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爱心大姐:帮助下岗失业妇女是我们的使命

来源 :家庭服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社是青岛市妇联为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就业而成立的集就业创业培训、就业安置、创业扶持和行业规范的服务机构,国有企业的性质让我们的肩头上担负了一份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青岛市妇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社总经理刘爱荣告诉《家庭服务》记者。
  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社成立于1997年8月,目前拥有3000平方米办公场地、75名管理人员、120个社区联络点和配套服务机构一一爱心大姐职业培训学校、女子就业市场、巾帼创业园、女大学生创业基地。服务社开设了母婴护理、病患陪护、居家服务、涉外家政等二十余个服务项目。
  2003年,爱心大姐服务社通过IS09001认证,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紅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妇女培训基地、全国家庭服务行业知名企业、全国家庭服务业百强单位、全国家庭服务行业先进单位称号,“爱心大姐”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省服务名牌等荣誉称号。
  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原则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国有企业的家政公司,青岛爱心大姐服务社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都属于妇联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青岛市妇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在编人员,强调了其公益性的国有企业性质。爱心大姐的工作完全按照青岛市妇联的要求。在成立之初,青岛市妇联对爱心大姐的定位就是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因此,爱心大姐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安置妇女就业,其考核不是年终以盈利计算,而是以培训下岗失业妇女人数和安置就业人数计算。青岛爱心大姐一共培训失业下岗妇女11.9万人,在家政领域安置妇女就业11.5万人,在山东省内有31个连锁分社,13个连锁培训学校,为用户提供服务共计65万户左右。
  除了做好妇女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以外,最近几年,爱心大姐积极开展对接帮扶工作,使甘肃陇南、贵州安顺、山东菏泽等地区的姐妹们脱贫致富见实效。多年来,爱心大姐先后帮助22500余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妇女在爱心大姐服务社实现就业,其中仅甘肃陇南就解决了1900人次的就业帮扶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社的品牌作用,她们先后在甘肃陇南、贵州安顺、山东菏泽等地建立巾帼家政劳务输出基地23个,派专人到当地参加招聘会,宣传青岛市就业政策,帮助妇联组织培训妇女,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输送和安置就业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帮助姐妹们实现精准就业、精准脱贫。2018年3月,青岛爱心大姐远赴甘肃陇南礼县参加“2018年春风行动青岛·陇南就业扶贫招聘月暨技工院校招生对接活动启动仪式”,不但带去爱心大姐服务社的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岗位,还有企业的行政助理、内勤等招聘岗位近500个。招聘会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咨询3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2人。
  为了提高妇女培训和就业的质量,青岛爱心大姐在甘肃陇南,山东临沂、威海文登等地建立了爱心大姐培训学校分校,组建专家队伍制订教学计划,为分校打造培养讲师团队,将最新的家政服务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和培训流程复制到各分校。贫困地区妇女可以实现就近学习技能,在当地或输出就业,更有效地保证了爱心大姐高质量、高标准的培训在当地延续。2017年5月,在青岛市妇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了青岛·陇南巾帼家政协作项目签约暨“家政服务扶贫培训项目”讲师培训班,12名老师对学员进行了为期7天三个专业的培训,并无偿为他们提供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专门打造的课件。2017年6月,作为青岛、陇南两市妇联加强东西扶贫协作的开端项目,青岛市爱心大姐职业培训学校西和分校成立,服务社为其设计了全套的成立方案,其中包括装修设计方案、设备设施、师资配置、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与此同时,他们在西和举办了家政服务员培训班,25人参加培训,爱心大姐派出了顶尖师资团队,提供了全套的培训方案、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力争把西和分校打造成中西部家政服员培训示范基地。
  为了让来自贫困地区的姐妹们尽早适应环境,尽快上岗工作,青岛爱心大姐采取“先人为主”的工作方式:一是坚持优先免费培训,对来自贫困地区的人员,坚持随到随学,优先免费岗前培训和岗中提升培训原则;二是坚持优先上岗,为了让贫困地区人员早日上岗,采取错时工作方式,争取培训结束与就业安置达到无缝衔接;三是坚持优先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人员在岗期间进行跟踪服务,出现问题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协助解决,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可以在青岛安心工作。由于爱心大姐以“三个坚持”为原则,很多大姐一千就是十几年,影响和带动了同村的人员走出家乡,脱贫致富。
