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据《现代汉语词语》的解释:“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运用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诚然,这样的表述是指向了作文的实质,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些方法化作学生的作文技能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梳理出如下几点:续写,荡起孩子从感动走向作文的冲动;仿写,架起孩子从阅读走向作文的桥梁;创写,撑起孩子从帮扶走向独立的天空。当我们基于学生的作文心理,有序施教,定会让作文有效进入学生们的世界。
一、续写,荡起孩子从感动走向作文的冲动
续写,就是根据原文留下的悬念进行延伸。这种写作文的方法,对于一个不知作文为何物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目前,我们使用浙教版的教材,课文题材丰富,所选文章不仅文质优美,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文本中的感人素材,提炼这些文本中的“儿童元素”,调动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荡起他们抒发的冲动,作文教学也就有了成功的先兆。
利用文本的悬念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我利用“浙教版”第五册的“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帮助学生进行续写,该篇课文主要讲了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从中透出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在课文结尾处,有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悬念——“那个小男孩会不会来?”于是,我顺势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那个小男孩会来吗?”“如果他不来,高尔基会怎么做?”“如果他不来,少先队的墙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地举起小手,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会来!”“不会来!”“可能不会来。”……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们没有急于进行评判,而是顺势利导:“请你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便我们更好地作出判断。”孩子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当学生们讨论进行过半时,我再次抛出话题:“既然大家都有那么多话要说,那么我们就把它写下来吧!”由于有了写的冲动,又有了同学间的讨论,学生在续写时既有了激情,又有了积累,故而他们的续写非常生动。
二、仿写,架起孩子从阅读走向作文的桥梁
什么是作文?如何进行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到作文的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此时,如果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开始就“引进”作文的技法、作文的步骤,势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势必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势必难以激起学生作文的欲望。为此,我们的教学就要从学生业已熟悉的阅读素材着手,在对这些素材的品读、梳理、玩味中,帮助学生渐渐地感知作文,并在不断仿写的过程中领会作文的实质。
借助文本素材帮助学生进行仿写。我在进行“浙教版”第六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时,就帮助学生从文本素材的整体感知入手,帮助学生梳理出文本的梗概,接着帮助他们向作文层面拓展。该文本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西沙群岛的介绍与说明的,条理清晰,首尾呼应。我在指导时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指导学生感知课文,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过程中感知文本的“味”;接着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的结构,文本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每一个层面又是如何安排的?以此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的“理”;当学生熟悉文本后,我再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寻有趣味的事,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找到令自己感兴趣的景与事,然后基于这些景与事进行仿写。由于我的教学基于学生的心理,故而学生在仿写时都能成功地运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法,更要重要的是,他们已不再视“作文”为“痛苦的源泉”了。
三、创写,撑起孩子从帮扶走向独立的天空
当我们带领学生经历了续写、仿写的过程后,当学生积累一些作文的原始感知、原始经验后,我们就是趁热打铁,顺势利导,将学生作文的视角、作文的舞台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空。
利用实情实景帮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有初次参加的运动会,有多次进行的郊游;有刻骨铭心的课堂体验,有记忆犹新的文艺演出……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感受、过程、体验“记录”出来,并进行适当的打磨,看看所“记录”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意愿。当学生进行着一次次的“记录”、一次次的打磨,他们的作文也就会一次次地提升,就会一次次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当我们循着学生的生命轨迹,循着学生技能获得的规律进行作文指导时,作文就会有效地进入孩子们的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浦江县实验小学)
一、续写,荡起孩子从感动走向作文的冲动
续写,就是根据原文留下的悬念进行延伸。这种写作文的方法,对于一个不知作文为何物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目前,我们使用浙教版的教材,课文题材丰富,所选文章不仅文质优美,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文本中的感人素材,提炼这些文本中的“儿童元素”,调动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荡起他们抒发的冲动,作文教学也就有了成功的先兆。
利用文本的悬念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我利用“浙教版”第五册的“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帮助学生进行续写,该篇课文主要讲了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从中透出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在课文结尾处,有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悬念——“那个小男孩会不会来?”于是,我顺势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那个小男孩会来吗?”“如果他不来,高尔基会怎么做?”“如果他不来,少先队的墙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地举起小手,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会来!”“不会来!”“可能不会来。”……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们没有急于进行评判,而是顺势利导:“请你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便我们更好地作出判断。”孩子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当学生们讨论进行过半时,我再次抛出话题:“既然大家都有那么多话要说,那么我们就把它写下来吧!”由于有了写的冲动,又有了同学间的讨论,学生在续写时既有了激情,又有了积累,故而他们的续写非常生动。
二、仿写,架起孩子从阅读走向作文的桥梁
什么是作文?如何进行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到作文的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此时,如果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开始就“引进”作文的技法、作文的步骤,势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势必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势必难以激起学生作文的欲望。为此,我们的教学就要从学生业已熟悉的阅读素材着手,在对这些素材的品读、梳理、玩味中,帮助学生渐渐地感知作文,并在不断仿写的过程中领会作文的实质。
借助文本素材帮助学生进行仿写。我在进行“浙教版”第六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时,就帮助学生从文本素材的整体感知入手,帮助学生梳理出文本的梗概,接着帮助他们向作文层面拓展。该文本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西沙群岛的介绍与说明的,条理清晰,首尾呼应。我在指导时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指导学生感知课文,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过程中感知文本的“味”;接着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的结构,文本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每一个层面又是如何安排的?以此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的“理”;当学生熟悉文本后,我再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寻有趣味的事,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找到令自己感兴趣的景与事,然后基于这些景与事进行仿写。由于我的教学基于学生的心理,故而学生在仿写时都能成功地运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法,更要重要的是,他们已不再视“作文”为“痛苦的源泉”了。
三、创写,撑起孩子从帮扶走向独立的天空
当我们带领学生经历了续写、仿写的过程后,当学生积累一些作文的原始感知、原始经验后,我们就是趁热打铁,顺势利导,将学生作文的视角、作文的舞台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空。
利用实情实景帮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有初次参加的运动会,有多次进行的郊游;有刻骨铭心的课堂体验,有记忆犹新的文艺演出……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感受、过程、体验“记录”出来,并进行适当的打磨,看看所“记录”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意愿。当学生进行着一次次的“记录”、一次次的打磨,他们的作文也就会一次次地提升,就会一次次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当我们循着学生的生命轨迹,循着学生技能获得的规律进行作文指导时,作文就会有效地进入孩子们的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浦江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