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全完整的生命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丁·路德·金认为任何完整的生命都包括长、阔和高这三个层面,即人对本身福祉的内向关怀、对他人福祉的外向关怀以及精神灵魂的向上攀越。教师的职业生涯应该是专业发展、教书育人、精神信念几个维度的整体提升,唯有实现长度、阔度与高度的均衡发展,才能去唤醒别个生命、去成全别个生命的完整。
  【关键词】完整生命;长度;阔度;高度;唤醒生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0-0026-03
  【作者简介】李百艳,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上海,200040)校长、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马丁·路德·金有一篇演讲稿《完整生命的三个层面》,他认为任何完整的生命都包括长、阔和高这三个层面。生命的长度并不是指它的延续与寿数,而是生命要达至他的个人目标与理想的向前动力,那是人对本身福祉的内向关怀。生命的阔度是对他人福祉的外向关怀。生命的高度则是精神灵魂的向上攀越。这就是生命的三个层面,倘若这三者不是紧密相连、协调和諧地运作,生命就不完整。活出生命的完整是人生的理想境界,每个人都在追寻生命的价值,并在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下,展开自己的生命之旅。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教育生命,活出完整的人生。马丁·路德·金“三个层面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路径。教师的成长不应该是学科专业这一个向度的线性发展,教师的教育之旅、生命之旅,应该是专业发展、教书育人、精神信念几个维度的整体提升、均衡发展。这样的旅程因为伴随着生命不同向度的积极拓展、生命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律动,会使教师的生命不断更新,日益趋向完整。
  一、拓展专业的长度
  不断拓展专业的长度不仅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实现个人目标与理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在于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精神生命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它需要教师对多种知识进行多层、多次创造性地开发、转换与复合才能完成。因此“认清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质,可以说是当代教育学的重要课题,是当代教师职业生命自觉提升和践行的灵魂”。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是时代向我们发出的呼召。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在赞同理智取向的学者看来,教师欲进行有效的教学,最重要的,一是自己拥有“内容”(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二是有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获得这些“内容”——这也就是教学专业最为基本的两类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因而,这种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向专家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获取,而是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以促成“反思性实践”为追求。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采取更为宏观的视角,主张努力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更为关心的是专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近年来,持“实践—反思”取向与生态取向的偏多,持理智取向者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多数人认为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之后,知识储备已经够用了,无须再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在其实践智慧,教师教学水平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实践经验和反思的能力,缺少好的支持系统,于是,教师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学习共同体建设日益盛行。本人认为三种取向各有侧重,不可偏废。在当下后两种取向已经得到足够多的重视的背景下,理智取向有特别强调的必要。试看那些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语文名师大家,哪一个不是学养深厚,厚积薄发?著名学者资中筠在南京“亲近母语论坛”主题演讲中感叹:“比起上一代的人,就是比我的老师或者父母辈,我的旧学底子差多了。但是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说再跟下一代比起来的话,我们又好像学得稍微多一些。”此语真实地道出了我们这代人在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欠缺。我们深感功底不厚、经验不足、创新不够。而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就教学的本体性知识而言,其储备更是远远不够的。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语文教材为例,部编教材全面投入使用,无论是从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而言,语文教师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想使自己和学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必须在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等方面不断加强学习。回顾笔者的经历,既有自我更新主动发展,也有外力推动文化熏陶;既有日常阅读式的“自学小补”,也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式的“求学大补”;既有“提升式”的理论学习,也有“下沉式”的教育实践。作为有二十几年教龄的教师,我一直力图整合三种取向的专业发展,在知识理论高地与中学基础教育之间循环互动,在教育者与学习者两种角色之间换位思考,使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进入新阶段,跃上新台阶。
  二、拓宽教育的广度
