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CT增强扫描的护理配合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CT增强扫描的护理配合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对3 200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结果:通过增强扫描前的准备、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增强扫描后的观察,顺利完成多排CT增强扫描3 194例,3例渗漏,3例无渗漏,但CT增强扫描效果欠佳。结论: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疗与诊断,进而有效地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多排CT;增强扫描;护理配合 多排CT扫描速度快,配之以双筒高压注射器,从而达到准确控制造影剂的总量和流速的目的,CT增强扫描中可以获得脏器的多期扫描图像的精确信息。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对3 200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现将具体护理配合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多排CT增强扫描的3 200例患者中,男2 240例,女960例,年龄1~89岁;检查部位:腹部1 600例,胸部840例,头部260例,盆腔120例,颈部380例。我院使用的高压注射器是MEDRAD公司生产的双筒高压注射器操作系统。
  1.2 方法:①增强扫描前,了解患者一般情况,严格询问患者用药过敏史,掌握使用造影剂的适应证与禁忌证;②在粗、直弹性好的右臂静脉上扎静脉留置针,常规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预防过敏反应;③高压注射器操作方法:采用一次性双筒注射针筒,A筒注入造影剂,量100 ml,B筒注入NaCl溶液50 ml,采用螺纹连接管连接好注射器与配套针头,排尽导管系统的空气,注射器头朝下,护理人员正确设置注射时间、注射压力、流量、等参数,设置完毕整个注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CT扫描可同步通过操作台发出指令开始注药,直至扫描完毕。
  2 结果
  3200例顺利完成多排CT增强扫描3 194例;3例渗漏,渗漏发生原因在于非静脉留置针造成局部肿胀,处理措施:渗漏患者使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冷敷24 h内,热敷24 h后,1周即可恢复正常;3例无渗漏,但扫描效果不理想,没有空气栓塞、心脑血管意外、静脉炎、严重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
  多排CT增强扫描提高了CT造影诊断水平,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为CT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目的;有利于癌症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 多排CT增强扫描的护理
  3.1 多排CT增强扫描前的准备:护理人员要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体重并及时记录;向患者讲解增强的目的和意义,仔细了解患者病情、心肺功能,判断有无严重肝肾损害,检查前空腹4 h。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放松精神,并要训练患者的吸气憋气动作,这样不仅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好增强扫描,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增强检查[1]。
  3.2 多排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
  3.2.1 穿刺血管的选择:高压注射器压力高,注射快,宜选择粗而直、不易穿破的静脉,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等。
  3.2.2 防止静脉渗漏:①使用静脉留置针;②静脉药液外渗与患者血管状况、注射压力、穿刺技术、机床移动时患者由于紧张不慎碰撞穿刺部位等因素有关;复查所有连接管处是否衔接紧密,静脉穿刺处是否肿胀。
  3.2.3 防止空气栓塞:要特别注意连接管是否扣紧,防止在高压作用下脱裂,确保所有的连接处都要反复检查并旋紧密。
  3.2.4 造影剂渗漏的处理:①立即停止注药,更换注射部位;②抬高患肢,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冷敷[2];③对局部渗漏严重者除使用硫酸镁湿敷外,可口服地塞米松、非那根等抗组胺药,给予抗炎、抗感染等处理。
  3.2.5 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①轻度反应:安静休息,吸新鲜空气,大量饮水,服抗组织胺药,或静脉注地塞米松,严密观察30 min;②中度反应:对无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吸氧、保暖;③重度反应:继续上述方法处理,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参加抢救处理。
  3.3 多排CT增强扫描后的护理:嘱患者在候诊室休息15~30 min,无不适方可离去。嘱患者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就诊,嘱患者多喝水,以加强药物排泄,减轻不良反应。
  4 小结
  整个多排CT增强扫描中,护理人员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在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对穿刺、固定、吸药、连接、排气、试注、准备注射、注射总量、流量、流速及持续注射时间等环节,应反复检查,确保无误。另外急救药品与急救器械一定要准备齐全,定时检查,随时能用。
  总之,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精的技术要求,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疗与诊断,进而有效地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建芳.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配合[J].中国临床医学月刊,2005,4(2):111.
  [2] 谭 奕,张秀英.自动高压注射器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5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联合中药阳和汤治疗对脊柱结核病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35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对照组在接受手术之后,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阳和汤治疗。在治疗3个月之后,统一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疗效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对颈椎前路减压术中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3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后缘高度(HPB)及治疗前后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Franke1评分。结果 :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融合节段Co
期刊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脑胶质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颅内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危害极大。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发现,对脑胶质瘤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进行治疗,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采用多种方法对脑胶质瘤进行综合治疗,则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在大量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当前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脑胶质瘤;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8.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 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具体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9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应用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丹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Lisfranc 关节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共收治100例 Lisfranc 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实施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实施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恢复时间和总治疗时间。 结果: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活动中的效果以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本研究对这些患者均给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创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日~2014年7月12日收治创伤性颅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180例,全部采用介入性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并且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术后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施护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时及入院一周应用11点疼痛数学等级量表(PI-NRS)测定疼痛程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一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