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方法过于繁冗便不易操作,也就不具有实效性。利用把握关键点的思维方法来解应用题便很有实效。无论教者,抑或学者,都是如此。对于老师,犹如医生,弄清学生学习出问题的症结点非常关键,以次对症下“药”。对于学生,关键在于学贵得法,从知识的关键点切入,进而延伸、拓展,以最精炼的内容和方式内化、储存、运用知识。
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在此就学生解应用题时存在的常见的典型的问题进行剖析:
1心理障碍
1.1“境由心生”,心理上的害怕最为致命。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存在严重的害怕心理,由于意志力薄弱,许多时候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也存在害怕心理,其本质在于对知识的规律把握不牢固,意志力也不够坚定,由于所使用的方法不一定对,内心处于忐忑矛盾之中,其久拖不决,事便不成,信心受损,滋生害怕,因惧而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主要在于思维的定势的影响,打不开思维的牢笼,便不可能畅游知识的海洋。
由于害怕这种心态的影响,便出现了排斥乃至放弃的行为。不想再去细读细看题目,更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去分析理解题中各种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导致学习的自信心丧失。在这心态的影响下,还未提笔,心里就打“退堂鼓”了。
1.2消除心理障碍。“心病需要心药。”害怕源自未知、不会和没有把握。消除害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动手去做,去尝试。不去做,不去试,会永远害怕。许多时候,人们所害怕的事情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耐心地鼓励学生敢于去尝试,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还必须辅以教给学生正确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专注、认真、勤勉、动手、动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真实力才会真有勇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第一尝试,也要保证让学生能持久地、自觉地、主动地去勇敢尝试,最终走向学习的正轨。
2思路狭窄
2.1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进行大脑的思考,具体表现在分析各种条件,寻找条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便最终解决问题。由于思路狭窄,导致思维的方向和切入点错位,而影响对应用题分析。在应用题语段中包含着已知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已知的条件中抓住关键所在,才能通过中间的各个环节逐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审题中,思维处于狭窄状态,不能灵活的有效的展开和发散,造成思路狭隘,不能有效地把思维的切入点转移到关键条件上,就会导致思维的方向和切入点错位,使问题最终无法得到解决。
2.2如何拓宽思路呢?“见识宽,思路自然宽。”狭隘源自空乏。视之无物,无以启迪。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们见识各种题型,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久而久之,思路自然宽广。当然,这之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必须在平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养成多思、善思的思维习惯,践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要增长见识,还需要对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知识有所涉及,甚至是真知灼见。如此,学生的思路在不断地积淀之中逐渐宽广。
3思维混乱
3.1许多学生在具体的做应用题过程中,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思维很是混乱。所遇问题属于什么类型,应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从什么地方切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等,都是模糊不清的。我们知道,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应用题也不例外。
解答应用题时,头脑中必须清楚认识到,任何一道题都有其归属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问题的解答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我一直认为做应用题就是分辨类型、找规律、找关系的学问。具体怎样做呢?首先要审好题,弄清楚所做题属于什么题型,再找出应用题中包含着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列式解答。所以指导学生解题时,引导学生分辨清楚题型,多从已知条件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考虑或者说切入,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如果把已知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想明白了,理顺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3.2变乱为序。乱,因无序而生。任何知识皆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序”。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会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示范、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在思考问题时如何遵循问题的逻辑顺序和找出该类型问题的规律。对于小学生而言,示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老师的示范,以利于学生的模仿,由模仿再到独立自主的实践。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自己去找到关键,找到规律,最后内化、升华。具体到做应用题那就是要学会认真审题、抓关键字、分辨类型、找到关系、找出规律。
4基础较差
4.1基础是大厦的根本,而基础知识就是学习的平台。数学学习有一个大致的程序,先学习运算,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能把运算,概念,性质等把握牢固,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是解决不好问题的。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学生基础越来越差,解答应用题也愈加艰难。
应用题最后都必须通过运算来解决,因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复杂应用题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运算关系组合成的。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运算的处理顺序,在解答应用题时非常重要,也是学生解题能力的直接体现。解答应用题宛如剥笋子,必须一层一层的来,否则就会卡在某一个点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应用题的结构分析,最好是能够把复杂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加以解决。所以,把握“双基”,使之牢固,并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有效地运用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明白自己所面对的数学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
4.2夯实基础。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前进。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温习,“温故而知新”。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理念,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所学就是明天所学之基础。夯实基础在于每一天的每一次积累的实效。当欠下太多的时候,想要借课堂上短暂的复习进行弥补,只会力不从心、杯水车薪。如果已成恶疾,只能另寻猛药——“非常事,非常法”。
总之,师与生,教与学,在应用题的教和学过程中,把握关键点,从关键点切入,进而延伸、发展,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所不同的是老师面对学生,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心理、习惯、态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所以寻找关键点和切入点有所不同。学生面对知识,知识有不同类别、类型与学科,所要把握的理念、心态、方法、技能等不同,所以要寻找关键点和切入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无论师与生,教与学,有必要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大原则,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在此就学生解应用题时存在的常见的典型的问题进行剖析:
