全面的,既要有物质经济的近代化,还要有精神与制度的近代化,重点在于营造一种适合现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生长发育的文化土壤和环境,即教育要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激发中国文化的内在潜力、觉醒民族意识维护民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后,中国在向全面近代化迈进的同时,必须兼顾人民的救济与战争的善后,尤其当以解决农民与农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主,促其尽快恢复生产投入国民经济建设中来。
(一)、经济思想的特点
蒋廷黻的经济思想是丰富的,一方面,他的经济思想既印下了时代的烙印,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然还有同时代人没有认识到的前瞻性与先进性。另一方面,其经济思想的渊源则植根于湖湘文化中救世济民的经世主义,以及发端于幼时的社会生存环境、海外求学考察经历和对中国实际状况的研究成果。一言以蔽之,纵观他的整个经济思想呈现出两个总体性的特征,即新自由主义下的近代化与文人从政的理想化。 (二)、蒋廷黻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蒋廷黻主张经世致用,即经国济民、尽其所用,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因此,要准确而客观地认识及评价蒋廷黻的经济思想,就需要理解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现实、实事求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具体从蒋廷黻经济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蒋廷黻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国民革命及抗战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充分了解这一时段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及发展状况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蒋廷黻的经济思想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和对国内社会经济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的产物,尽管他的经济思想由于阶级局限性仍有一定的理想化,但是对我们正确借鉴和运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理论及建设的经验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师从海斯教授学习工业化的基本理论,且受到托尼教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调查报告、《中国的土地与劳工》一书影响,提出在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农业化需要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国家全面性的现代化。
3、蒋廷黻的经济思想中特别重视农业、农村的问题,尤其关心比较落后与贫困的农村,并提出了的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对我们当代“三农”中所存在的问题之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蒋廷黻认为中国以农为本,农业是工业的基础,而农业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土地的问题,同时提出“中心区”的概念,实现区域化改革试点,然后利用中心区的辐射功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4、蒋廷黻有关农业、工业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经济思想的论述,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当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制约因素,同时也给当代中国就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好政治、文化、社会状况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蒋廷黻指出中国需要有一个权威性的中央政府和适合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环境,如此才能维持国内的安宁,各项事业才能自然而然的进步,即“稳定压倒一切”。
5、蒋廷黻在善后救济事业中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一方面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受灾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济举措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则要求善后、救济并举,在实行以工代赈的同时,兼顾交通、医疗、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今后怎么应对自然灾害、战争破坏等灾后重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关于灾后可能会遇到的社会动乱、贪污腐败、疫病传染、政治分歧所引发的次生危机等需要重点监控,以免重蹈覆辙以致给国家和人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6、蒋廷黻在进行经济和政治政策的计划与编写时,带着学生团队对农村进行了宽领域、多方面的实地调查研究,真实地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生存现状,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关心老百姓的为民态度不论对我们做学问搞研究,还是怎么去深入群众中开展工作都值得学习。
7、蒋廷黻作为学者从政的典型,他的经济思想是我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史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对我们了解近代知识分子的经济思想状况、展开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近代经济思想史需要通过研究在此一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些人物之经济思想,以此达到弄清整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思想变化及社会思潮的情况,进而实现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与分析蒋廷黻的经济思想,不仅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的经济状况、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与经验,更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路径来发展中国的经济。
四、結束语
通过对蒋廷黻经济思想的研究,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以蒋廷黻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们坚定着转变中国落后挨打的面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信念,从内心世界的改造到现世的实践,从传统羁绊到现代化发展,从中国到西方、又从西方回归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艰难困苦的探索。本文就蒋廷黻以经世救国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展开研究,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其工农业近代化及其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善后救济思想进行了分析,认识到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是一个曲折而反复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充分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大批像蒋廷黻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的恢复、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才具有更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2]蒋廷黻.论国力的元素[J].新经济,1938年[第1卷 第1期,4-7页].
[3]蒋廷黻.中国的政治[J].独立评论,1933年[第36期,4-8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化的问题[J].独立评论,1936年[第225期,9-12页].
[5]蒋廷黻.提倡国货的治本办法[J].独立评论,1932年[第25期,15-18页].
[6]蒋廷黻.论文:国际救济善后机构与中国[J].新经济,1944[第11卷 第4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