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儿欠您太多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快到了,又常常梦见父亲。长在农村,一辈子都把父亲叫爹。爹2007年农历九月十六离开我们,已经八年多了。八年来,从未停止过对爹的思念,感觉爹时刻都在自己身边,保佑着我!但每每想起爹,总有一种情结压抑着我,那就是对不起爹,欠爹太多!
  爹娘都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虽然活到了本世纪初,也享受过现代文明,但总归是受苦的一生,劳作的一生!我们姊妹六个,我是长子,在孝敬赡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想起过去,想起爹,心中有愧,总觉得对不住爹,真的想对爹说:儿欠您太多!
  爹,一辈子没让您歇息过!我们小的时候,咱家太穷,不劳动就没饭吃,我们又不支事,只有靠您了,您拼命地劳动。记忆中的您,从没休息过,我们也无力分担。可我长大后,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逐渐好了,你仍然闲不住,家里的地您包种了。我们知道您钟爱土地,种了一辈子地,临老都惦记着您的土地,只怕我们种不好!除了种地,年迈的您还放牛,拾煤,砍台木,编荆拍,丢了耙子拿扫帚,直到您真的动不了了!爹,实际上咱家当时已经脱贫了,完全没必要再让您发挥余热了,劳作了一辈子,您该停下脚步歇歇了!可您不停,我们也没硬劝,实际上劝也没用,您的脾气我们知道!爹,现在想起来,怨我们,无论如何也应该劝住您,让劳作了一辈子的您歇两年,像其他农村老人一样,到北墙根晒两年太阳,当两年老汉儿呀!
  爹,一辈子,没让您在城里住上一天!您习惯了农村生活,一辈子住咱家那农家小院,那是您领着我们亲手建造的。但农村的条件毕竟简陋,冬凉夏暖,别说空调冰箱,连洗澡的条件也没有。我城里的小家,离咱家仅七八公里,但您从没在那住过一夜,没有在那淋浴下,让孩子给您洗洗澡,搓搓背。爹,给您搓个背,虽搓不走您那沧桑的岁月,搓不薄您那厚厚的老趼,但您为我们劳作了一生,也应该让您感知一下儿女的回报呀!记得是2005年的秋天,我意识到您和娘岁数大了,没出过远门,怕你们有个意外留下遗憾,就开车带着您二老和叔叔到郑州转转。那次在郑州,望着远处的高楼,您竟然和叔叔抬杠,硬说那三十多层高的楼只有十几层,硬说两格窗户才是一层,认为一格的高度太低,根本站不起人!爹,您错了,但谁敢打您的别呀!是您见的高楼少了,离高楼太远了,更没有亲身住过呀!爹,您住在农村的老屋,我住在相隔仅七八公里的城里,而且住的就是六层高的楼房,您却不知道一层楼有多高!不是您的无知,而是儿的不孝!儿对不起您,一辈子没让您住上高楼大厦!
  爹,一辈子没让您坐过客车,没到过北京!爹,您年轻时是生产队的棒劳力,曾长时间担任生产队长,一直干队里最重的活儿。您的脚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但却没出过远门。我小的时候您常自豪地给我讲您坐着火车闷罐车皮到漯河和驻马店买牲口的事,那时候您在我心中很伟大,因为您出过远门,坐过火车。长大后我才知道,还有比那更高档的客车、卧铺,还有更远的地方!参加工作后,我曾多次想带着您和娘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北京天安门,瞻仰一下您一生敬仰的毛主席遗容。2006年春天,爹的身体查出了问题,我必须抓紧安排落实。当时,我已有了一辆二手私家车,又借了朋友一辆,带着爹娘、叔叔,还有兄弟姐妹,开始了陪爹娘叔叔出行的举家旅行。我计划第一站先到山西洪洞大槐树,让爹亲自摸一摸他给我讲了一辈子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再到北京,让爹娘看看天安门,让爹娘叔叔不白活一回!可惜,可怜的爹娘出门少,晕车,半天时间车到壶关就吐得不省人事,死活要回家。没办法,我只得带爹娘到晋城的皇城相府转了一圈,连夜回家了!爹,不管怎么说,没让您摸上大槐树,没让您看到天安门,您有遗憾,孩子有愧呀!