  教师队伍与学校办学是相互锁定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同侪互助的关系,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不可能离开“学”而存在,教师的发展也因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而被赋予意义。一个优秀教师要把隐性的默会知识变成显性的实践能力,也要不断地与同侪切磋、共享。教育者工作的独特性就在于“提高受教者的同时提高自己,”“成全他人的同时成全自己”。
  一段时间,有很多学校单纯地抓升学率,教师们身陷题海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考分,刷新了学校的业绩,却忽略了专业,消磨了生命。最近几年,很多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己发展放第一,多的是对本身福祉的内向关怀,少的是对他人福祉的外向关怀。这些教师似乎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也不明白应去往何处,怎样才能真正地到达。如果教师只追求专业发展的一个向度,那么他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教师要想在教育的世界里“向宽处行”,必须处理好内外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合宜地爱自己”,悦纳自己,满足自身合理的愿望,发展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深刻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连接和相互依赖。教育者工作的特性决定了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建立于受教育者价值的充分实现的基础之上。一个青年教师,无论是怎样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没有为那些蒙昧未开、心智待启的学生付出足够的爱与智慧,那么就永远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无论自己的教学业绩、科研能力达到多么高的水平,如果没有与周围的同侪共同学习与成长,就永远无法成为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陈小英老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特级教师的价值不在于出多少书、发多少文章,开多少节公开课,而在于把自己的每一节家常课当成头等大事,把所教的学生看得最重。   “除非你能够成为你所是,否則我永远不可能成为我所是”,这是“我们”对“他者”的付出,更是“他者”给“我们”的回赠。教师的首要价值就是立德树人,成全“别人家的孩子”。在笔者的从教经历中,一个写作文曾经像挤牙膏一样的学生一夜未睡写了《语文的魅力》《我的恩师们》《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三篇作文,并且说:“老师,我才知道写作文原来是这么痛快的事儿,我真是不吐不快呀,谢谢您鼓励了我!”另一个学生在随笔中写道:“老师,这学期语文学习像美丽的浪花,唐诗的浪,宋词的浪,小说的浪,一浪比一浪高、一浪比一浪美。”常在一起切磋交流的同事,一切美好的回忆都是那样值得珍惜;教师培训基地的学员在培训总结时由衷地感慨:“在这里,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这一切莫不是对教育者最大的鼓舞和奖赏。“没有一个人是完全自足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作为这一小片的“我”,要想生命实现更大的价值,就要与其他生命连接互动,用生命的广度去环绕生命的长度。
  三、追寻精神的高度
  在当今时代,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也面临着更多的迷局与困境。教育领域问题芜杂、矛盾丛生,教育价值失落、行为失范司空见惯,“纠结”成了时代流行心病。加之个体独特的人生际遇,使得教育者在现实面前总有跳脱不开的无奈感。社会对教师的认知,在长期以来的神圣化主流中亦出现了妖魔化的浊流,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同在总体上表现为自尊与坚守,但也不乏自嘲与流俗。网络上的各种吐槽、宣泄、恶搞,让我们看到教师的压力、焦虑、苦涩、无力。一向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承担着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家园的使命,却无法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荷尔德林有一句最有名的诗:“世界充满劳绩,然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前半句道出了人生充满劳苦愁烦的真实光景,我们教师当然无法幸免,与其他人相比,甚至劳苦更重,愁烦更多。然而,幸运的是我们还有“然而”,作为主体的人,我们还有一种盼望,可以在大地之上,活出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纵然世界带给人的是与精神家园的隔绝、断裂,“烦、畏、死”成为人生的常态,然而,“充满劳绩的终有一死者追寻的是诗意,而只有在诗意中,无家可归者才能栖居在大地”,海德格尔认为诗意存在于“天、地、人、神”的共在之中,四元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安宁”的世界,显现了世界和谐之美。诗意栖居的内涵比较接近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之境,臻于这种诗意之境是人所能体验的最安宁、满足的状态。
  在常人看来,这种“诗意栖居”的境界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即、求之不得的。其实,诗意栖居不是去找一处外在的桃花源,而是在自我内在生命中建设一座美丽的心灵花园,精神家园。到达诗意栖居最近的路,是向内寻求,回归我们的心灵。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如果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天空还要广阔高远,还有什么能够绊住我们前行的脚步,还有什么能夺走我们内在的安宁与满足?面对这个充满劳绩的世界,我们就可以在双脚走过一片泥泞时,拥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果敢与潇洒;我们也能够在双眼望去一片迷雾之时,拥有“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的安然与坚定。不惮顺逆,不虑得失,荣辱不惊、毁誉不屑,在生存中感受诗意,使生存变得更加诗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胜利,对命运的一种摆脱。
  教育不是单向度的教书,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完整的生命是均衡的生命,是不断拓展、不断成长的生命。我们的教育生命,唯有实现长度、阔度与高度的均衡发展,才能去唤醒别个生命,去成全别个生命的完整。罗曼·罗兰说:“生命被赋予了一种责任,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只有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如天空般辽阔,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世界。
