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中的反抗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66的獒》以意识流的笔法追忆15岁少年郭亚雷在1966年的经历。1966年是一段令人绝望的岁月,而平凡的15岁少年亚雷面对绝望的现实却有着不平凡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勇于反抗绝望;二是在人性缺失的社会里寻找人性;三是他的身上再现了西西弗斯精神。总而言之,郭亚雷是一个绝望中的反抗者。
  关键词:郭亚雷 绝望 反抗 寻找 西西弗斯精神
  郭小东的小说《1966的獒》,以意识流的笔法追忆15岁少年郭亚雷在1966年的经历。1966年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年份,15岁少年郭亚雷却在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里经历这段岁月,1966年把亚雷推入绝望的深渊之中:父母被抓,而哥哥远在连南,姐姐柔弱,还有三个弟弟需要照顾。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在绝望中沉沦,而是勇于反抗绝望。
  一、反抗绝望
  黑暗的现实社会令人窒息,而1966年对于郭亚雷而言是异常的黑暗。1966年加附在亚雷身上太多的黑暗,而这黑暗却又以革命的名义和恐吓的形式强加给他。在这一年里,“文革”爆发,父母双双被抓,亚雷被告知父亲郭大风是罪大恶极的三反五反分子,母亲马凌芳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亚雷的“父亲是小城的名人,是教育界唯一的高级知识分子”[1]29且“交际又广,有众多朋友,三教九流,都是他的朋友,从渔工到船老大无脚蟹八相九索,到县长书记市长局长作家演员等等,都是家中常客。”[1]107而“母亲是优雅的知识分子”[1]103,“是初三甲班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1]29一夜之间,父亲由革命者变成反革命者,亚雷的童年精神导师瞬间坍塌。不仅如此,曾经让亚雷非常骄傲和快乐的父亲,现在成了他的累赘:亚雷因为父亲是三反五反分子,而受到歧视和欺负,“内心卑微到极点”[1]4。1966年彻底结束了亚雷的童年,瓦解了他的美好家园,把他推入深渊之中,无奈、无用、无望包围着他。
  亚雷看到往日意气风发的父亲被折磨得没有了人样,情不自禁地在内心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感慨:“那时,年纪小小的我,真的从心底里看到了活着比死去还艰难。”[1]49可想而知,那是多么令人绝望的社会,才会让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看透生与死。亚雷说:“我恨外祖母,也恨父亲,恨他的出身,更恨他不冒死去延安,革命半途而废,比反革命更可耻”[1]5,“我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划清界限,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我必须与反革命父母彻底决裂”[1]112。可见,那是一个多么黑暗而畸形的社会,才会让一个单纯的孩子仇恨自己的父母和出身,渴望与自己的父母、家庭划清界限。
  任何人都无法选择所要生活的社会,但是作为个体的人可以选择对待社会,对待现实的态度。生活在一个“活着比死去还艰难”的社会里,坚强的活著比决绝的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是活着还是死去,在1966年里困扰着无数的人,也有无数的人因为无法忍受现实的黑暗选择自我结束生命。而郭亚雷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哪怕前方是一片黑暗,依然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亚雷的母亲对亚雷说:“亚雷,跟妈妈一起去死。好吗?怕吗?妈妈不能活下去了,不能。”[1]113父亲被抓,哥哥远在连南,姐姐柔弱,还有三个弟弟需要照顾,亚雷自觉地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成为了妈妈唯一的依靠。他勇敢地对母亲说:“怕什么呢?妈妈”[1]114。尽管“活着比死去还艰难”,亚雷依旧毅然决然地选择活着,不仅自己要活着,而且要全家人都活着。亚雷的“活着”具有一定的精神超越性,更表现出一种“反抗绝望”的生命意志。
  成年之后,亚雷在谈及父亲对他的期待时,他自豪地说:“我正是依照着他的想望,从绝望与无路的地方,一点点地走出来,成为他想让我成为的那种人”[1]31亚雷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待,这和他具有反抗绝望精神有重要的关系。
  二、寻找人性
  作者在《1966的獒》的序言《寄望天堂的信》中写道:“因为这个狗洞,我愿意做一只1966的獒,一只天狗,而不愿意做一个直立行走的人。”[2]在人性缺失的岁月,只有做一只天狗才能自由行走。这应该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感受,而是每一个经历过1966年人的共同体验。文本中十五岁的亚雷说:“我如果是一只信天翁多好,在海天间自由地飞翔自由地无忧虑地生活。我真厌烦做一个人,做人实在没有什么意思”[1]103。十五岁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美好年纪,却对做人心生厌恶。无论是生活中的郭小东,还是作品中的郭亚雷,都表示在1966年宁愿做一只天狗,做一只信天翁,也不愿意做一个人。足以说明1966年是一段不把人当人看的岁月,是一段人性缺失的岁月。生活在人性缺失的岁月里,亚雷依旧对人性充满了渴望,在黑暗中步履不停地寻找人性。
  远方散发出人性的光芒,给予亚雷温暖和爱。“在所有人都抛弃我,包括同学和朋友,包括父母,在我对所有人都不能怀有善意的年代里,唯有远方靠近我,给我善意的表达。我靠着远方,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靠着远方的温暖,终于走过绝望的寒冬。”[1]3远方是亚雷的救命恩人,是亚雷在1966年里生死与共的朋友。因为“远方是与众不同的灵异”[1]1,“它憎恶一切虚假和伪装”[1]1,“是易于伤感伤情的物种”[1]155。远方是一只有情感、有温度、有正义感的獒,然而情感、温度和正义感正是那个时代的人所缺失的。“在我泪流满面无家可归的黑暗中,远方忧郁但是坚定的目光,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中有一个角落,有阳光存在,有勇敢存在。”[1]3亚雷在远方身上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阳光和人性,所以他愿意“一个人,和远方在一起,不跟任何人见面”[1]25。亚雷在远方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个煎熬的日子,为了寻找人性而坚强地活着。
