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的内涵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形叙事是一种新的电影结构类型,虽然整体上较为新颖具有吸引力,但现如今的观众却对此了解甚微。环形叙事具有首尾交相辉映、无缝衔接、时空循环等诸多特征,是电影中的新形式和结构,在电影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环形叙事电影的结构
  环形叙事的电影,通常是将一个整体分为相互关联的单个部分,在关联的基础上制造循环接合点,并根据电影表达主题过程中的需求,重新组合成为环形结构。环形叙事电影在进行关联过程中,通常是将电影中的某个时间点空间化,进而凸显出空间节点,并借助空间并置性,来强化时间的流失,进而唤醒主题;并且,將被分割的电影片段,按照一定的环形逻辑关系组合链接,形成一个回环时空。
  环形叙事电影结构首尾交相呼应,电影在放映的时间上,是确定的物理性结果,即从第一秒直至结束。环形叙事电影在进行结构的构造过程中,要想促使观众真正感受“环形”,则需要将原本的叙述时序进行打乱,并按照故事的时序,重新进行首尾呼应的连接。正因为其在叙事时间上能够进行时空的创造,才能使环形叙事结构得以实现。叙事结构与本身的故事题材均是影响电影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将叙事片段的拆分,并按照首尾循环衔接的方式,才能实现首尾交相呼应的环形叙事效果。
  事实上,环形叙事电影在结构上较为严谨。但是,这类电影通常在叙事主体、中心上缺少明确的界定,在故事情节中同样缺少连接性、紧张性和冲突性。其通过留下一个缺口,来凸显循环的意味,进而呈现电影,这需要观者上升到知觉高度,才能真正理解秩序混乱的不圆满结构。例如,《暴雨将至》这部影片的开始跟结尾有交相呼应的连接。影片开头,教士采摘柿子并预测即将下雨。结尾处,在大雨中,男主人公即将死亡时仰望着天空,这时开头的教士采摘柿子镜头再次出现。这种叙事使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环形结构,复杂紧张的叙事过程充斥着影片始终,使整部影片显得神秘而暧昧。虽然观众沉浸于结构紧凑的故事情节中,但观众的情绪回转是理性的、完整的,打破了电影叙事结尾的停止与灭亡,而是引向重新开始的全新视听感受。
  二、新时代下环形叙事电影的主题意蕴
  (一)悲剧意识
  人类的思想观念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悲剧意识,这种意识的主要来源,则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自身生命的不圆满。原始社会中的人们苦于部落种族的生计、战争,封建社会的人们愤恨于地主阶级的剥削,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大部分人们陷入精神空虚。而个体只要有生命,那么必然面对生命的最终消亡,两者之间的矛盾性是无可避免的,所以悲剧意识是必然存在的。
  环形叙事电影的结构与主题内涵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从电影开始的挣扎,又逐渐回到开始, 人们无法看到最终的结果,故事始终在循环的轮盘上无法停止,仿佛时间经历了一个轮回,最终又回到了原点,故事在无穷无尽、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地循环。事实上,这种循环是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不变是无限循环的主导。循环时间的理论中,是通过稳定不变的物质,来克服不断变动的物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永恒。这也是导致悲剧的原因,周而复始的环形空间结构,促使每一个个体均无法脱离掌控,内心中也就出现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和绝望。
  (二)时空循环
  新时代下,环形电影的结构与视角不再只是出于单纯的形式结构与艺术创新的现实需求,同时出于将轮回和循环主题表达出来的现实需求。环形叙事的电影中,电影始终通过首尾连接的方式实现循环,将人性善恶、暴力、情感、欲望等,通过这种叙事结构,来进一步凸显个体对生命的感悟。环形叙事电影环节中制造了多个故事角度,运用环形关系将其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影结构,这个过程中,似乎所有的电影角色都经历着又一次轮回。电影的结局既不是封闭性的,也不是开放性的,而是自始至终的无限循环,循环或许会使很多东西消散,但人的本性将永久保留。
  人的本性中的暴力之所以产生,与个体自身意识、集体意识和生活环境均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在个体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或破坏性损伤时,所体现出的情绪、攻击等。暴力具有破坏性的特点,无法被社会所接纳,但这也是人性中的构成部分。环形叙事电影运用环形结构来呈现电影情节,暴力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创新,并进一步深化了暴力的内涵。同时,环形叙事电影中被分割为存在关联的片段,通过运用环形结构和关系,来实现多视角的创造,运用拼贴的方式,将原本零散化的结构重新构建,人与物均进入了时空循环中,体现人性的救赎。例如,《暴雨将至》中的尼克、亚历山大、萨米娜,均为了爱情不惜赴死。虽然在环形叙事电影中,暴力的无限循环始终带来了痛苦与伤害,但仍然不可否认人性中的真善美。
  三、新时代下环形叙事电影的审美价值
  (一)唤醒后现代处境的体验
  环形叙事电影关于人生真相的指正,似乎是一种无意义的嬉戏。其将碎片化的电影片段通过拼贴的手法进行整合,最终在荧幕上呈现出来,展现了后现代人们的生存困境。现代化社会背景下,诸多艺术家均在不断地探寻艺术创造和审美体验,为人们提供感性的乐土。环形叙事电影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观众同样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完成其结构的建构。因此,观众在进行环形电影欣赏过程中,必然要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分析能力,进而对电影结构的认知转化为电影内涵的理解。
  (二)多样电影艺术表现手法
  在后现代话语系统的支撑下,当今环形叙事电影逐渐将电影美学创新,在表现手法上不断进行改革,逐渐引入了反讽、拼贴、挪用、变形、复制等艺术表现手法,将蒙太奇表达意义的视听逻辑打破,消解了经典叙事电影美学的权威。环形叙事电影,通过零散化的故事情节,打破了传统的情节结构,通过矛盾问题引发电影的高潮,最终进入结尾,这种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审美效果,即陌生化审美效果。电影在呈现给观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新的叙事模式,同时能够对自己内心中的审美心理进行不断的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环形叙事电影的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尾均不会体现出明显的映射,而是通过平面化的拼贴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与其他电影完全不同的审美空间。例如,《撞车》这一电影将故事分割为八段,将不同主人公的性格体现出来,并通过循环关系形成立体结构。在不同的片段中,主人公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检察官夫妇被抢劫这一片段中,他们是无辜受害者,然而在锁匠丹尼尔为他们进行修锁的过程中,他们又表示出对丹尼尔的歧视。
