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蒙古包由内到外的各种圆形元素进行了分析,从结构、体型、室外布置、组团形式等各个方面论述,对蒙古包的自然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为蒙古族文化与建筑技术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蒙古包 圓形 游牧生活
如《绥远通志稿》所述:“帐幕为逐水草流寓四方者最实用之物。”可以略见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状态,也可以看出蒙古包在游牧生活中的重要性。蒙古包是游牧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这种圆形的蒙古族民居从头到脚都体现着游牧人民的智慧。
蒙古包形制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其民族历史发展早期的狩猎时代,那时蒙古人的祖先搭建类似于斜仁柱的窝棚。可见从这种圆形的窝棚开始,蒙古族的坐卧起居跟物件摆放都是在圆内进行的。这种居住形式经过不断的演进跟发展,总体格局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更加充实跟完善了这个圆,成为了一种蒙古族特有的模式跟传统。
蒙古族的圆形智慧不仅体现在蒙古包的圆形室内,同样也体现在蒙古包的结构形式、室外布置跟群体组织上,从室内到室外这些看得见的圆形和看不见的圆形可以归纳成为六个圆形。
位于蒙古包顶部的套脑为第一个圆形,套脑是是划分蒙古包类别的重要构件,有一个米子构架跟大小两个圆圈固定在一起,小圈在大圈上面,全都鼓起来,圆而如轮,扣而似锅。套脑在蒙古包顶部使伞骨状辐射的乌尼插入其外圈,与伞状乌尼形成一个整体,将屋顶所承受的竖向荷载传递给与乌尼下端相连的哈那。传统汉式民居的坡屋顶结构是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再铺设望板、茅草、泥土等屋面材料,使得民居屋顶很大、分量很重,其屋顶取材也必须选用粗壮结实的大型木材。而蒙古包套脑的智慧就在于将这多层的结构简化成为了一层壳体结构,形成椽子(乌尼)伞状辐射的中心,将椽子连接成为一个圆锥体,无需其他辅助结构支撑,且形成的锥体整体性强,向上弧形突起的结构形式相当于给屋顶一个向上的预应力,可提升屋顶的承载能力。这种结构形式的屋顶在选材上也更为开放,不需要较大的木料只用简单的木条跟柳条就可“编织”而成。
套脑除了是屋架的结构构件之外,同时也是蒙古包的天窗。蒙古包的屋壁由成片的哈那构成所以是不开窗的,蒙古包除了门之外唯一与外界相通的孔洞就是天窗了。在蒙古包的平面布置中火撑子位于正中即天窗之下,蒙古包里生火的时候一般要放下门口的幪毡,这样整个蒙古包就成为了一个火罐,由于蒙古包的屋顶是一个半球体,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的来风都可以使蒙古包的上空形成低压区,再加上天窗下火撑子周围的空气由于被加热形成了高压区,这样蒙古包的内的空气就从天窗向外拔出,形成了烟囱效应,这样使得屋内烧火的烟可以顺利排出,不用像汉式民居那样单独要布置烟囱抽烟,蒙古包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大烟囱。
组成蒙古包屋壁的哈那为第二个圆形,哈那是把长短不一粗细相同的两层柳条重叠起来,在适当的位置打眼儿,使他们上下贯通,再用一个个皮钉穿起来,展开来就成为一种网格状的方形大扇片。哈那是一个典型的柔性结构,是可以伸缩的,其奥妙就在于柳条交叉处的皮钉。如果将柳条所有交叉的地方都钉住那哈那上的网眼伸缩的幅度就非常小,必须有规律的留出一些不钉皮钉的交叉处,因为这些钉皮钉的窟窿跟皮钉都是圆的,来自屋顶的重量压下来这些交叉处会自由转动,从而调整哈那上网眼的大小跟形状。菱形交错形成的柳条,外加可以转动的链接,使哈那成为一个整体,当接受任何方向的压力时都可以通过每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拇指粗细的柳条可以承受千斤的重载。
