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儿子说“累死了!不学了!”时讲励志故事——没用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初一后,儿子立即开始了非常紧张的学习生活。如果说,他读书的小学还在反复强调“素质教育”,到了中学,则从第一天起就在大讲“如何努力,才可以在中考时考上重点中学”。学校和老师对学习抓得非常紧,作业很多,几乎每周都有或大或小的考试。幸好,儿子很自然地接受,没有感到很大压力。
  但是,在我们的计划中,初一上学期,还要进行北京英语水平第三级的考试。考二级是在读小学的时候,作业少,回家基本就没什么事了,所以儿子很轻松地考了下来。而到了中学,每天回家写完作业,也就要睡觉了。有一点点时间,孩子还想放松一下,看会儿电视或小说。所以,准备这个英语考级,便只能是在周末两天里,挤出一天多时间,非常紧张。
  儿子几次抱怨说:“太累了,一点儿玩的时间都没有,不考了!”
  刚开始我们听到孩子这么说比较焦虑,一方面理解孩子的辛苦,另一方面又觉得,小学毕业后的整个暑假几乎都在准备这个考试,半途放弃实在有些可惜,就劝他:再坚持一下,这次考后就不再参加任何英语等级考试了,只按学校的安排来学习了。
  但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焦虑是多余的。
  儿子时常会说“不考了”、“不学了”,但他没有一次真地在该备考的时候放弃复习。我们就渐渐理解了,儿子声称“不学了”的时候,只是渲泄压力、表达一种情绪,而他内心是积极向上的,是想考的,他自己也是舍不得放弃的。所以,每次我们一说“现在放弃多可惜”之类的话,他就不出声了。
  理解了孩子的这一心理,就要给他充分的空间去发牢骚和渲泄压力。他发牢骚的时候、抱怨的时候,就是减压的时候,减压结束,也就自愿地去学习了。而如果家长太较真儿,孩子一说不学了,就很紧张,说一堆要继续学的大道理,比如家长大叫“一定学,你是学生,不学习干什么”之类的话,可能会使孩子很烦,压力也累积了。心情不好,怎么能学好呢?
  所以,当他发牢骚,声称“不学了”的时候,家长就静静地听着好了。
  家长对孩子上进心的鼓励,对孩子热爱学习的习惯的养成,要在平时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实现,而不必集中到他发牢骚的时候。
  儿子的表姐英语非常好,周末我们常请她来帮儿子复习英语,准备北京英语水平第三级的考试。连着几个星期,儿子很累了,有一个周五回到家,听说转天又让姐姐来帮忙,他就大叫:“我累死了,我不学了,她来我也不学了!”他刚从学校回家,很累了,我们并不反驳他,而是允许他充分渲泄。吃完饭,写完作业,儿子有些歇过来了,我们商量着问他:“明天还让姐姐来吗?”“来!”他很爽快地说。
  在孩子声称不想学习的时候,要相信他们并非不爱学习,只是太累了,需要放松。成人工作一天,晚上回家都想放松,什么都不想做了,何况孩子呢?儿子发牢骚的时候,我们有时还会和他一起渲泄,说:“是呀,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天黑了才回家,孩子多辛苦呀!”听到父母这样理解的说话,孩子得到认同,心里就舒服了许多。
  父母的理解,可以让孩子真正放松,同时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其他文献
孩子跟朋友独自去爬山,妈妈很担心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帆和朋友们约好了周末爬山去。帆妈焦虑得睡不着,担心啊!  万一迷路了怎么办?万一不小心踩滑了摔着怎么办?万一……小帆软磨硬泡,帆妈只好勉强同意,却叮嘱个没完:“千万别贪玩掉队!千万要踩结实了,抓着牢靠的东西爬,别踩空了,摔下来!千万……”小帆被唠叨烦了,撂下句“你就不想我好” !跑了。  跟小帆一起去的还有小钰。小钰妈也是放心不下孩子,但是她想,
期刊
“女孩四岁性早熟,床头小夜灯是真凶” ?  光照过度是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人体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引起的。当人在夜间进入睡眠状态时,松果体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天亮时便停止分泌。人类的松果体一般在儿童中期发育至高峰,抑制性腺的过早发育,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就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  过度光照,既可来自阳光,也可来自灯光,非自然光的作用更大,如长时间的电视、电脑显
期刊
