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 促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应用心理学,能使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从众心理的巧妙利用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有2/3—3/4的被测试者发生过从众行为,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
  其实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当学生的观念行为保持与学校、班级主导倾向更多方面一致时,他的心理与群体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有利于保持其心理健康,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从众心理有时也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这就意味着,老师要巧妙的利用从众心理,消除其负面影响,收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树主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对违规违纪的人形成一种压力,让其自己纠正投入其中,成为文明的一员。当发现学生有不好的从众现象时,就明确地告诉大家:真理不是以赞同的人数多少来决定,并且有意识的支持少数同学确有道理的观点、见解、意见和建议,即使多数人不赞同,也要为他撑腰,杜绝那种以多压少的现象。
  从众心理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们完成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在一次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们清除城市“牛皮癣”—小广告,并记录这次活动,写出自己的感受。我让学生们利用周六周日去做,周一大家交流。可是,周一的时候没有人发言,因为没有人去做。原因是自己一个人不好意思去大街上做这种事。我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利用班会课,组织全体学生拿着小铲和水桶走上大街清除广告。在这次集体活动中,开始还有学生躲藏着,特别怕周围的人看他,可是看到其他同学认真地铲着小广告,慢慢的他们不再在乎周围的人,当别人问起时,还自豪地大声回答:“我们在清除城市‘牛皮癣’”。这次作文,他们写得非常好,真实而有内容。
  二、克服自卑心理
  对自卑行为应预防与疏导相结合,贵在早,贵在细,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1.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让每学生都成为集体的主人
  创建民主的校园、民主的班级,培养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一是开展民主选举。选班委、队委、小组长采用自荐、演讲、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二是开展民主决策,在怎样管理班级、怎样搞好环境等方面,让他们展开辨论,各抒己见,形成比较统一意见,再转化为学生自觉行动。三是开展民主生活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剖自我,帮助别人,促进团结。
  2.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的每一个特长都成为不可缺少的优点
  在集体中建立多元的细化的评价标准,这能让学生更多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建立自信。让每一个人清楚,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对于一些有自卑行为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长处得到肯定,易于树立信心,避免走不出弱项的圈圈。
  3.开展秘密的爱心帮助,让自卑生在自尊中蜕变
  对于自卑生,老师要主动地接近、关心、帮助他们,并且这种帮助是自然的、默契的、不为外人觉察,以保护其敏感、脆弱的心理。
  4.创设走出阴影的阳光渠道,让自卑生在快乐中成长
  通过对话教育,来化解自卑,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设置载体,因势利导,让自信的一面战胜自卑的一面。在学生的亲师过程中走进他的心灵,许多学生的隐私、烦恼就在不知不觉的师生闲聊中得以发现,得以渲泄,得以解决。
  5.让学生时时体会成功,增强自信心,是化解自卑的重要渠道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喜好和长处,挖掘他们的优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丰富的活动,诸多措施使他们逐渐树立自信,看到自己的优势。
  三、强化定律的应用
  第一位心理学家托斯戴克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了对孩子行为的见解,他把它叫做强化定律。后来这个概念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行为主义的基础。简而言之,强化定律的意思是:一个产生了良好效应的行为将会重复出现。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喜欢他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他就会倾向于重复这个行为。比如说:一个小姑娘新穿了一件裙子,很多人都说好看,她就会总穿这件裙子。
  在班主任工作中,就要利用这种心理。对于学生们好的表现,要及时的反应,给予表彰奖励,强调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对的,促使他们反复这样去做,从而内化成他们自身的行为标准。
  利用这个心理要注意一些事项。
  第一,奖赏必须迅速给予。要想从一项奖赏中获得最大的成效,奖赏就必须在所期待的行为发生不长时间内做出。我们不能总等期末去奖励那些优秀的学生。因为奖励不能及时跟进时,致使本来开始很优秀的学生,在中途会“心灰意冷”。所以每个月末,我都要比较隆重的表彰他们,奖励他们一些造型新颖的小文具。每次专题性的总结表彰,都会令所有的学生印象深刻、激动不已,他们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因为在活动中他们总是表现最出色的,需要得到认可。这也是给他们一次全面提高认识的最佳时机。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因此,专题性的总结、表彰不仅是一次大的活动画上圆满句号的时候,更是激励所有学生奋发向前的冲锋号角。更值得珍惜的是他们得到今后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奖励的东西不必是物质的。言辞强化应该是贯穿师生关系的全部,我们的教导往往太多频繁的应用“不对”“不行”。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奖励他们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行为,即使我们的奖励只不过是一句真诚的赞许。但真诚的赞许决不应是泛泛的“你真棒”“你做得很好”之类的惯用语。一朵小红花或一颗小红星也是无声的语言强化。言辞上的强化能成为对学生行为最强烈的激励作用。
  物质奖励与言语激励交替进行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我们会无意识的应用到心理学,但由于我们没有研究过,所以不能使心理学发挥更好的效果。社會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其他文献
科学启蒙教育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科学这门处在改革最前沿的学科,从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待于培训和大赛的合力指引。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逐年增加,各级各类的赛事如雨后春笋般迅及各个学校。诸如国培、网培、实验员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也相应密集。小学科学教师们理应从中获益匪浅。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赛事评完
期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综合化”的共同趋势。为了适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体现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
期刊
群文阅读,闻其名已久。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并通过阅读比较不同类型的文章组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  和群文阅读的第一次亲密約会,始与2014年,去广安市华蓥双河小学参加的省教科所专家领导组织的有关群文阅读的观摩学习活动。观摩了群文阅读教学,
期刊
区域活动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幼教界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它大大弥补了以往教育中以集体活动为主所造成的局限性,旨在给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在有的地方称之为“个别化学习”,它是在自由快乐中游戏去发展幼儿的能力。常见的区域有: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阅读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沙水区、运动区等。  区域活
期刊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  一、做一个教好数学基础的教师  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要抓好基础知识  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完成听、读、看、记。例如在教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为何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呈现如此局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境?路子又在哪里?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了习作的阶段性特点,小学中段(3~4年级)的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表达清楚,描写具体。  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要以兴趣培养为先导,观察周围世界;以素材积累为基础,突出情感体验;以多点训练为途径,强化语言思维:抓住顺序去观察,抓住要素去叙述,抓住重点词句去
期刊
网络媒介取代传统玩具,人类已步入了“E”时代。我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始学习计算机,计算机的普及让学生对电脑的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使学生对网络媒介有新的认识。在网络媒介时代里,一台电脑便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地查阅资料、联络感情、了解世界等,这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教育,一些学生会沉迷网络,出现逃学、厌学,甚至留级、退学的现象。面对网络的“双刃”效应。网络媒介从各个方
期刊
“交往是人们之间为了协调、联合力量去获取某种共同成果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当代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的世纪对新一代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交往可以使儿童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使儿童学會协调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我
期刊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倡导的基础教育应是“匡正不利于人的发展和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片面的基础观,改变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会轻会学,重智商轻情商,重求知轻做人的做法,真正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在此,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更进一步突出在“人的教育”这一教育的最本质问题上。这也是教育的一种回归。这种回归会使学生的发展走向一个具有健康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具有健全人格的途径上来。  一、培养健康的情感个性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