1心理障碍
1.1“境由心生”,心理上的害怕最为致命。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存在严重的害怕心理,由于意志力薄弱,许多时候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也存在害怕心理,其本质在于对知识的规律把握不牢固,意志力也不够坚定,由于所使用的方法不一定对,内心处于忐忑矛盾之中,其久拖不决,事便不成,信心受损,滋生害怕,因惧而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主要在于思维的定势的影响,打不开思维的牢笼,便不可能畅游知识的海洋。
由于害怕这种心态的影响,便出现了排斥乃至放弃的行为。不想再去细读细看题目,更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去分析理解题中各种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导致学习的自信心丧失。在这心态的影响下,还未提笔,心里就打“退堂鼓”了。
1.2消除心理障碍。“心病需要心药。”害怕源自未知、不会和没有把握。消除害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动手去做,去尝试。不去做,不去试,会永远害怕。许多时候,人们所害怕的事情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耐心地鼓励学生敢于去尝试,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还必须辅以教给学生正确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专注、认真、勤勉、动手、动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真实力才会真有勇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第一尝试,也要保证让学生能持久地、自觉地、主动地去勇敢尝试,最终走向学习的正轨。
2思路狭窄
2.1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进行大脑的思考,具体表现在分析各种条件,寻找条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便最终解决问题。由于思路狭窄,导致思维的方向和切入点错位,而影响对应用题分析。在应用题语段中包含着已知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已知的条件中抓住关键所在,才能通过中间的各个环节逐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审题中,思维处于狭窄状态,不能灵活的有效的展开和发散,造成思路狭隘,不能有效地把思维的切入点转移到关键条件上,就会导致思维的方向和切入点错位,使问题最终无法得到解决。
2.2如何拓宽思路呢?“见识宽,思路自然宽。”狭隘源自空乏。视之无物,无以启迪。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们见识各种题型,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久而久之,思路自然宽广。当然,这之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必须在平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养成多思、善思的思维习惯,践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要增长见识,还需要对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知识有所涉及,甚至是真知灼见。如此,学生的思路在不断地积淀之中逐渐宽广。
3思维混乱
3.1许多学生在具体的做应用题过程中,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思维很是混乱。所遇问题属于什么类型,应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从什么地方切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等,都是模糊不清的。我们知道,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应用题也不例外。
解答应用题时,头脑中必须清楚认识到,任何一道题都有其归属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问题的解答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我一直认为做应用题就是分辨类型、找规律、找关系的学问。具体怎样做呢?首先要审好题,弄清楚所做题属于什么题型,再找出应用题中包含着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列式解答。所以指导学生解题时,引导学生分辨清楚题型,多从已知条件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考虑或者说切入,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如果把已知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想明白了,理顺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3.2变乱为序。乱,因无序而生。任何知识皆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序”。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会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示范、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在思考问题时如何遵循问题的逻辑顺序和找出该类型问题的规律。对于小学生而言,示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老师的示范,以利于学生的模仿,由模仿再到独立自主的实践。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自己去找到关键,找到规律,最后内化、升华。具体到做应用题那就是要学会认真审题、抓关键字、分辨类型、找到关系、找出规律。
4基础较差
4.1基础是大厦的根本,而基础知识就是学习的平台。数学学习有一个大致的程序,先学习运算,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能把运算,概念,性质等把握牢固,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是解决不好问题的。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学生基础越来越差,解答应用题也愈加艰难。
应用题最后都必须通过运算来解决,因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复杂应用题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运算关系组合成的。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运算的处理顺序,在解答应用题时非常重要,也是学生解题能力的直接体现。解答应用题宛如剥笋子,必须一层一层的来,否则就会卡在某一个点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应用题的结构分析,最好是能够把复杂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加以解决。所以,把握“双基”,使之牢固,并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有效地运用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明白自己所面对的数学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
4.2夯实基础。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前进。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温习,“温故而知新”。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理念,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所学就是明天所学之基础。夯实基础在于每一天的每一次积累的实效。当欠下太多的时候,想要借课堂上短暂的复习进行弥补,只会力不从心、杯水车薪。如果已成恶疾,只能另寻猛药——“非常事,非常法”。
总之,师与生,教与学,在应用题的教和学过程中,把握关键点,从关键点切入,进而延伸、发展,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所不同的是老师面对学生,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心理、习惯、态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所以寻找关键点和切入点有所不同。学生面对知识,知识有不同类别、类型与学科,所要把握的理念、心态、方法、技能等不同,所以要寻找关键点和切入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无论师与生,教与学,有必要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大原则,来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