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题教学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应用题历来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方面,而且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标下,如何搞好应用题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开放教学观念,加强题目理解
  
  以往的数学教学理论多、实际少;思维多、动手少。自数学课改以来,笔者打破旧的课堂模式,力求数学更贴近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逆水行船与顺水行船问题时,很多学生没有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我就转而以骑自行车为例来进行说明,学生有亲身体验,顺风骑车觉得很轻松,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这是风速的影响。并同时类比,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所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一个是水流速,一个是风速。这样,学生就很好理解了。
  
  二、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
  
  寻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要找到数量关系,首先,要明确一般的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如:在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工程问题中的效率、时间和总量三者的关系;销售问题中的进价、利润、售价、定价和提价、降价的百分率的关系;浓度问题中的浓度、溶剂、浓度百分比等等。其次,要从多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确定题目中的“不变量”。这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挖掘其不变因素,以便形成等量关系的桥梁,像相遇问题中的“距离和”是不变量,浓度配比问题中的“溶质”是不变量等等。有时也可借助图解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关系,以便于学生寻找。第三,布列方程。通过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就要想法把等量关系转化为代数式,再把代数式组合为方程(组)。它的序列是:等量关系→语言等式→等式具体化→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列方程。
  例:某校师生到离校28千米的地方去游览,开始一段路步行,速度是4千米/时,余下的路程乘汽车,速度为36千米/时,全程共用了1小时,求步行所用时间是多少?
  此题为路程问题,所用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等量关系为:步行路程+乘车路程=28千米。语言等式为:步行速度×步行时间+乘车速度×乘车时间=28千米。
  如果设步行时间为x小时,那么有
     速度   时间     路程
  步行 4km/h  x h     4x km
  乘车 36km/h  (1-x)h  36(1-x) km
  等式具体化为4x+36(1-x)=28,从而很容易就解出此题。
  
  三、开拓思路,一题多变
  
  对于应用题的解答,不要局限于问题的解决,要变换题目的形式对题目进行引申、推广。即将一题演变成多题,能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思考,从中提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题能力。
  例:已知AB两地相距90千米,甲在A地,乙在B地,甲速为20千米/时,乙速为25千米/时,若同时相向出发,问:经多长时间后两人相遇?
  变式一:求两人相遇时距A地多远?
  变式二:若甲乙二人同时、同向出发,问:乙经多长时间追上甲?
  变式三:若甲先行30分钟,问甲出发多长时间与乙相遇?
  通过一题多变,不仅串联了一系列的知识点,而且渗透了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转换、演绎、运动、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开阔了思路,活跃了思维,揭示了各个方面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解题的多维性和变通性,使知识融会贯通。
  四、复核检验,确定答数
  上面所讨论的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个转化,它还要通过数学问题的解,确定应用题的解,为此,要把数学问题的解进行检验,往往学生只注意对方程去检验,而不注意它是否符合所研究的实际应用题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强调说明,要养成良好的复核检验习惯,把适合的留下,不适合的舍去,最后写上答数,问题才算完结。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并适应新教材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多一些观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体验,就一定能以最少的时间,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应在教学中遵循“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变以前的“以学为主”为“学用并重”。课上带动学生良好的情绪;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儿歌、谜语、故事、游戏、简笔画等形式开展趣味式教学,达到寓教于乐;创设听说环境,培养听说习惯,提高课堂能力训练和言语交往的质量,提高英语实践能力。  关键词:感知 理解 体验 共鸣 吸收    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
期刊
在NMET试题中,书面表达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在这道试题中可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探究写作教学新思路,开展创新写作策略研究,并落实到平时英语教学行动中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创新写作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相对成熟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英美等国家已相当普遍。而我国英语教学界
期刊
摘要:在初中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叙述多而描写少的现象,导致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要改变此现状,笔者认为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真观察,积累素材,勤学多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讲评结合,提高学生的描写水平。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作文 描写 兴趣    几年来,笔者在教育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叙述多而描写少,
期刊
摘要:启发式教学已受到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形象 实际操作 主观能动性   创新 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巧妙提出问题,使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理解力、经验得出新的概念和法则。小学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个系
期刊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还会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化学教师,在传播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到学习研究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目前,对于在化学教学中展开探究教学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我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对探究教学所涉及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形结合既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形结合就是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分析其几何意义,以寻求代数与几何的结合,并找出解题思路。即由数思形,以形想数,下面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形结合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数轴法  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并且二者建
期刊
做为教师一般要求素质全面、知识渊博,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创新。创新即创造新的东西,含有始创、首创之意。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根本    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但总跳不出“我讲你听,我问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严格按照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传统观念,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
期刊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写议论文犹如建房屋,挥笔着墨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遵循这种构想,文章写成时要体现这种构想。一篇好的议论文肯定也是一篇讲究构思、结够清晰的文章,这种文章是最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怎样做才能使议论文结构清晰呢?议论文是通过阐明道理,来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文显得有条不紊
期刊
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历史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取能力、个性发展,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实现这一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谓是殊途同归。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尤为青睐“预习·展示·反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原创于山东杜郎口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