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高中数学低效、无效课堂的情况,这是一定要避免的。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本文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个人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好课堂预案设想
教师课前备课,首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再者钻研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更重要是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例如《解三角形》有这样的一道习题:在 中, ,则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备课时候,考虑到学生可能会用余弦定理去做,或者用正弦定理去做,因此设计数学活动,用两种解题方法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用正弦定理得到: ,所以回答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漏掉了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种情况。当然,也考虑到有学生会回答等腰直角三角形出错。所以,再准备好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等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是一样吗?到底这题答案是哪一个?为什么?这两个教学活动在备课时设计下来,上课的效果就出来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是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教师要在课前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预习方面的内容。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印象,在教师讲解新知的时候可以更快地理解;其次是课堂上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教师在课上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动脑,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真正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自己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主动积极地探究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时,教师设计如下预习问题:1.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见方法是什么?2.已知某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是 ,你画出它所对应的图象吗?3.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你能求出来吗?若能,它对应的图象你能画出来吗?4.观察两个图象,你能说出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以及从最高点到入水这两段时间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区别吗?从以上的四个设问,很自然得到本节重要内容:设函数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在这个区间内,如果 ,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 ,那么函数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这种逐层深入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脑力激荡的乐园。
三、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源头、进步的开端,有效课堂提问不仅能促进思维、巩固知识、激发兴趣、反馈教学,提升课堂效果。何为有效的课堂提问?首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在疑难点、易错点发问,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安排做准备。比如在“椭圆标准方程推导”这一章节当中,在同学们对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进行推导完毕,还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设置:除了这些还存在着其他的相关建系方法?那些这些建系方法的标准方程是怎样?教师对提问的设置还在学生疑问处,往往争论存在于疑问当中,只有存在争论才可以明辨是非,尤其是借助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还会存在“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学生精神与心理都得以满足,学习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再次,实施课堂有效提问必须做到探索性与启发性,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如学习双曲线的定义 后,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① ,点的轨迹是什么?② ,点的轨迹是什么?③ ,点的轨迹是什么?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双曲线的概念。凭借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多途径与多角度探求方法解决问题,有效开拓思维,使得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得到培养。
四、感受知识,体验知识形成,重培养思维能力
高效课堂重视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增强学生求知欲,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直线方程过定点”问题时,设置问题1:直线 经过定点是什么呢?这个简单,同学们轻而易举地化为斜截式 ,定点是 。设置问题2:直线 经过定点是什么呢?那这个化为斜截式就难了,怎么办?让同学们去探索。最终有同学是举例子用特殊直线 得定点是 。问题3:为什么?你能证明更一般的方法吗?再去探索,最后得到解法:由原式得 , ,得定点是 。设置课后问题4: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A,则A点的轨迹方程是什么?这一个又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圆的方程联系起来。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總之,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执着追求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理念,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韩飞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年10期
2.徐跃平 从思维引导的角度探讨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23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高中数学低效、无效课堂的情况,这是一定要避免的。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本文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个人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好课堂预案设想
教师课前备课,首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再者钻研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更重要是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例如《解三角形》有这样的一道习题:在 中, ,则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备课时候,考虑到学生可能会用余弦定理去做,或者用正弦定理去做,因此设计数学活动,用两种解题方法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用正弦定理得到: ,所以回答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漏掉了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种情况。当然,也考虑到有学生会回答等腰直角三角形出错。所以,再准备好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等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是一样吗?到底这题答案是哪一个?为什么?这两个教学活动在备课时设计下来,上课的效果就出来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是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教师要在课前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预习方面的内容。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印象,在教师讲解新知的时候可以更快地理解;其次是课堂上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教师在课上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动脑,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真正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自己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主动积极地探究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时,教师设计如下预习问题:1.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见方法是什么?2.已知某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是 ,你画出它所对应的图象吗?3.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你能求出来吗?若能,它对应的图象你能画出来吗?4.观察两个图象,你能说出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以及从最高点到入水这两段时间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区别吗?从以上的四个设问,很自然得到本节重要内容:设函数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在这个区间内,如果 ,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 ,那么函数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这种逐层深入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脑力激荡的乐园。
三、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源头、进步的开端,有效课堂提问不仅能促进思维、巩固知识、激发兴趣、反馈教学,提升课堂效果。何为有效的课堂提问?首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在疑难点、易错点发问,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安排做准备。比如在“椭圆标准方程推导”这一章节当中,在同学们对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进行推导完毕,还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设置:除了这些还存在着其他的相关建系方法?那些这些建系方法的标准方程是怎样?教师对提问的设置还在学生疑问处,往往争论存在于疑问当中,只有存在争论才可以明辨是非,尤其是借助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还会存在“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学生精神与心理都得以满足,学习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再次,实施课堂有效提问必须做到探索性与启发性,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如学习双曲线的定义 后,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① ,点的轨迹是什么?② ,点的轨迹是什么?③ ,点的轨迹是什么?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双曲线的概念。凭借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多途径与多角度探求方法解决问题,有效开拓思维,使得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得到培养。
四、感受知识,体验知识形成,重培养思维能力
高效课堂重视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增强学生求知欲,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直线方程过定点”问题时,设置问题1:直线 经过定点是什么呢?这个简单,同学们轻而易举地化为斜截式 ,定点是 。设置问题2:直线 经过定点是什么呢?那这个化为斜截式就难了,怎么办?让同学们去探索。最终有同学是举例子用特殊直线 得定点是 。问题3:为什么?你能证明更一般的方法吗?再去探索,最后得到解法:由原式得 , ,得定点是 。设置课后问题4: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A,则A点的轨迹方程是什么?这一个又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圆的方程联系起来。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總之,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执着追求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理念,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韩飞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年10期
2.徐跃平 从思维引导的角度探讨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