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在小学教学中,应让所有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有话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新《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在小学教学中,应让所有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有话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通过自己的学习及多年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学习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单独地列出来是有其实践意义的。我们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都有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栏,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的一次探险活动,假如我们老师忽略其在活动中作为精神探险的教育意义,也就是一种失责,也就是让学生失去了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机会。同时综合性学习也是从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努力培养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为今后他们能自觉、自主地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性得到最大发挥的标志。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过程评价及价值观的体现出发,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在一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学生活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不应轻易地否定学生,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像保护幼芽一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一页纸、一张画、一幅照片……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那对孩子今后的自主学习可谓大有裨益。
三、综合性学习应该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开展活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单元为主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基本跟单元内容一致。为了体现教材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年级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不多,结合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在学生对课本中的古诗产生兴趣时,我们可以开展“诵读唐诗宋词”活动;在学生被古代神话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契机,组织学生拜读名著经典,演一演“我喜欢的神话故事”……
四、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新《课标》中对中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由此可见,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学习中应高度重视的。
从分组活动开始,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学习合作。谁做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谁上网查资料,谁记录,谁画画,谁排版出小报……这都需要合作。活动开展得怎样,更与学生合作的好坏密切相关。教师除了亲临指导,适当地采取奖励措施也很有必要。如对开展活动中合作良好的小组成员要给予及时、大力的表扬,并定期对各活动小组进行评比,并在班级的红花栏印小红花、发小贺信。
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找、搜集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地查找、搜集资料也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着重培养的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将目标定得过高过难、让学生望而生怯。在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搜集信息的意识、会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搜集信息方法的同时,积极地鼓励、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更为必要。
六、校外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及配合,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难免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生活能力较弱,更需要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走进田园、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等外出性活动),教师如若能发动孩子家长参与其中,那么学生的安全便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块十分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领域,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真正让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从而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新《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在小学教学中,应让所有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有话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通过自己的学习及多年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学习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单独地列出来是有其实践意义的。我们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都有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栏,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的一次探险活动,假如我们老师忽略其在活动中作为精神探险的教育意义,也就是一种失责,也就是让学生失去了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机会。同时综合性学习也是从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努力培养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为今后他们能自觉、自主地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性得到最大发挥的标志。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过程评价及价值观的体现出发,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在一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学生活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不应轻易地否定学生,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像保护幼芽一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一页纸、一张画、一幅照片……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那对孩子今后的自主学习可谓大有裨益。
三、综合性学习应该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开展活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单元为主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基本跟单元内容一致。为了体现教材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年级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不多,结合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在学生对课本中的古诗产生兴趣时,我们可以开展“诵读唐诗宋词”活动;在学生被古代神话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契机,组织学生拜读名著经典,演一演“我喜欢的神话故事”……
四、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新《课标》中对中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由此可见,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学习中应高度重视的。
从分组活动开始,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学习合作。谁做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谁上网查资料,谁记录,谁画画,谁排版出小报……这都需要合作。活动开展得怎样,更与学生合作的好坏密切相关。教师除了亲临指导,适当地采取奖励措施也很有必要。如对开展活动中合作良好的小组成员要给予及时、大力的表扬,并定期对各活动小组进行评比,并在班级的红花栏印小红花、发小贺信。
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找、搜集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地查找、搜集资料也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着重培养的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将目标定得过高过难、让学生望而生怯。在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搜集信息的意识、会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搜集信息方法的同时,积极地鼓励、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更为必要。
六、校外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及配合,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难免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生活能力较弱,更需要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走进田园、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等外出性活动),教师如若能发动孩子家长参与其中,那么学生的安全便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块十分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领域,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真正让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从而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