哈那能屈能伸的的特点使得蒙古包可以应对草原各种的恶劣环境,秋天雨大的时候,围绳把哈那困的紧一些,使蒙古包变的瘦高,包顶坡度更大,不存雨水。春天风大的时候,围绳把哈那捆的松一些,蒙古包变的矮胖,可以牢牢的扒在地上,减少风阻。
蒙古包看上去很小,但里面容量很大,由于构成屋壁的哈那围成圆形,众所周知相同周长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所以蒙古包内的大圈可以放许多家具,睡七八个人。
第三个圆就是蒙古包的体型圆。由于锥形的屋顶、圆形的屋壁使得蒙古包的体型远看像一个半球,圆滑的外形加上毡垫的合理布置使得蒙古包可以适应蒙古高原种种恶劣环境。无论是顶毡还是围毡,都是上风头压下风头,使毡垫顺风布置,当风雪袭来的时候可以从蒙古包的外壁滑过去。
第四个圆是套脑跟伞骨式的乌尼结合成的大圆,这个大圆可以丈量太阳照在蒙古包里的时间,可以看成一个大日晷,从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蒙古族牧民几乎家家都用这个“钟表”计时与纪年。当然这要求蒙古包必须是“标准包”,也就是由四扇哈那构成,每扇14个头(哈那上端柳条相交形成的叉头),门朝东南开。加起来一共是五十六个头,能放五十六根乌尼,门头再放上四根乌尼,正好是六十跟,每根之间的夹角六度。用这个“日晷”牧民可以安排一天的牧业生产,也可以用来纪年、推算人的年龄、计算节气。正如迈达尔《蒙古包》中的附的太阳历所记载。
第五个圈指的是蒙古包外的大圈。蒙古包外的布局比较散漫,不像包内那么严格,往往随地形的不同,各地差别较大,但这些包外的布置也都反映出了牧民们游牧生活的智慧。以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包为例,包的正南面夏天栓牛犊,牛犊栓在练绳上,因为小牛犊需要人照看所以离蒙古包比较近,大牛卧的地方离牛犊练绳较远,避免相互干扰。也因为牛犊比较干净刮风不会讲牛粪和垃圾吹到包里。西南是牛粪车,此车必须与成列的勒勒车上分开单独放置在这里,以保证卫生。也有在这里放置柴垛跟粪垛的,再远一点设拴马桩。西面靠着包竖立玛尼杆,把套马杆插在围绳上。再远一点是一辆连一辆的勒勒车,最前面是篷车,后面是箱车,最后是载蒙古包的三辆车。整体上成南北一线,与套脑主梁平行。北面蒙古包后放巴根和多余的套马杆原木,稍头朝北。再远是牛粪垛和柴垛。东北放置不用的锅。东面是羊圈,因为怕养粪便吹进包内所以不让羊卧在上风头,也怕牲畜不耐冻,起风后容易“上垛”(争着趴到对方身上取暖)导致幼畜被压死。羊圈东面为守夜人住的房子。东南是水车,要离得蒙古包近一些,不能与粪车放一起。灰倒在东南远一些的地方,不能乱倒。这些包外的布置无不考虑风向与洁污分区的关系,显示了牧民多年游牧经验的积累。
最后一个圆形是指蒙古包组织浩特的方式。以浩特为单位、按照冬春夏秋固定的地盘进行流动放牧是蒙古人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也是牧业生产的方式,讲究大分散小集中,一个地方安排一到两户人家,三五座蒙古包形成浩特,平时有事可以相互照应。这种组织浩特的方式就又是一个圆形,这三五人家把篷车、牛车、箱车、蒙古包一个挨一个转一圈围回来,用这种办法代替院墙,圈子里卧着小牲畜,可以防止暴风雪袭来后牲畜走散,防止野狼饿雕的袭击跟土匪强盗偷抢牲畜。浩特搭包讲究长幼尊卑,长辈或者主人的包位于西北或者正北,如在西北其他人家从他左翼展开弧形排列,如果在正北打包,其他人家从他左右两翼展开弧形排列。羊群安排在浩特中间,牛犊练绳跟羊羔棚离包最近,方便管理。因多西北风,灰多倒在东南。
可以说蒙古包的浑身上下都凝聚着游牧人民的智慧,圆形正是这智慧的一种体现。圆形的智慧贯穿了蒙古族发展的历史,经受住了蒙古高原恶劣气候的考验,这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跟借鉴。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希望我们能了解这些传统的技术与文化为传承民族文脉,弘扬民族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字:蒙古包 圓形 游牧生活
