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导向。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教师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师要突破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性,使英语课程能够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的素质,点亮学生的未来。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有效教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15-02 收稿日期:2016-07-06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1年度教改课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 (2011JSJG50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D/2015/03/04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芝英(1965—),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十多年来,高职英语教学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从最初简单地照搬照抄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知识的培养;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再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语言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相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需求;直到如今的“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强调英语教学要服务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无论中外都是这样;立德树人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导向。素质教育是一项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应以服务专业发展和技能提升为目标,以跨学科的教育集成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侧重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一、现实存在的学生素质问题
高职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既包括普通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包括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常常出现一些同学生素质有关的现象。 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但在高校课堂上还是比较常见的。
现象1:教师组织学生们相互讨论某个话题,大部分学生各行其是,部分学生还玩起了手机,不管会说还是不会说,始终不肯参与讨论。
现象2:一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用英语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面带愧色,旁边的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看了看这名同学,露出一脸瞧不起人的神色。
现象3:当教师给学生进行听写测验时,有的学生在下面偷偷翻书,有的窥视同桌的听写内容,有的小声交头接耳。
现象4:在学习一篇有关上大学(College Life)的课文时,老师联系课文提问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学生回答“make more money”。当问到如果他们很富有,是否愿意用自己的钱为社会做些公益,有些人回答“No, the money is mine”。
现象5:有的学生在答疑课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用手机或iPad看视频,不愿戴耳机,音量开得很大,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
笔者认为,现象1中的学生在课堂集体学习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现象2中成绩好的学生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能理解、包容和尊重他人;现象3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缺乏诚实的品质,而诚实是人才素质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现象4中的学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挣钱,这不能不令人担忧,而且还没有关爱他人之心,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出于个人私利学习的人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吗?现象5中的学生自私自利,没有全局观念,缺乏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上述现象发生在英语教学课堂,可以肯定地说也发生在其他课堂,一个人的素质会反映在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上面列举的现象所涉及的仅仅是素质的一部分,这并不等于其他素质不错,譬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上课迟到,穿着拖鞋出入食堂和教室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教室开无人灯等不文明行为,这些都是大学生素质问题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教师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应从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从英语这门课本身来看,它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外语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如人物传记、社会风俗、文化差异与异国风情、教育、历史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接触到外国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民族习俗等文化要素。大学生这个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在外语学习中无疑会受到外来文化中各种要素的影响,与其他课程相比,外语课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学习的概念已有了扩展,“它不仅指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和技能,或指通过操练去学某项技能,而且还指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培养兴趣,如何了解社会价值和自身在社会里所处的地位,如何对待在学习过程中引起的态度和性格方面的变化”。就外语学习而言,心理语言学认为,外语学习者要在外语学习中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情感、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有时需要否定原来的自我而采取新的自我。因而外语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知识、技能,而且指学习各种能力、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简而言之,外语学习涉及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门一直提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能帮助人们实现教育的育人目的,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或好的公民,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是否有成效。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通过受教育,学生更加文明,更加从容,更加友善,更有道德,这才是更富于价值、更根本的、更为有效的教育。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为学生的就业着想,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着想,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化、语言表达、行为习惯、逻辑思维、思辨能力等结合起来。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英语基础上,在轻松快乐、自发自主的氛围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拓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培养职业精神,以使得我们的英语课程能够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的素质,点亮学生的未来。
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要让学生理解某种外语在正确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文化观点和态度,获得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置于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中去。但有这种条件是十分难得的,绝大部分学生是在本国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单一的文化背景中,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局限性。因此,高职外语教师就肩负着教授学生所学外语的正确语言形式和这种外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双重任务。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将文化知识渗透到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篇章教学中去。同时,外语教师也要考虑到我们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限,作为任课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用他们已学到的有限的词汇量(入学一般2000个词汇)讲好他们自己的故事,即语言背后的故事、故事背后的文化、文化背后的人类文明和文明传承。
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它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体现着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民间文学、历史事件、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等。例如,当老师给学生教“apple”这个单词时,大多数教师只会告诉学生,apple是一种水果名称。如果从拓展思维的角度考虑,教师还可讲解apple是伊甸园的禁果;如果要引导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介绍apple是一个手机品牌,是智慧、创新和财富的象征;从轻松快乐的角度,可以介绍《小苹果》的歌曲;从诗歌艺术欣赏的角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Robert Frost(罗伯特·福罗斯特)的诗After Apple-Picking(《 摘苹果后》)。
篇章教学。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是文化的载体,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等,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了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譬如,教师在教授有关上大学(College Life)的课文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①What’s your purpose of going to college? ②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ollege?教师可以引导学生:My purpose of going to college is to serve the people; to repay someone; to improve my potential skills; to widen my eyesight; to have a bright future, and so on. I am to learn, to do and to be better every day at college. 教师要学会去组织课堂,学会和学生沟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不仅仅是学会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辨能力,学会真实的语言,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思考:学生能在高职院校中学到什么?除了课程知识的积累之外,学校教师能给他们怎样的视野?培养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有素质、有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