在给孩子讲理这事上,我实属“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那种。啥情况?  过年时,婆婆来我家小住,一进门,就掳袖子挽胳膊从姥姥那里接管照看凡妞的“重大”任务。  毕竟一年才见一次,虽然有深厚的血缘打底,但凡妞才是个刚满一岁的孩子,而且性格还比较慢热,面对奶奶扑面的热情,有点招架不住。她想躲,可她走到哪儿,奶奶跟到哪儿,无奈,她只好脱鞋上床,大喊一声:“吃奶!”  “吃奶”,是凡妞的发出的独特信号,意思是说:
期刊
“虎妈”、“直升机家长”之类的词儿您肯定不陌生了。“过度养育”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呢?  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只要家长稍微多出点儿力,我们的孩子就会拥有卓越的才能和稳健的前途。“轻微的过度养育”真的有错吗?  数十年的研究发现,最理想的家长应该是这样的:他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且反应灵敏,他会在对孩子寄予较高期望的同时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这些研究大多是由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
期刊
在邻居小朋友的眼里,我是最和善的阿姨。陪他们踢小皮球、蹦高高、画粉笔画、教他们跳绳、和他们猜谜语……可我知道自己有个最大缺点: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小朋友们来我家玩。  在外面怎么玩都行,就是不能进我家,因为那是我自己的私人空间。儿子长大这几年,小朋友来我家玩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也很少让他去别人家,怕打扰了别人的生活。  有天早上带儿子买菜回来,遇上三楼的姐弟俩。三个孩子在草地上玩了一会儿逮蚂蚱,就不“和
期刊
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会让他们受人欢迎,活得开心并且孝顺。比如,看到富人,多讲讲富人的奋斗;看到穷人,多讲讲穷人的艰辛,自然会让孩子明白奋斗才能摆脱痛苦。这比空洞的“要努力”有用得多。  儿童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所谓亲社会行为,就是与人为善,合群乐群,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等。  这种亲社会的行为是怎么来的?是天生的吗?  亲社会行为跟人
期刊
伊姐入园了,当天没有发生抱大腿拽裙角嚎啕等我预想的戏码。一去就遇到俩熟人,一个是早教班比伊姐大半岁和伊姐一起得“年度时尚宝宝”的气质姐;另一个是伊姐隔壁班特爱哭的小男孩儿童童,我们去时他正哭声震天,伊姐走过去问:“童童,你怎么又哭了?”他们仨站在一起叙旧的时候,我没趣地走了。  可以通过网络看幼儿园的监控视频,上午网络有问题一直看不到,着急坏了,吃完午饭网络终于通畅,我看到伊姐打开柜子自己装好包,
期刊
这两年,我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接触到很多父母,发现那些善于理解别人、耐心、乐观、宽容、助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般也成长得很好。  而在我了解一个个健康、优秀孩子的家庭情况时,也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慈爱、勤劳、智慧的父母,即使他们来自贫困的农村,父母亲没有什么学历,整年在家种地,他们也是深明事理、勤俭持家、四邻和睦、受人尊敬的人。这些孩子健康、优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幸地遇到了优秀的父母。  
期刊
儿子上三年级了,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学习成绩属于上游,和同学关系也不错,经常有同学来家里找他玩,邻居们也夸他懂事有礼貌。可是他在家里做了错事从来不知道认错。有一次明明是他离家时忘了锁门,却死不承认,还为自己找了一堆借口,说他走的时候听见我在厨房刷碗,而那时我并不在家;还有一次,他在院子里踢球,打破了邻居家的玻璃,当时很多人在场。我赶到时,当着很多人问是不是他干的,他竟然一口咬定不是他。当时我就火了
期刊
儿子今年五岁,他从一岁多就认识很多字,会自己读故事书、读儿歌。因为孩子认字多,大家见了都称奇,夸孩子聪明。作为母亲我很开心,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孩子总爱一个人看看花草、画画儿,害怕和小朋友玩,说怕挨打。如果他着急了,还会用手打自己的脑袋。我已经耐心告诉他不要打,可他就是改不掉。一想起这事,我就很担心、也很心烦,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豆豆妈  咨询师:  虽然自己的孩子识字很多、为人称道,但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