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挥多媒体优势,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首先是立足于思想品德课,我在思品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艺术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产生共鸣;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樂于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最优化创造了条件。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优势。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理解、判断它的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手段的单调,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去评判,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不易理解的社会现象,让它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兴趣,创设氛围
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比如,上《爱国将领吉鸿昌》一课,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蹂躏中国人民,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那悲壮的乐曲,感人的画面以及教师激昂的解说,学生为之动容,为本堂课定下了悲壮的感情基调。再进一步在大屏幕上打出吉鸿昌的图像,介绍生平,展示吉鸿昌与敌人英勇作战的画面,播放吉鸿昌爱国故事的录音,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融人悲壮激昂的气氛之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2.利用多媒体技术,晓之以理
所谓道德认识,主要是指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如果只是背条文,讲空洞的大道理显然是不行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大都是一些古今中外名人、领袖、英雄、模范的故事和具体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事例。要让学生从这些人和事中抽象出“理”来,就必须对这些人和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怎样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这些并不熟悉的人和事并从中悟出“理”来呢?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这一难题并不难。例如:在教学《我们热爱解放军》这一课时,由于学生认知的局限性,他们对解放军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穿军装、戴军帽、扛钢枪的一群人”上,并不完全认识解放军。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解放军,教师利用录像,再现解放军在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的战争年代里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舍生忘死的战斗场面;再现解放军在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中,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顾个人安危,与肆虐的洪魔顽强搏斗的场面。看了这些学生对解放军叔叔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时学生自然会对解放军从内心里充满了崇敬与热爱。
3.利用多媒体技术,激之以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它是一种内在动力,在内部可促使认识升华成信念——对道德观点坚信不疑;在外部要转化为行动的中间环节——渴望行动的动力。教学中我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感受——体验——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声、光、色、形等方面的功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如《我爱我的祖国》一课,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通过剪辑的录像资料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情感上共鸣。新课开始。播放《开国大典》电视录像,让鲜花挥舞、彩旗飘扬,人民欢腾的热烈场面把学生引入情境,受到感染后,以情育理: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这时要学生带问题继续看录像(内容是旧社会劳动大众受苦受难及在共产党带领下闹革命、求解放的情景)思考问题,录像尚未放完;学生便茅塞顿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新中国来之不易,怎能不举国欢腾,这是人们的真情流露。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一幅简易的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北京、找江苏、找家乡的位置,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进一步以形激发情后,播放王军霞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五千米冠军的情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深层次的撞击,从而激发出“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道德情感。
4.利用多媒体技术,导之以行
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感受源于深刻地认识,而认识和情感的进一步迁移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引导行为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立足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激起学生道德动机,规范道德行为,因而能提高导行效果。例如:在教低年级《爱清洁,讲卫生)一课时,借助显微镜和摄像机,在多媒体中心电教室里,让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手指污垢,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手甲污秽中藏着形态各异的细菌时,感到非常惊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正确方法和不要偏食、不要吃零食等内容的教学录像或灯片,并加以点拔。这样学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要爱清洁,讲卫生和怎样爱清洁、讲卫生了,并马上行动起来,力争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学生。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真可谓事半功倍。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最优化创造了条件。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优势。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理解、判断它的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手段的单调,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去评判,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不易理解的社会现象,让它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兴趣,创设氛围
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比如,上《爱国将领吉鸿昌》一课,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蹂躏中国人民,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那悲壮的乐曲,感人的画面以及教师激昂的解说,学生为之动容,为本堂课定下了悲壮的感情基调。再进一步在大屏幕上打出吉鸿昌的图像,介绍生平,展示吉鸿昌与敌人英勇作战的画面,播放吉鸿昌爱国故事的录音,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融人悲壮激昂的气氛之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2.利用多媒体技术,晓之以理
所谓道德认识,主要是指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如果只是背条文,讲空洞的大道理显然是不行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大都是一些古今中外名人、领袖、英雄、模范的故事和具体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事例。要让学生从这些人和事中抽象出“理”来,就必须对这些人和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怎样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这些并不熟悉的人和事并从中悟出“理”来呢?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这一难题并不难。例如:在教学《我们热爱解放军》这一课时,由于学生认知的局限性,他们对解放军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穿军装、戴军帽、扛钢枪的一群人”上,并不完全认识解放军。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解放军,教师利用录像,再现解放军在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的战争年代里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舍生忘死的战斗场面;再现解放军在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中,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顾个人安危,与肆虐的洪魔顽强搏斗的场面。看了这些学生对解放军叔叔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时学生自然会对解放军从内心里充满了崇敬与热爱。
3.利用多媒体技术,激之以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它是一种内在动力,在内部可促使认识升华成信念——对道德观点坚信不疑;在外部要转化为行动的中间环节——渴望行动的动力。教学中我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感受——体验——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声、光、色、形等方面的功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如《我爱我的祖国》一课,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通过剪辑的录像资料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情感上共鸣。新课开始。播放《开国大典》电视录像,让鲜花挥舞、彩旗飘扬,人民欢腾的热烈场面把学生引入情境,受到感染后,以情育理: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这时要学生带问题继续看录像(内容是旧社会劳动大众受苦受难及在共产党带领下闹革命、求解放的情景)思考问题,录像尚未放完;学生便茅塞顿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新中国来之不易,怎能不举国欢腾,这是人们的真情流露。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一幅简易的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北京、找江苏、找家乡的位置,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进一步以形激发情后,播放王军霞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五千米冠军的情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深层次的撞击,从而激发出“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道德情感。
4.利用多媒体技术,导之以行
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感受源于深刻地认识,而认识和情感的进一步迁移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引导行为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立足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激起学生道德动机,规范道德行为,因而能提高导行效果。例如:在教低年级《爱清洁,讲卫生)一课时,借助显微镜和摄像机,在多媒体中心电教室里,让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手指污垢,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手甲污秽中藏着形态各异的细菌时,感到非常惊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正确方法和不要偏食、不要吃零食等内容的教学录像或灯片,并加以点拔。这样学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要爱清洁,讲卫生和怎样爱清洁、讲卫生了,并马上行动起来,力争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学生。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真可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