  饮马滩是人性的栖息地,亚雷在此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以及找到做人的尊严。“饮马滩正是我安妥心灵的住所。”[1]36“饮马滩是我童年和少年的天堂,我常常在那里发现奇迹。”[1]33饮马滩是亚雷和远方的栖息地,在那里亚雷可以躲避小城的铜锣声和口号声,在那里亚雷的心灵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饮马滩里什么东西都有,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物产丰饶。”[1]33饮马滩既有美景、美食,还有自由飞翔的信天翁、妖娆的蟛蜞、五颜六色的戏班鸟,这一切让亚雷感到安全与安定。“饮马滩里所有的一切生物,都在无形中召唤着你心中被隐藏被消灭了的快乐。”[1]148在饮马滩,亚雷心中那份被人类抹去的纯真与快乐被唤醒。“再卑微的生命也有活着的权利。这是远方和中尉叔教给我的,是大海里生存的法则。”[1]93在1966年的海阳城,甚至是整个中国,人活着的权利是可以被随时剥夺的,而在饮马滩再卑微的生命都有活着的权利,这就是荒无人烟的饮马滩所具有的人性,是人潮涌动的海阳城所缺失的。   1966年,整个社会的人都是集体性癫狂,人成为一具尸体,没有思维,没有温度,没有情感。亚雷不愿与缺乏人性的人为伴,更愿意与给予他温暖和爱的獒为伴,他在狗的身上寻觅到人身上所缺失的人性。作为个体的人缺乏人性,人性在由人组成的社会自然也是缺失的,所以亚雷为了寻找人性,愿意和远方待在荒无人烟尚存人性的饮马滩。
  三、西西弗斯精神的再现
  西西弗斯是存在主义思想家加缪笔下,一个敢于反抗命运的人物,是觉醒的人类精神的象征,是人类精神在现实条件下摆脱厄运,实现抱负的永恒写照。在笔者看来,《1966的獒》中的郭亚雷身上无疑具有西西弗斯精神。
  美学家斯马特说过:“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3]可见,悲剧美是抗争苦难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毅和斗争。《1966的獒》中郭亚雷所要抗争的是不可逆转的命运和无法改变的社会,也就注定这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抗争是失败的抗争。亚雷因为自身的家庭出生而遭受歧视,从而内心卑微到极点。1966年的整个中国,都是不把人当人看,人活着还不如一只狗。亚雷即使离开海阳城,来到海南岛,他始终无法寻找到他憧憬的尚存人性的社会。这也就注定他的反抗是失败的,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无法在一个在人性缺失的年代,在人潮涌动的社会里寻找到他所渴望的人性。虽然,亚雷的反抗是失败的,但是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反抗中得到实现和升华。
  尽管西西弗斯和郭亚雷的抗争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抗争的结果结果于他们而言已经不再重要,抗争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抗争本身。当西西弗斯朝着他不知尽头的苦难走去的时刻,他比他的巨石更强大,苦難不再是苦难。年纪轻轻的亚雷离开家乡,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这表明他已经足够勇敢,他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他战胜心中的自己。即使他的抗争没有实现他的目的,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本身,而非结果。毫不夸张地说,亚雷身上再现了西西弗斯精神,他就是中国版的西西弗斯。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跟他的生平事迹联系在一起,可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美学现象却是由更广阔的社会过程所决定的。”[4]《1966的獒》有明显的自序传性质,小说中的郭亚雷和作者郭小东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生活中的郭小东,作品中的郭亚雷都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都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1966年那段令人绝望的岁月,他们面对绝望的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以勇者的姿态进行无畏地抗争。
  参考文献
  [1] 郭小东.1966的獒[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
  [2] 郭小东.寄往天堂的信[A]//1966的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 斯马特.悲剧[A]//朱光潜.悲剧心里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 (苏)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文学发展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其他文献
摘 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作品《竹林中》则是其王朝小说中的代表作,舍弃了原作中的说教,独具匠心,推陈出新,手法别致,技巧完美,成为了众多研究者争相研究的对象。《竹林中》通过七位叙述者的叙述,以话语构建了“真实”。借鉴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指环与书》的叙述手法,但却在最后隐藏了真相。本论文在文本精读的基础上,从叙事的形式与功能的角度,对文中七
期刊