如《绥远通志稿》所述:“帐幕为逐水草流寓四方者最实用之物。”可以略见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状态,也可以看出蒙古包在游牧生活中的重要性。蒙古包是游牧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这种圆形的蒙古族民居从头到脚都体现着游牧人民的智慧。
蒙古包形制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其民族历史发展早期的狩猎时代,那时蒙古人的祖先搭建类似于斜仁柱的窝棚。可见从这种圆形的窝棚开始,蒙古族的坐卧起居跟物件摆放都是在圆内进行的。这种居住形式经过不断的演进跟发展,总体格局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更加充实跟完善了这个圆,成为了一种蒙古族特有的模式跟传统。
蒙古族的圆形智慧不仅体现在蒙古包的圆形室内,同样也体现在蒙古包的结构形式、室外布置跟群体组织上,从室内到室外这些看得见的圆形和看不见的圆形可以归纳成为六个圆形。
位于蒙古包顶部的套脑为第一个圆形,套脑是是划分蒙古包类别的重要构件,有一个米子构架跟大小两个圆圈固定在一起,小圈在大圈上面,全都鼓起来,圆而如轮,扣而似锅。套脑在蒙古包顶部使伞骨状辐射的乌尼插入其外圈,与伞状乌尼形成一个整体,将屋顶所承受的竖向荷载传递给与乌尼下端相连的哈那。传统汉式民居的坡屋顶结构是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再铺设望板、茅草、泥土等屋面材料,使得民居屋顶很大、分量很重,其屋顶取材也必须选用粗壮结实的大型木材。而蒙古包套脑的智慧就在于将这多层的结构简化成为了一层壳体结构,形成椽子(乌尼)伞状辐射的中心,将椽子连接成为一个圆锥体,无需其他辅助结构支撑,且形成的锥体整体性强,向上弧形突起的结构形式相当于给屋顶一个向上的预应力,可提升屋顶的承载能力。这种结构形式的屋顶在选材上也更为开放,不需要较大的木料只用简单的木条跟柳条就可“编织”而成。
套脑除了是屋架的结构构件之外,同时也是蒙古包的天窗。蒙古包的屋壁由成片的哈那构成所以是不开窗的,蒙古包除了门之外唯一与外界相通的孔洞就是天窗了。在蒙古包的平面布置中火撑子位于正中即天窗之下,蒙古包里生火的时候一般要放下门口的幪毡,这样整个蒙古包就成为了一个火罐,由于蒙古包的屋顶是一个半球体,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的来风都可以使蒙古包的上空形成低压区,再加上天窗下火撑子周围的空气由于被加热形成了高压区,这样蒙古包的内的空气就从天窗向外拔出,形成了烟囱效应,这样使得屋内烧火的烟可以顺利排出,不用像汉式民居那样单独要布置烟囱抽烟,蒙古包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大烟囱。
组成蒙古包屋壁的哈那为第二个圆形,哈那是把长短不一粗细相同的两层柳条重叠起来,在适当的位置打眼儿,使他们上下贯通,再用一个个皮钉穿起来,展开来就成为一种网格状的方形大扇片。哈那是一个典型的柔性结构,是可以伸缩的,其奥妙就在于柳条交叉处的皮钉。如果将柳条所有交叉的地方都钉住那哈那上的网眼伸缩的幅度就非常小,必须有规律的留出一些不钉皮钉的交叉处,因为这些钉皮钉的窟窿跟皮钉都是圆的,来自屋顶的重量压下来这些交叉处会自由转动,从而调整哈那上网眼的大小跟形状。菱形交错形成的柳条,外加可以转动的链接,使哈那成为一个整体,当接受任何方向的压力时都可以通过每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拇指粗细的柳条可以承受千斤的重载。
