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问题出在速度快了一些、投入少了一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超越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相同时期、相同阶段上的发展速度,但政府的投入却没有和扩招的规模同比例增长。
中国高校原有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上世纪70年代前,几乎没有一所万人大学,校园面积大多只有几百亩,校舍比办学经费更加紧缺。现在短短几年间,学生规模扩张四五倍之多,必须要有新的空间、新的校舍来容纳学生。目前有近千所高校不得不建设新的校区,面临多校区的管理模式。
这种“低投入、超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正如近年来社会舆论关注的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的巨额贷款问题和多校区管理问题,以及由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兴起,引发的中国民办教育的定位问题等等。议论多多、批评多多,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感到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的无奈和委屈。
其实,中国能这么平稳、快速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件坏事,甚至是件很了不起的奇迹。上世纪50-7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甚至“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同样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问题,二是教育质量问题。
在笔者看来,前者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政府公共财政即便有很大投入,也难承受高校教育经费的巨额增长。詹姆斯.杜德斯在《21世纪的大学》一书中指出:教育走到这一步,非变革不可,要么给足经费,要么寻求新的支持和发展思路。而后者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决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变化。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功能、学校管理模式、领导与决策等方面都要引发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多渠道、多模式、多层次”的多样化形式及分类指导原则等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基本特征,其核心问题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有大的变化和调整。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牵动着高校领导和学生的神经,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4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报道喧闹一时,2006年“大学生重读技校”又成了热点新闻。其实,在国外的自费留学生有几个不是从餐馆打工开始的呢?为什么在美国能做这些工作,在中国就觉得不合适呢?
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应当有做任何工作的思想准备,社会舆论也要给大学生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如果将来农村基层干部、城市街道管理人员都具有大学学历,我们这个社会可能会更加和谐。
当然,在现阶段,高校和政府都要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社会上传统的“就业”观念。
(李延保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高校原有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上世纪70年代前,几乎没有一所万人大学,校园面积大多只有几百亩,校舍比办学经费更加紧缺。现在短短几年间,学生规模扩张四五倍之多,必须要有新的空间、新的校舍来容纳学生。目前有近千所高校不得不建设新的校区,面临多校区的管理模式。
这种“低投入、超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正如近年来社会舆论关注的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的巨额贷款问题和多校区管理问题,以及由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兴起,引发的中国民办教育的定位问题等等。议论多多、批评多多,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感到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的无奈和委屈。
其实,中国能这么平稳、快速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件坏事,甚至是件很了不起的奇迹。上世纪50-7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甚至“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同样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问题,二是教育质量问题。
在笔者看来,前者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政府公共财政即便有很大投入,也难承受高校教育经费的巨额增长。詹姆斯.杜德斯在《21世纪的大学》一书中指出:教育走到这一步,非变革不可,要么给足经费,要么寻求新的支持和发展思路。而后者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决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变化。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功能、学校管理模式、领导与决策等方面都要引发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多渠道、多模式、多层次”的多样化形式及分类指导原则等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基本特征,其核心问题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有大的变化和调整。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牵动着高校领导和学生的神经,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4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报道喧闹一时,2006年“大学生重读技校”又成了热点新闻。其实,在国外的自费留学生有几个不是从餐馆打工开始的呢?为什么在美国能做这些工作,在中国就觉得不合适呢?
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应当有做任何工作的思想准备,社会舆论也要给大学生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如果将来农村基层干部、城市街道管理人员都具有大学学历,我们这个社会可能会更加和谐。
当然,在现阶段,高校和政府都要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社会上传统的“就业”观念。
(李延保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