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特别是落后地区的计算机教学,从学生生源、社会需求、教材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8-0016-02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中、初级人才,而当今社会要求各层次人才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下面笔者就当前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低
  
  现在,由于大学和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总的来说,中职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
  
   二、分析需求,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课程
  
  教材的安排,应进行需求分析。教材建设是整个计算机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实用型应用人才,其教材大纲也应该是着重于应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市场变化大,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设计要有前瞻性,如果教材跟不上,学的课程落后,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势必造成“就业难、招生难”、“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想教”的恶性循环。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到当前计算机知识的发展,又要保持教材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对稳定。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要能够面向社会、参与竞争。作为职业学校及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市场规律、树立市场观念,无论从教学目的还是教学内容,都要与市场接轨,渗透市场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用人单位来说,要“招之能来,来之能用”,正所谓“有用才出色”也是这个道理。
  
   三、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分层教学”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班级容量较大,机房和计算机有限,往往是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同时上机的学生。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只照顾到后进生的情况,会使一些优秀生感到问题非常简单,很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如果教师没有为其布置新的学习任务,就转移了他们继续学习的注意力。而后进生学习进程较缓慢,遇到难题一时未给予解答,即会挫伤学有余而力不足同学的学习热情,这些学生自尊心强又较为自卑,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人为地拉大学生之间的学习距离,也拉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距离,甚至会使学生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差异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调查中发现,职校生的信息素养差异是很大的。要想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就必须在一个“中心”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目标,都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学到些什么?对教学内容的革新,不再严格地按照教科书上规定的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有关联的几个知识点重新编排,相互渗透,成为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几个单元。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可视化、个性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不同层次与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间完成的阶段性目标,这样就使学习目标具体化、个性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习的导向,更是促进学习的动力,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多证书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就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成立了等级考试的考点。我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教材就可以选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教材,职业学校没有必要自己编写教材;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的期末考试可取消,改成考一级,因为考等级的考试费用不会很贵,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考试通过可获得证书。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目标统一,任务明确,又可以减轻出卷改卷的负担。也就是说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明确定位、办出特色,有利于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毕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各模块又分为初、中、高级等多个层次,考试方案甚至考试题目都预先告诉学生,目标性很强,非常适合中职学生考核。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笔者认为“考证促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职业学校的特点。
  
   五、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作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任务是要培养出以“技术”为本、以“就业准入”为导向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各种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各种专业技能,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计算机教学专业知识面广、教学量大、分布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肯钻研、不断学习,在计算机领域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有坚定的敬业精神。学校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将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送出去再培训、再提高、再充实,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使之适合“双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热心教学工作,并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这方面,我校领导比较重视,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会使用计算机已成为一个人踏入社会所需的一项基本技能。不论大学还是中学,不管什么专业,都将计算机作为必修课之一。而这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及素质教育要求研究才刚刚开始,还待于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学一线的教师共同探讨。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就一定能形成多种多样的适合这门学科特点的教法,也能进一步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渗入到课程内部各层次之中,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学习活动方式等各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建构起立体化课程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除了学科间知识、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以及技术知识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外,还包括各种教育技术之间的整合。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8-0014-
期刊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在增大,而系统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复杂性会增加.常见的故障比如短路问题,接地故障问题等,都会对
在美术课教学中,当学生出现“小荷才露尖尖角”时,教师需要多加呵护,而不应过早出现“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现象。学生要学好美术,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来源于他对
随着用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计量自动化也日益成为电气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文分析了计量自动胡终端常见的故障类型,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提高电力部门工作效率提供
年轻的医生检查完毕,还不能诊断得的是什么病,一筹莫展。良久,他问道:“你以前得过这种病吗?”“是的,医生。”“啊,对了,你现在又复发了!”懒汉的庄稼 有个懒汉,终年吃喝玩乐,不爱劳动
"有效补充资料"是指在教学之前或教学中,师生补充的教材之外的资料,这些补充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生成教学资源。这里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效资料的补充,使得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rn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民族或一群人所共同具有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特征符号及其表现形式.
对于各高中学校来说,2017年的高考备考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虽然广西已历经两届课标卷高考,各高中学校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的备考经验,但从总体来说,还不能算是摸透了课标卷高
期刊
一顺势而导,抓实言语运用rn师: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库,那么古诗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