  四、结语
  环形叙事是一种新的电影结构,环形叙事电影由多个线索连接构成,电影从开始至结尾进行衔接,构成循环的电影形式。新时代背景下,环形叙事电影的美学内涵研究,可从主题意蕴以及审美价值两个维度入手,从悲剧意识到时空循环,从唤醒后现代处境的体验到多样电影艺术表现手法,环形叙事已成为电影领域不可或缺的叙事结构,具有十分深刻的电影美学内涵和艺术魅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悦(1980—),女,山东泰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其他文献
国家经济迅速增长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使得国家愈发关注精神文明领域的建设工作,社会群体也热衷参与多样性文化活动。近几年,群众文化得到明显丰富,而美术教育和群众文化的碰撞,不但促使社会群体文化生活趋向多元化,而且也有助于国家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美术教育和群众文化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美术是指占据一定空间或者平面且具备美感的艺术,实施美术教育便是对美术作品、美术艺术与相关
期刊
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活动的文化变迁是一个动态概念,对构建村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生活、促进村镇和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发展当地旅游经济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笔者通过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对历史长河中的“接姑姑迎娘娘”活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揭示了走亲活动的文化变迁特点。在城市化背景下,走亲信仰活动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  一、“接姑姑迎娘娘”活动的历史记忆  (一)“姻亲成亲”:历史姻亲关
期刊
音乐疗法是通过音乐来消除人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音乐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因而也被人们称作是音乐理疗。本文在阐述音乐理疗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音乐理疗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并就如何借助音乐理疗方式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策略分析,以更好地发挥音乐理疗的作用。  音乐的物理作用可以实现音乐和人体器官的共振,以此来实现音乐的治疗功能。从本质上来看,声音就是一种振动,人
期刊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效果,群众文化活动也应积极响应时代发展,开展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新模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具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服务功能、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与文化内涵的教育功能,以及提高群
期刊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晚于人物画,自隋唐时期兴起,而后一直居于传统绘画的主流。其内在包含的思想源于先秦思想家所提出的概念和命题,虽然这些思想概念并非以艺术为重心,然而却对后世的书画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美学思想入手,并简要分析儒道观念是如何对其产生影响的。  先秦时孔子提出“游于艺”的观点,将“艺”作为追求现世理想的精神调剂,同时规定了中国绘画的性质和方向。而至唐代张彦远提
期刊
唐诗,湖南安仁县人。文学创作副高职称(二级)。深圳市宝安区散文学会会长。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3部,长篇纪实散文1部,长篇小说1部,作品散见《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天涯》《作品》《文学自由谈》《山东文学》《朔方》《黄河文学》《广州文艺》《安徽文学》《四川文学》《香港作家》《城市文艺》等刊。曾获深圳十大佳著(2017非虚构类)奖,2018深圳劳动者文学十大好书奖。现居深圳宝安。  龙 江  一大早,家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把抽象概念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加以研究,而致力于在美与真实之间寻求一种难以捉摸的平衡点。中国绘画也不是对现实场景的客观真实再现,而往往追求一种感情的表现和对世界的感知。中国画中,画家往往对意境营造的追求远胜于逼真场景的追求。在今天看来,传统的中国抽象艺术无疑为当代创作打下形式语言基础。抽象元素正是一种美学表现形式的体现。  戏剧情节和场景都不完全是真实的,而多是演化而成的抽象化
期刊
湘西德夯是一个溪流纵横、峡谷深壑、充满画意的地方,笔者创作的作品《湘西清韵》正是对这一带风景的体现。笔者通过创作力求表现出湘西一带“清润、自然、朴实”的意境,表达对湘西的认识、理解和对湘西独有的艺术体验。《湘西清韵》系列作品通过了解湘西边城、德夯一带的自然美景以及人文特色,以中国画独有的笔墨形式并采用适当的浅绛、小青绿技法设色加以表现,作品为全景式构图,以充分表现湘西独有的南方地域特色和艺术意境。
期刊
民间舞蹈源自人民群众在劳动生产活动之余,自娱自乐创造与表演的一门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其一般是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生活习性或人民的喜好而诞生的娱乐活动,也常常叫做“土风舞”。在现代社会,民间舞蹈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舞蹈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民间舞蹈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价值、创新方向等方面着手,初步探讨民间舞蹈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一、民间舞蹈存在问题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古老的民间舞蹈在
期刊
绘画范畴中的色彩构成研究即是对色彩的冷暖、强弱、对比及色彩间相互作用与色彩之于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艺术家或设计师通过合规的、理性的色彩元素组合和感性的色彩运用创造出审美价值高、社会效益突出、经济价值显著的现代艺术作品。学者对色彩构成的研究促进了现代绘画的发展路径创新,使当代绘画形成了一种新的色彩关系形式。  同时,色彩作为一种绘画媒介、作为一种绘画要素、作为绘画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不但是艺术家再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