其他文献
最近,我有幸近距离地聆听了杨九俊、洪宗礼等大师的教诲,让自己有机会、有决心静下心来读一点专业的理论书籍。现就我最近研读《蓬勃生长欢乐颂》(《幸福教育的样子》第三集)一书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蓬勃生长欢乐颂》全书分为上下篇,主要包括校长与学校、课程与教育、教学与教师等3个方面的内容。全书的开篇文章《最美教育的样子:蓬勃生长》提道:蓬勃生长是完整的生长。人的特质,在于人是有双重生命的,人不仅有自然生
每个儿童都只能经历一次童年。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童年,也不能代替儿童去过属于他们的童年。身为小学教师,置身于无数儿童的童年時光里,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守护这弥足珍贵的童年?对此,读《童年社会学》很难找到具体的答案。作者威廉·科萨罗教授似乎在考验你的耐心,他列举了各流派的理论,陈述了多家幼儿园的研究案例,讨论了许多有关儿童成长的社会问题……但就是不提供“你可以怎样”“你应该怎样”的答案,他只是告诉
【摘 要】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以至达到学会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极为关心而又棘手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能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整合,既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又能丰富学生
本刊编辑部:韩老师,据我们了解,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这个队伍中,英语学科的教师很少,这是不是从侧面反映了英语学科在我国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尴尬地位?作为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英语学科专家委员,您对英语这一门课程的学科价值有何理解?  韩炳华:中国的英语课程设置之所以为人诟病,是因为我们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投入了大量精力,竟然连基本的口语交流能力都不具备,这不是英语学科价值缺失,
《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作者洪应明,明朝人,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书以菜根为名,400条语录形似一部小品文,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中的大道几乎无所不包。掩卷凝思,外观内照,对于我们静心修学,处事做人无不具有指导意义。《菜根谭》博大精深,难表其详,本文仅就
【摘 要】 文章以一个真实的案例诠释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成长经历,从简单粗暴的处理偶发事件到与学生心灵交融,最后学会用责任去传递,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成长为建设未来强国的建设者。  【关键词】 简单粗暴;细致入微;责任传递  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明确指出了老师的责任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那作为老师中的头——班主任,应该具备什么责任呢?教育家魏书生
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位于繁华的中山路畔,始建于1964年,迄今已有5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1414人,教职员工90余人,其中骨干教师27人。校区占地25亩,分教学区、行政辅助区及运动区三大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内部硬件设施全部按照现代化学校的标准来打造,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凸显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学校力求创造出优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接触阳光、绿地
本刊编辑部:李校长您好。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以“教育者”定位教师的角色;美国学者麦金太尔和奥黑尔在他们的专著《教师角色》中阐述:教师是组织者、交流者、激发者、管理者、革新者、咨询者、伦理者。您觉得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定义教师的角色?  李建成:古今中外对教师角色下定义者很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是传统的教师定义,更多指向的是知识授受,却没有指向“人”。您提到的美国
【摘 要】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在短短的26年里,教师迅速成长,走出了2名“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8名江苏省特级教师。东洲小学通过文化濡染、愿景规划、多元评价等具体措施,让校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栖息地,让每一位来到“东小”的教师都有迫切成长的内驱力,都有更多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  【关键词】文化濡染;愿景规划;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学校是成就教师发展的舞台。学校只有投资教师才能改变教育。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秉持“学校成就教师,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以“正心”文化構筑教师的精神高地,通过浸润、引领、淬炼,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通过文化浸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感召教师奋力前行;通过建立培养机制、规划引领机制、目标激励机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搭建多元展示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历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