  2017年4月7日,《青岛日报》第六版刊登了《1900余“陇南妹”在青做家政》的报道,让社会各界了解到“甘肃保姆”走进青岛,受到青岛人的认可,并且成为各自家庭脱贫增收的顶梁柱。文中介绍了两名来自陇南的姐妹一一谢金香和杨娥子。谢金香29岁到爱心大姐服务社,至今已经13年了,她现在的工资是刚来时候的10倍,在她的带动下,她的丈夫和女儿也都来到青岛,一家人打算在青岛租房子安家。杨娥子2008年来到爱心大姐,十年里,她换过好几个雇主,很多雇主像亲戚一样继续与她保持着联系。她们说比起自己的家乡反而更熟悉青岛,喜欢青岛人的亲切和舒适的气候。
  文化建设
  爱心大姐重视文化建设,开展每季度一次“回娘家、话家常、提建议、促发展”座谈会,在办公场所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服务社腾出一间40平方米的房间,提供给来自陇南及其他贫困地区的姐妹们休息或节假日“回娘家”聚会,在中秋节、端午节、小年等传统节日里,组织姐妹们一起包饺子、吃月饼等。对遇到困难的大姐,青岛爱心大姐还派专业老师给予耐心开导,让她们整理好情绪,重拾信心,走上岗位。
  服务社设立了爱心捐助箱,为有困难的妇女捐款捐物,帮助她们渡过难关。春节前帮助山东省内贫困地区姐妹联系运输公司,包车送大姐们回家过年。
  有的大姐夫妻两人来青岛找工作,青岛爱心大姐不仅帮大姐找到了工作,还帮助大姐的另一半联系企业就业,帮助有孩子的大姐联系幼儿园。有的大姐把丈夫和孩子都带到青岛定居,实现了买房买车的梦想;有的夫妻两人都在爱心大姐工作。   一位来自甘肃的大姐因为在这里工作改变了家庭的贫困状况,现在一个孩子在当地成为公务员,另一个孩子自己开了公司;还有更多的大姐们在这里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的姐妹们脱贫,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例子不仅是青岛爱心大姐多年的工作成果,更是继续帮助更多妇女脱贫的动力源泉。
  “四化”服务
  今年是爱心大姐成立的第二十一年,这些年服务社一直推行四化服务,即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诚信化服务。
  专业化。1997年爱心大姐成立,1998年就配套成立了爱心大姐培训学校,并建立了自己的师资队伍、编写相关书籍。
  1998年,刘爱荣转业来到爱心大姐,公司领导让她负责培训工作。当时,全国对家政服务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概念,没有规范、没有教材,家政服务好像就是干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的家务活。那时候,在书店找不到家庭服务行业的培训教材。于是她们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家政员从事的具体工作编写了一套家庭服务类教材,并依据这套教材培训学员。在编写和使用的过程中刘爱荣发现,最初编定的教材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她们对手里的教材不断进行补充和修订,同时,也按需要增加了学员培训的时长。到目前为止,这套培训教材已经趋于完善了。不仅有家政服务员,还有月嫂、育婴师、居家保姆等职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刘爱荣先后组织编写了100多万字《家政服务员》《月子护理员》等培训教材,其中《婴幼儿营养餐》《月嫂日志》等至今在国内仍属首创。
  之后,国家对家政服务越来越重视,相关教材也越来越丰富,爱心大姐按照相关职业标准和教学大纲来进行培训,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传统特色。
  标准化。爱心大姐参与了国标和省标的制定,并根据家政服务的国标和省标编写了一本爱心大姐服务规范。2006年,爱心大姐发布了青岛市家政服务标准,后来陆续发表了山东省家政服务标准,并最终参与制定了国标。
  “各种标准虽然有很多,但标准毕竟只是书面上的条款,比较复杂,很多从业人员不仅说不出来甚至都看不懂。所以我们制定的爱心大姐服务规范对每一个专业都进行了归纳梳理,如‘母婴服务六要六不准’‘养老服务八要八不准’,充实具体内容并让规范落地。这本规范设计的便于携带,我们的家政服务员人手一本,在雇主家哪一点想不起来了顺手一翻就能找到。”刘爱荣告诉记者。
  爱心大姐从成立到现在,所有的家政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才可以上岗,并在之后陆续接受岗中专业培训。
  信息化。2013年,服务社建立了爱心大姐服务平台,较早实现了网上预约、网银支付、在线培训等功能。
  诚信化。所有爱心大姐的家政员必须接受公司安排的专业体检。曾经发生过家政员在爱心大姐体检有问题在她自己去的医院查没问题的先例,最后调查发现这个家政员在她自己去医院查的时候是让其他人顶替抽血的。所以爱心大姐在体检的每一个关口都严格把控。
  从爱心大姐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推行为每一名家政服务员建立诚信档案。现在,在爱心大姐还可以查到1997年家政服务员的手写档案,包括登记表、培训表、培训考试试卷、上岗合同。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青岛爱心大姐为帮助偏远地区的妇女学得技能,实现就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既是扶贫的需要,也是家政服务行业城市市场的需要。
  而青島爱心大姐日趋完善的管理水平和严谨的工作方式更是为广大的家政公司同行们做出了表率。
其他文献
“临淄区现有人口61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3.8万人,老龄化比率为22.4%。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措施的逐步到位,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形势日益严峻。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更容易为老人接受,有助于应对银发浪潮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模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山东淄博慈善轩家政董事长董月贵在接受《家庭服务》记者采访时说。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
期刊
