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最后的渔猎文化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28日,查干湖北岸渔港码头,“2014吉林松原查干湖第十三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光雕艺术节”拉开大幕,本届冬捕旅游节主题为“冬捕光雕夜,欢乐查干行”,继续秉承“传承古老渔猎文化、展示冰上鱼舞奇观”的办节宗旨,通过举办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增强查干湖冬捕的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为传承这一古老的捕鱼方式,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吉林省查干湖旅游开发区每年都在12月份举办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
  冬捕
  冬季的查干湖一望无际,寒气逼人,捕鱼一般在12点~2点之间进行。在捕鱼的前一两天,渔民们就已经确定了入网地点、捕鱼的区域和出网地点。为了保证能在中午前后结束捕鱼,渔民们必须在凌晨三四点就从驻地出发前往作业现场。
  冬季水面冰封后冰下的水温通常保持在零上4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鱼会扎堆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扎堆的鱼群究竟呆在什么地方则要完全凭渔民的经验了。如果捕鱼地点、区域选不准的话,忙活半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也是有的。
  冬捕是多人集体的劳作项目。人员的组成为:鱼把头1名,二下手1名,跟网人12人,打镩8人,扭矛、走钩各4人,送旗(灯)4人,打更2人,车老板3人,其他杂活等共40人左右。捕鱼人中的鱼把头是冬捕中的领头人和主心骨,鱼把头按人员技能、素质及体力等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分工,以求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确定人员组成后,就要准备车马。一趟冬捕必须选三挂马车、三副爬犁,骏马12匹,在开网之前半个月用精细草料喂养,确保冬捕时马能经受住严寒和超负荷劳动的考验。过去捕鱼按股子分成,一人一股,一匹马也算一股。
  每年入冬后,鱼把头会根据冰层厚度决定开捕时机。在冰冻40公分厚时,鱼把头会请来喇嘛确定黄道吉日,举行“祭湖醒网”仪式。这一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祭湖醒网”仪式流传至今天,是当地人对大自然慷慨恩赐的感激。
  仪式开始,鱼把头举起酒杯开始唱神歌,他身后站着40多位与他同样打扮、端着酒碗的捕鱼人。唱完神歌,两位年轻人起身,将祭坛上的贡品全都倒进冰洞里。老人吆喝着端酒碗的捕鱼人,大家将碗中酒一饮而尽,随着鱼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三挂大马车,40多号人,浩浩荡荡开赴冰上作业。
  捕鱼,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下网。这种网长达几十米至2000米不等,要先在一米左右的冰层上每隔八九米凿一个冰眼,一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然后再穿杆引线。下网时,由于网太长,每隔一定的距离,渔民都需使用马拉绞盘拉动大网,才能将大网逐步下到位,仅下网的过程就需要八九个小时。
  长长的大网需要几匹马的三挂马车运输到湖面上,拉网时需要几匹马拉动绞盘。当天这样的捕鱼作业有三个地方,每挂网每天要出一网鱼,一般在下午两点左右出网。
  情况好的时候,一网能捕的鱼有上万斤甚至十几万斤,这种情况下光靠人力起网是不可能的,所以多数要用到马拉绞盘。
  起网是整个“冬捕”中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也有可能是最令人垂头丧气的时刻。如果遇上满网,整个现场的气氛就会相当热烈。拉网的时候也是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没人知道到底会出多少鱼。头鱼出网的时候,人群肯定是一片欢呼,每年的头鱼都能拍卖出不菲的价格。
  在严冬极低的气温下,鱼出水后很快就会冻硬了,因此为了防止鱼冻成大冰块,鱼出水后渔民要不停地用木杈翻动,待鱼冻硬后装麻袋或直接装车运走。
  捕鱼人
  午后,劳累了大半天的渔民们赶着马车去更房吃饭。五六十年前,当地渔民多用湖里的苇草做更房子,更房有专人看管,以保证房内的火炉昼夜不熄。看房人白天给渔民们热饭、做汤、烧水,晚上在里面看护网具。
  饭桌上有渔民带来的饺子和米饭,还有方便面和火腿肠,大家围坐在炉子边取暖,从皮袄里掏出小酒壶喝几口。鱼把头白忠实说,冬捕很辛苦,酒是不可缺的,渔民将它揣在怀里焐热,冷了累了就掏出来喝几口,不仅御寒,干活也更有劲。
  40岁的白忠实是湖上最有经验的鱼把头之一,他从15岁开始捕鱼。从拉套、走钩、打镩、跟网等干起,二十来岁当上了鱼把头,至今已有近30年的冬捕经历。
  据他说,查干湖冰面最厚的时候能有近两米,作为合格的鱼把头,首先要学会识冰。冬天,鱼群喜欢在冰下群居,这使湖水涌动,冰面上的雪便微微隆起。鱼把头有时要把耳朵贴在冰面上,通过水流声音判断鱼群的位置。
  鱼把头选好入网地点后,渔民们先凿一个直径约3米的冰口子。开凿的第一个冰口子是“下网眼”,由此向周围布阵,插上翅旗和圆滩旗,规划出冰面的捕鱼范围,再沿着确定的捕鱼范围每隔15米凿一个小冰眼,大概凿400多个。
  之后,渔民们将2米宽、2000米长的条形大渔网自“下网眼”放入冰面以下,通过400多个小冰眼,用传杆、扭矛和走钩在冰层下,慢慢舒展成一个硕大的“包鱼圈”。渔民们把渔网前端的粗绳挂在马拉的绞盘上,带动冰下的长渔网前进。
  表面冰雪覆盖的查干湖,仍然存在着危险,据说前几天有一辆马车掉进湖里,人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可惜死了一匹马。
  白忠实说,只有见过冬捕,才能体会到东北这片土地的魅力。这片大地是如此诚实又纯白,无论是积雪的深处,还是肥沃的黑土地里,都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和激情。
  查干湖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7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相传1211年,成吉思汗到科尔沁草原征服金国的时候曾在查干湖边焚香祭拜,从此查干湖就被传扬为“圣湖”。所以直到现在,查干湖在冬捕开始之前,都要举行祭湖醒网仪式,一方面是渔民对查干湖的敬重,一方面也是祈求捕鱼丰收。
  据说清朝末期,由于大量人口流亡到松原地区,带来了农耕和渔猎的生存方式,原本属于蒙古族游牧部落世居的查干湖热闹起来。每年冬捕季节来临,很多当地蒙古部落首领和汉人商户生意人看重冬捕的头鱼,就差人买回开网的头鱼,图个好彩头,希望能给自己的家族和生意带来吉祥平安。
  每年冬季,在鱼把头的祭湖词中、在喇嘛的诵经声中,渔民在这里奉拜天父地母,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祈求百姓生活幸福安康。