哈那能屈能伸的的特点使得蒙古包可以应对草原各种的恶劣环境,秋天雨大的时候,围绳把哈那困的紧一些,使蒙古包变的瘦高,包顶坡度更大,不存雨水。春天风大的时候,围绳把哈那捆的松一些,蒙古包变的矮胖,可以牢牢的扒在地上,减少风阻。
蒙古包看上去很小,但里面容量很大,由于构成屋壁的哈那围成圆形,众所周知相同周长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所以蒙古包内的大圈可以放许多家具,睡七八个人。
第三个圆就是蒙古包的体型圆。由于锥形的屋顶、圆形的屋壁使得蒙古包的体型远看像一个半球,圆滑的外形加上毡垫的合理布置使得蒙古包可以适应蒙古高原种种恶劣环境。无论是顶毡还是围毡,都是上风头压下风头,使毡垫顺风布置,当风雪袭来的时候可以从蒙古包的外壁滑过去。
第四个圆是套脑跟伞骨式的乌尼结合成的大圆,这个大圆可以丈量太阳照在蒙古包里的时间,可以看成一个大日晷,从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蒙古族牧民几乎家家都用这个“钟表”计时与纪年。当然这要求蒙古包必须是“标准包”,也就是由四扇哈那构成,每扇14个头(哈那上端柳条相交形成的叉头),门朝东南开。加起来一共是五十六个头,能放五十六根乌尼,门头再放上四根乌尼,正好是六十跟,每根之间的夹角六度。用这个“日晷”牧民可以安排一天的牧业生产,也可以用来纪年、推算人的年龄、计算节气。正如迈达尔《蒙古包》中的附的太阳历所记载。
第五个圈指的是蒙古包外的大圈。蒙古包外的布局比较散漫,不像包内那么严格,往往随地形的不同,各地差别较大,但这些包外的布置也都反映出了牧民们游牧生活的智慧。以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包为例,包的正南面夏天栓牛犊,牛犊栓在练绳上,因为小牛犊需要人照看所以离蒙古包比较近,大牛卧的地方离牛犊练绳较远,避免相互干扰。也因为牛犊比较干净刮风不会讲牛粪和垃圾吹到包里。西南是牛粪车,此车必须与成列的勒勒车上分开单独放置在这里,以保证卫生。也有在这里放置柴垛跟粪垛的,再远一点设拴马桩。西面靠着包竖立玛尼杆,把套马杆插在围绳上。再远一点是一辆连一辆的勒勒车,最前面是篷车,后面是箱车,最后是载蒙古包的三辆车。整体上成南北一线,与套脑主梁平行。北面蒙古包后放巴根和多余的套马杆原木,稍头朝北。再远是牛粪垛和柴垛。东北放置不用的锅。东面是羊圈,因为怕养粪便吹进包内所以不让羊卧在上风头,也怕牲畜不耐冻,起风后容易“上垛”(争着趴到对方身上取暖)导致幼畜被压死。羊圈东面为守夜人住的房子。东南是水车,要离得蒙古包近一些,不能与粪车放一起。灰倒在东南远一些的地方,不能乱倒。这些包外的布置无不考虑风向与洁污分区的关系,显示了牧民多年游牧经验的积累。
最后一个圆形是指蒙古包组织浩特的方式。以浩特为单位、按照冬春夏秋固定的地盘进行流动放牧是蒙古人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也是牧业生产的方式,讲究大分散小集中,一个地方安排一到两户人家,三五座蒙古包形成浩特,平时有事可以相互照应。这种组织浩特的方式就又是一个圆形,这三五人家把篷车、牛车、箱车、蒙古包一个挨一个转一圈围回来,用这种办法代替院墙,圈子里卧着小牲畜,可以防止暴风雪袭来后牲畜走散,防止野狼饿雕的袭击跟土匪强盗偷抢牲畜。浩特搭包讲究长幼尊卑,长辈或者主人的包位于西北或者正北,如在西北其他人家从他左翼展开弧形排列,如果在正北打包,其他人家从他左右两翼展开弧形排列。羊群安排在浩特中间,牛犊练绳跟羊羔棚离包最近,方便管理。因多西北风,灰多倒在东南。
可以说蒙古包的浑身上下都凝聚着游牧人民的智慧,圆形正是这智慧的一种体现。圆形的智慧贯穿了蒙古族发展的历史,经受住了蒙古高原恶劣气候的考验,这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跟借鉴。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希望我们能了解这些传统的技术与文化为传承民族文脉,弘扬民族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