“教怎样做人,用英语来教文化,培养心智。”高职英语教师要突破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关注学生思维方法,在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语言文化,领会人类文明的精髓,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促进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2015.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有效教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15-02 收稿日期:2016-07-06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1年度教改课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 (2011JSJG50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D/2015/03/04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芝英(1965—),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十多年来,高职英语教学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从最初简单地照搬照抄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知识的培养;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再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语言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相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需求;直到如今的“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强调英语教学要服务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无论中外都是这样;立德树人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导向。素质教育是一项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应以服务专业发展和技能提升为目标,以跨学科的教育集成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侧重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一、现实存在的学生素质问题
高职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既包括普通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包括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常常出现一些同学生素质有关的现象。 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但在高校课堂上还是比较常见的。
现象1:教师组织学生们相互讨论某个话题,大部分学生各行其是,部分学生还玩起了手机,不管会说还是不会说,始终不肯参与讨论。
现象2:一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用英语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面带愧色,旁边的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看了看这名同学,露出一脸瞧不起人的神色。
现象3:当教师给学生进行听写测验时,有的学生在下面偷偷翻书,有的窥视同桌的听写内容,有的小声交头接耳。
现象4:在学习一篇有关上大学(College Life)的课文时,老师联系课文提问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学生回答“make more money”。当问到如果他们很富有,是否愿意用自己的钱为社会做些公益,有些人回答“No, the money is mine”。
现象5:有的学生在答疑课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用手机或iPad看视频,不愿戴耳机,音量开得很大,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
笔者认为,现象1中的学生在课堂集体学习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现象2中成绩好的学生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能理解、包容和尊重他人;现象3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缺乏诚实的品质,而诚实是人才素质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现象4中的学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挣钱,这不能不令人担忧,而且还没有关爱他人之心,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出于个人私利学习的人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吗?现象5中的学生自私自利,没有全局观念,缺乏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上述现象发生在英语教学课堂,可以肯定地说也发生在其他课堂,一个人的素质会反映在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上面列举的现象所涉及的仅仅是素质的一部分,这并不等于其他素质不错,譬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上课迟到,穿着拖鞋出入食堂和教室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教室开无人灯等不文明行为,这些都是大学生素质问题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教师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应从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从英语这门课本身来看,它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外语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如人物传记、社会风俗、文化差异与异国风情、教育、历史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接触到外国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民族习俗等文化要素。大学生这个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在外语学习中无疑会受到外来文化中各种要素的影响,与其他课程相比,外语课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学习的概念已有了扩展,“它不仅指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和技能,或指通过操练去学某项技能,而且还指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培养兴趣,如何了解社会价值和自身在社会里所处的地位,如何对待在学习过程中引起的态度和性格方面的变化”。就外语学习而言,心理语言学认为,外语学习者要在外语学习中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情感、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有时需要否定原来的自我而采取新的自我。因而外语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知识、技能,而且指学习各种能力、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简而言之,外语学习涉及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门一直提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能帮助人们实现教育的育人目的,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或好的公民,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是否有成效。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通过受教育,学生更加文明,更加从容,更加友善,更有道德,这才是更富于价值、更根本的、更为有效的教育。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为学生的就业着想,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着想,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化、语言表达、行为习惯、逻辑思维、思辨能力等结合起来。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英语基础上,在轻松快乐、自发自主的氛围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拓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培养职业精神,以使得我们的英语课程能够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的素质,点亮学生的未来。
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要让学生理解某种外语在正确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文化观点和态度,获得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置于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中去。但有这种条件是十分难得的,绝大部分学生是在本国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单一的文化背景中,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局限性。因此,高职外语教师就肩负着教授学生所学外语的正确语言形式和这种外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双重任务。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将文化知识渗透到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篇章教学中去。同时,外语教师也要考虑到我们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限,作为任课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用他们已学到的有限的词汇量(入学一般2000个词汇)讲好他们自己的故事,即语言背后的故事、故事背后的文化、文化背后的人类文明和文明传承。
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它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体现着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民间文学、历史事件、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等。例如,当老师给学生教“apple”这个单词时,大多数教师只会告诉学生,apple是一种水果名称。如果从拓展思维的角度考虑,教师还可讲解apple是伊甸园的禁果;如果要引导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介绍apple是一个手机品牌,是智慧、创新和财富的象征;从轻松快乐的角度,可以介绍《小苹果》的歌曲;从诗歌艺术欣赏的角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Robert Frost(罗伯特·福罗斯特)的诗After Apple-Picking(《 摘苹果后》)。
篇章教学。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是文化的载体,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等,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了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譬如,教师在教授有关上大学(College Life)的课文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①What’s your purpose of going to college? ②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ollege?教师可以引导学生:My purpose of going to college is to serve the people; to repay someone; to improve my potential skills; to widen my eyesight; to have a bright future, and so on. I am to learn, to do and to be better every day at college. 教师要学会去组织课堂,学会和学生沟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不仅仅是学会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辨能力,学会真实的语言,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思考:学生能在高职院校中学到什么?除了课程知识的积累之外,学校教师能给他们怎样的视野?培养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有素质、有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
“教怎样做人,用英语来教文化,培养心智。”高职英语教师要突破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关注学生思维方法,在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语言文化,领会人类文明的精髓,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促进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