摘 要: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的沟通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可以顺利地解决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本文从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角度,以经典的《市场营销原理》一书为例分析了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如何实现信息型文本和表达型文本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 商务英语 翻译 市场营销  一、引言  《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是由德国著名学者,翻译理论家莱斯(K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工程”术语库①发布的400条思想文化术语为语料,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探究思想文化术语英译过程中不同翻译策略的使用所带来的原语信息传达与读者接受努力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术语英译采用了直接翻译、间接翻译、音译、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以求译文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了解到原文的寓意和内涵。  关键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关联理论 翻译策略  一、 引言  “‘中
期刊
摘 要:电视剧作为一门通俗艺术,其受众的广泛性及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展示普通都市青年生活状态题材的电视剧在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其中以女性作为主角,展现女性独特的性别特质及思维方式是当代都市题材剧广受热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我的前半生》为例,探求女性形象的塑造趋势及未来其形象塑造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女性形象 都市题材 类型化  现代知识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打破固有观
期刊
摘 要:“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赵树理,出生于农村,身为农民。为农民写作成为他一生的愿望与实践,而且在文艺的通俗化、大众化方面孜孜以求,特别是在运用传统的小说技巧表现新生活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这在长篇小说《三里湾》中得到了集中反映。通过人物描写手段的多样化、作品结构方式的复杂化、语言运用风格的大众化等的研究,展示了赵树理在农民题材小说创作上的艺术追求,透视了其小说的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也为读
期刊
摘 要:作家毕飞宇将《平原》的创作落脚点放在70年代江苏北部的王家庄,作品中社会转型与新旧观念的交替导致了传统民间宗法文化的裂变;从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描写来表现特殊文化語境下小人物的围困与悲哀,对历史的拷问和生存困境的反思体现出他将笔锋转向现实主义写作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间伦理 革命话语 生存困境 宗法文化  20世纪90年代初,在文化寻根浪潮的推动下,新生代作家毕飞宇将目光投向了民间,
期刊
摘 要:在现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锡剧作为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除了顺应潮流进行改革创新外,同时也应注重多吸收本土音乐元素来突显出吴地特色。文章将通过研究无锡民歌《绣荷包》在锡剧中的融合运用,借以探求锡剧在发展创作过程中与江南民歌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二者共同发展对于推动吴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江南民歌 锡剧 《绣荷包》 融合  《绣荷包》是在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之一
期刊
摘 要:拉康镜像理论中的符号、想象和实在贯穿了拉康的全部学说。欲望受“物”的吸引,而“物”永久地分离了与母亲身体的原初关系。对知识的欲望的加剧,推进了对真理的追寻。作为伦理的中心,实在的范畴为无法抵达能指的领域:死亡冲动和南方情结。澳大利亚著作《我们一起去纽约》和美国小说《婚礼的成员》探讨了主体及其求知欲的真理。  关键词:欲望 伦理 实在 能指  欲望受“物”的吸引,在长长的能指链上滑动,通过阻
期刊
摘 要:从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开启了电影新篇章,到如今雄踞为电影产业一大经济支柱,类型片科幻电影的发展景象走向繁荣。从电影《大都会》中机器工人的团体暴动,到《异形:契约》中企圖统治世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大卫,以及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中哈比教授设计为爱而生的儿童机器人大卫,它们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且暗含对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背后本我自我超我建构的哲学性思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本
期刊
摘 要:德国华裔女作家刘瑛近期出版了她的中篇小说作品集《不一样的太阳》。这部作品集不仅填补了德国华文文学的缺失,也体现了海外华文文学一些新的特点和走向,是以跨文化视野下新移民写作的代表。本文将从关注多元差异、聚焦小移民群体、独特的跨文化女性视角与叙述结构三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评论。探讨刘瑛如何展现新世纪华人移民在德国的生存状态与心路历程。  关键词:刘瑛 移民写作 跨文化 女性视角  自20世纪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