“我们公司始终以IS09001质量管理、IS01400环境管理、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国际体系认证要求为标准,持续有效地实行五化、三不、四统一管理。即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表格化、精细化管理;家政从业人员不培训不上岗、不查体不进家、不签约不派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持证上岗、统一服务服装、统一定期回访。”烟台市联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经理王华帅介绍说。  烟台市联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
期刊
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地方标准,于8月28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将家政服务机构设置为5个等级。消费者以后选家政服务机构,可看“星”选择。  该标准由哈尔滨市商务局提出制定、哈尔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起草、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按照标准的申报程序进行申报,并列入今年地方标准的立项工作。该标准根据哈尔滨市家政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家政服务企业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原则、家
期刊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家政业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基于家政业的广泛社会需求和独特产业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把家政业办成爱心工程”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观点,可谓高端高远、深情深邃、精练精准、平实务实、
期刊
日前,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律宾劳工部长贝洛三世( Bello III)表示,中菲两国已签署协议,中方将放开对海外劳工的限制,有望引入30万菲律宾劳工,包括10万名英语教师。其他职业包括菲律宾厨师、护工、家政、音乐表演者和护士。  如果报道属实,这对于国内许多急需高级家政服务人员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目前国内专业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短缺,而高级家政服务人才更是稀缺资源。在国内的白领阶层眼里:菲佣,
期刊
由于教育培训行业对线下资源的依赖性较强,面临突发疫情导致的线下培训全面关停的状况,众多培训机构都希望实现线上转型的突破。起步较晚的家政培训,更是如此。由于家政培训对实操的要求比较高,实现线上转型的难度较大。  创办于2006年的山西省大同市星光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星光职培),在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为广大家政服務员提供线上培训多达4万人次,创造了星光职培线上家政培训的新纪录。  疫情加速线上培训转型
期刊
社区生活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开发、服务的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社区生活服务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它既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生活需求的增长,社区生活服务业也在摸索中前进,逐步发展成由传统的养老、物业、家政
期刊
最新一版( 2018)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指出,家政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丰富而产生。目前,家政服务行业作为家庭的伴生物,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发展必然会迎来由量变到质变的换代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企业研发出陪护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替代简单的人力劳动。这就需要家政服务行业由服务人员所提供的劳动及时转变传统业态,提供更加
期刊
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疏通管道、维修家电、搬家……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三替集团(以下简称三替)一做就做了27年。“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累”,三替集团的服务口碑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也印证了“家政服务大有可为,家政业是一个爱心工程。”  三替前身是杭州三替综合服务部,从1992年只有两张桌子、两个柜子、三台电话机及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一共9个人开始创业。当时很少的人有‘花钱买服务’的消
期刊
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家庭服务业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曾多次专门批示关注“家政服务业发展”,把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作为增就业、扩消费、优结构的重要手段。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国家发改委等l7部委《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等文件精神,立足省情,坚持“创新开放,提质扩容,共享品牌”发展理念,注重从家庭服务业供给侧人手,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