  祭湖醒网仪式结束后,冰面上一辆辆爬犁往来穿梭,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驱散了严冬的寒冷,沉甸甸的大网捞出鳞光闪闪的鲜鱼,勾勒出一幅冬日查干湖的壮观图景。
  为了将查干湖冬捕的传统流传下来,2011年,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暨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物馆落成。这是集文物收藏、展览、文化研究、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主要介绍了从原始时期至今查干湖的历史以及查干湖的渔猎文化,展示了查干湖一万多年的渔猎历史。游人能从中了解到查干湖的自然资源、自然历史,并依其文化的同源性。
  据了解,查干湖本届旅游节活动共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是开幕及祭湖醒网仪式,第二部分是首届光雕艺术节。
其他文献
去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期刊
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至此,备受关注的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的改革终于有了确切的改革思路,养老金“双轨制”矛盾将从制度和机制上得以化解。  “双轨制”背景 
期刊
近日,浙江衢州上祝村举办“农民读书节”,知识竞猜是活动的内容之一。在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农家书屋内,56岁的祝金耀正在专心地看《南方海水鱼类繁殖与养殖技术》一书,老祝说自己是养鱼的,平时有时间就过来看一下养殖方面的书,从书上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有时没时间在书屋看书,就把书借回家看。这样的“书屋”在上祝村一共有6个,前段时间,柯城农商行的员工们刚送来了1500册书,这次读书节活动,村子附近的企业又赠送了
期刊
回首2014,勾画2015,当我们站在岁末年初的时间点上,如果不梳理一番,很容易就错过了时间的影子。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这一判断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期,小编希望通过盘点2014年那些与“三农”相关的节点,让您对新的一年“三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  始于一号文件  每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已经成为仪式一般的存在,它告诉人们这
期刊
本期圆桌:农业众筹  背景:“众筹”,顾名思义就是“群众筹资”。这一概念兴起于2009年的美国,一个名为Kickstarter的众筹网站在纽约上线,这家网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面对公众募集小额资金,让有创造力的人有可能获得所需资金来实现梦想。这种相对新颖的商业模式让Kickstarter在美国迅速走红,并迅速超过2007年成立的Indiegogo,坐上全球众筹
期刊
今年暑假,光明日报社驻湖南记者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村,到湖南省炎陵县、新化县、涟源市、沅陵县、宁乡县、临澧县、汝城县等地走访了152位乡村教师,对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全方位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普遍存在队伍老化加剧、职称晋升难、工资偏低、缺少培训提高机会、看不起大病、工作积极性下降等突出问题。  多年前,就有人疾呼“21世纪谁来执掌农村教鞭?”而光明日报社驻湖南记者站组织的这次调查的结果,则为这
期刊
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相对于父老乡亲很高的期待,“没脸回家”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感受。通过现有报道和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  农村大学毕业生游走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地带,成为“两不管”“两不靠”的弱势群体。在教育改变命运的周期性加长、显示度下降的当下,他们一方面承载着“出人头地”的家庭期望,另一方面却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人生突破。在单一化的社
期刊
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以来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开始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引起了全世界瞩目。这一转变之所以被称为“新常态”,正是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带来的必然后果,也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显现。从众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经济增速趋缓是必然规律,只要政策举措得当,利益格局合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农业、农村和农民构成的“三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郊的休闲农业成了城里人周末的好去处,同时也成为农民增收的好渠道。据统计,2013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营业收入2700亿元,接待人数和经营收入均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2014年上半年,全国休闲农业已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15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  近日,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
期刊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是一个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县城。4000米的高原之地,放在过去那绝对是苦寒之地,而现如今,这里的藏族百姓的生活却不孤单。为啥?因为在江孜县卡堆乡卡吾村、宇卓村和日星乡吹美村里都有一个“黄金屋”——农家书屋。农家书屋的建立改变了当地百姓缺书少报比较贫瘠的文化生活,因此当地藏族百姓都习惯地称书屋为“黄金屋”。  农家书屋为藏族百姓送来知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