  爹,后悔听了您的话,没把您抬上手术台!2006年初,一向身体硬朗的爹,被查出患上了食道癌,且是后期。晴天霹雳,突来的消息将我们兄妹击得六神无主!经细查,爹能做手术。但爹是个明白人,对食道癌后期太了解了,无论怎样做工作,坚决拒绝手术。为了做爹的工作,我把和爹关系最好的赵成叔,把和爹有着莫逆之交的林县洪河的相只叔请来,住到我家做爹的工作。可惜,固执了一辈子的爹,决不让步,拒绝手术!没办法,保守治疗。2007年农历九月十六,爹躺在家里的床上,平静地离开了我们!爹,做做手术,也许还有救呀!现在看到别人父母健在,我后悔呀!为什么不强制把您抬上手术台?那样也许现在还有您!现在要有您多好!每到逢年过节,我都很自然地想起您,常常独自流泪!爹,我们需要您!!
  爹,还有很多很多对不住您的,欠您太多,今天不说了。满脸的泪痕不想让同事看到,笑我多愁善感、男儿有泪!
  爹,唯一不后悔的就是坚持给您偷换了棺材!爹岁数大后,自己买了几棵山里长的本地桐树,给自己和母亲准备了棺木,且是上等的好料。爹有病前,趁冬天农闲时,带领我们兄弟,给自己砌好了墓,为自己和娘的后事做好了准备,也免得我们儿女操心。但我知道,再好的桐木棺材,也比不上差一点的柏木棺材,特别是本地生长的太行柏。质地上好的柏木棺木,很难买到,价格奇高,是一般棺材的十倍左右。爹身体好时,我就给爹商量,换成柏木的吧,但爹坚决反对,说再好的棺材都得烂!十年也是烂,一百年也是烂,一千年还是烂!可我知道,爹和叔叔都很孝顺,以前家里很穷,但爷爷奶奶的棺材都是柏木的,爹和叔叔常引以为豪。让爹同意换棺材,我知道不可能,没办法,只有偷偷换了。后来,我让老家的木工双生,想法给爹买了一副质地上好的柏木板料,偷偷地放到我叔叔家,几年间爹都不知道。爹生命的最后几天,我请木工在叔叔家把爹的柏木棺材合好,知道它要陪爹万古千秋,就用传统的桐油刷了又刷,漆了又漆,让它更加结实耐沤!为让爹老了入殓时能接受那口棺材,在爹最后的日子,把实情告诉了爹。爹表示生气,但无能为力了!三年后娘去世,当打开爹的墓室,我看到爹的棺材还完好如新,没有一点变化!
  当娘的柏木棺材和爹的棺材并排放在一起,我站在中间,抚摸着两具黄里透红、油光发亮的棺材,思念的心情难以控制。
  责任编辑:刘高亮
其他文献
第一次来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是酝酿了一年的决定。进藏9天,每天感受到震撼的视觉冲击很多,比如祁连山、青海湖、唐古拉山、纳木错湖、青藏铁路、布达拉宫……身临其境这些曾经在教科书上再熟悉不过的雪山、草原、江河、圣湖、寺庙等名词及其地形地貌,真的又怀疑自己身置何处。  天上的西藏,正是那特有的海拔和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所形成的景致、奇特天象以及承载了千年的历史风云、藏传佛教,使得这里成为离天国
期刊
2007年4月20日,是让我神魂颠倒的日子。凌晨两点,恩师江国栋停止呼吸。噩耗传来,脑海汹涌澎湃。  9天前的上午,我与妻子同去温州市人民路江南大厦B座1707室探望江老师。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精瘦,疲惫得不行。为了不再打扰他,约坐十余分钟,便告辞。临别了,他嘱咐男保姆,把摆在阳台的两盆腊梅转送给我,有气没力地嘱咐:“世槐,这是我用重金买来的,不妨带回栽到你老家后院,留作晚来的纪念吧!”  半个
期刊
独生女考上高中语文教师没几年,婚姻大事又接踵而来。某次老同学聚会,得知如今县城独生女的流行婚姻是:不嫁不娶就结婚,孩子生一个双姓,生两个各姓一个,宗谱两边做。这倒公平,我回家就宣布,对象任由女儿找,但婚姻原则必须这样。  女儿28岁那年说找好了,带来见了面:高大帅气,公安公务员,有房有车,没有不满意的。我只说要写一个协议,到法律事务所监证。妻女都说,那样搞起来像打官司,多不好意思,叫我自己亲笔写一
期刊
一  “哎呀,怎么胖了这么多,我在你后面,看背影像你,可一直没敢认,还真的是你。”  大梅有点惊讶地对我说着这些话。是啊,7月份高考体检时我的体重还是98斤,仅仅过了两个月,9月份大专开学,我就变成了现在的114斤。高考结束后两个月的放松,把我放松得整整长了16斤。  我就这样带着有史以来最沉的体重,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先是入学军训。教官是个二十六七岁、瘦瘦高高的小伙子,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们
期刊
俊艳上小学时就有了理想,这理想一非“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二非“争当万元户,改革是尖兵”,而是一定要嫁到县城,找个富家——起码家中有辆架子车的富男人吧!这样肩头一辈子就不会给扁担磨得起泡流血了。  她家在重阳乡三坪沟,山里人所谓“坪”,就是山沟内有半截篮球场大小的一块平地。其所在的重阳乡离县城近二百里,全被一座座青山紧相连着。再往前,还翻山,历经三块平地才到三坪沟,嗐!什么三坪沟,标准的山肚沟,
期刊
小时候的夏秋季节,坐在自家院子里,不知不觉中,蟋蟀叫声此起彼伏。  1964年一放暑假,我与小伙伴们便开始了逮蟋蟀的准备工作。先是找罐头瓶清洗干净,瓶内放点土,预留出空间。清晨我们出动了,在院内、墙角旮旯、砖底瓦下,这些都是蟋蟀爱待的地方,听到哪地方蟋蟀鸣叫,我们就悄悄地靠近,轻手轻脚地翻动东西,往往能看到蟋蟀,那蟋蟀还浑然不知振翅鸣叫呢,这时我就双手一扣,立即将蟋蟀投入瓶中。就这样“围追堵截”,
期刊
河畔的栀子花开了,湿润的空气中漫延着淡淡雅雅的馨香。轻轻摘下几朵欲开未开的花苞,小心地藏在口袋里,像护着刚出壳的雏鸽。回到家,养在装满清水的瓷瓶里,青枝白瓣,丝丝缕缕的幽香,氤氲在鼻翼、心间,单调的居室瞬间变得芬芳清逸。  儿时的记忆,是栀子花的香味。这种乡野随处可见的寻常花儿,洁白油绿地开在故乡的山间,开在脚下的路边,开在沟沟坎坎的垄埂上……醉人的五月里,整个村子都浸润在清冽的芳香里。与城市里花
期刊
在贵州时,已闻到镇远古城所散发出来的一抹抹记忆。  不仅缘于镇远的名声响,也因为那天晚餐时几个朋友说起镇远,说镇远的夜景尤其漂亮,我的心里就涌上了非去不可的念头。经过三四个钟头的奔波,终于徜徉在镇远的记忆里。  许是已近晚上十一点,许是仲秋并非旅游旺季,镇远的夜已渐渐地寂静起来。朋友曾说,镇远的夜晚美在红灯笼,沿河两岸高挂的红灯笼密密麻麻,有种铺天盖地般的架势,热闹非凡,艳丽壮观。映现在我眼前的,
期刊
梅姐  我到那家公司应聘的时候,她正坐在大大的经理桌后边,像电视剧里的成功女性,她的气质一瞬间就折服了我。后来知道,梅姐姓梅,已经三十出头了,老家在广东的梅州,梅州那时经济还是落后的,她也没有高学历,就出来打工了,最早是在一家酒店做传菜生,一步步做起,后来逐渐升任了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  梅姐只有一个妹妹经常来看她,她妹妹没有她漂亮,在做螺旋藻的营销。有次,她妹妹来,我去了她的宿舍,看到她床铺边的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牛杂面已成了襄樊的一大特色风味小吃了。  “老板,来一碗!”  “黄豆芽还是绿豆芽?”  掌柜的一边问,一面将你要的豆芽底菜与面一起放进竹漏勺中,在滚沸的热汤中冒热后倒进碗里,再舀上牛杂,抓上一撮绿嫩翠生的香菜,浇上地道的襄阳小磨香麻油。这样,一大碗热辣辣、香喷喷的牛杂面就递到客人手中。桌上的大蒜由你随便用,小姐随后斟上一碗黄酒,冬温夏凉。  吃牛杂面还要有功夫的,这功夫是吃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