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金融危机的诱导之下,人们已经逐渐提高了对‘竞争力’这一概念的关注程度。基于亚洲金融危机,众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但他们提出的论点之中,很多都是很有争议性的。但有一点现在能够达成共识:科技进步能够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其竞争力。所以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摆脱现有的困局,就必须正确解读‘竞争力’这个概念。下文从科技进步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入手,对如何提高并且保持竞争力做出了自己的总结。
[关键词]竞争力;科技进步;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258-01
目前学者对于竞争力这一概念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缺少灵活性,就会高估自身的币值,从而使得本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而一旦出口成本增加,那么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自然会降低;其次很多国家在‘泡沫经济’的刺激之下盲目扩大消费,加之楼市飞涨,这必然会使得工资成本上升,自然也就会导致竞争力下降。最后很多学者都认为东南亚之所以没有顺利完成‘产业升级’与自身的竞争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虽说以上讨论中的很多内容是颇具争议的,但据此还是可以认识到竞争力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从概念层面来说,竞争力是指的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之上所占据的地位。当然这与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价格都有关系,假定成本一致,那么质量高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假定质量一致,那么成本低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竞争力涉及的概念仅仅是经济学知识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想要提高竞争力,自然也涉及到了经济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措施:首先应该增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可以从改进管理制度入手,来优化现阶段资源的配置,这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交易成本。此外,竞争力的概念也同样包含着一系列的特殊性,因为它涉及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概念,除了最基本的技术、管理以及制度,其实还包含着‘比较优势’的概念。而所谓比较优势,主要是指的不同国家中因为生产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的差异,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的影响,这其实会影响到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成本差异。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土地、矿产以及低技能劳动力的不可移动性而决定的。
二、‘比较优势’与‘落后优势’
1、‘比较优势’
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应该重视比较优势概念,它为其实现赶超创造了可能。
首先‘落后国家’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穷,没有资本,因此很多产业根本难以发展;二是技术缺乏,教育落后。缺少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较为欠缺;三其市场经济体制不全面,政府对市场的掌控能力较低,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经验。因落后国家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加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所以很容易面对国际大公司的挤压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但从以上表述分析,落后国家以及该类型国家的企业想要实现赶超根本是无稽之谈,然而事实的并非如此。对于那些落后国家还有一个优势是他们可以依仗的,那就是——‘窮’。落后国家的收入水平较低、工资水平较低,甚至国民基本的医疗保障都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也同样代表着它们在生产产品时所具备的成本优势也是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这其实就是‘比较优势’最基本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2、‘落后优势’
此外,‘落后优势’其实也能够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也是竞争力概念中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落后优势’主要就是指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借助于观察、学习、模仿等活动,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发达国家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以及技术。哪怕是那些对发达国家来说不再先进的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说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少走弯路,从而实现赶超。这一优势的存在与21世纪‘知识外溢’现象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以生产技术为例,在人们把它发明出来的最初阶段,它能够为人类创造高额的利润。后期随着技术的交流以及模仿过程的存在,这些生产技术或者科学知识在经济方面的价值就会逐渐丧失。这时人们可以共同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来提高生产效率。再者不管是社会制度还是法律制度,在其诞生的最初阶段往往要经过反复的‘试错’。这个过程可能会使得社会变的动荡不安,甚至有可能会爆发战争,但其一旦成型,后人就可以通过模仿来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對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就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赶超机会。
三、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追上发达国家,只有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但综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现状分析,要发展这一产业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能够领先是经过多年努力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这方面比较落后,也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要发展这一产业,必须要强化培养高新科技的研究以及开发能力,还需要各个岗位上人才的支持,所以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以保证充足的人才资源供给。只有通过教育让相关人才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高新科技,才能够为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但眼下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必须借助于‘比较优势’以及‘落后优势’,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稳定自身产品的出口。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的竞争力很难得到提高,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达成共识的一个论点。
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够在高新科技产业的指导之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使一个国家逐渐实现财富的积累,有了财富的积累,也就有了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动力。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自身生产经验、管理知识以及市场知识提高的过程。这种实践的过程远比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要靠谱的多,带来的优势也更为明显。
2、避免急于求成
所谓避免急于求成,主要是指的要杜绝一味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现象发生。不管是一个地区亦或者是一个国家,过早的放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等于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优势。当然如果国家投入过高的成本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也因此承担着高额的负债,那么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很难拥有竞争力。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避免急于求成。
总结
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工业产业的竞争力与科技进步以及其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竞争力这一概念为切入点,探究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借此打开了新的篇章,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上文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希望能够对促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礼,蒋金亮.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01):173-179.
[2] 时雨晴,钟林生,陈田.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06):1133-1141.
[3] 朱小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4] 樊纲.论竞争力——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J].管理世界,1998,(03):10-15.
[关键词]竞争力;科技进步;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258-01
目前学者对于竞争力这一概念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缺少灵活性,就会高估自身的币值,从而使得本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而一旦出口成本增加,那么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自然会降低;其次很多国家在‘泡沫经济’的刺激之下盲目扩大消费,加之楼市飞涨,这必然会使得工资成本上升,自然也就会导致竞争力下降。最后很多学者都认为东南亚之所以没有顺利完成‘产业升级’与自身的竞争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虽说以上讨论中的很多内容是颇具争议的,但据此还是可以认识到竞争力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从概念层面来说,竞争力是指的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之上所占据的地位。当然这与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价格都有关系,假定成本一致,那么质量高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假定质量一致,那么成本低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竞争力涉及的概念仅仅是经济学知识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想要提高竞争力,自然也涉及到了经济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措施:首先应该增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可以从改进管理制度入手,来优化现阶段资源的配置,这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交易成本。此外,竞争力的概念也同样包含着一系列的特殊性,因为它涉及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概念,除了最基本的技术、管理以及制度,其实还包含着‘比较优势’的概念。而所谓比较优势,主要是指的不同国家中因为生产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的差异,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的影响,这其实会影响到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成本差异。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土地、矿产以及低技能劳动力的不可移动性而决定的。
二、‘比较优势’与‘落后优势’
1、‘比较优势’
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应该重视比较优势概念,它为其实现赶超创造了可能。
首先‘落后国家’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穷,没有资本,因此很多产业根本难以发展;二是技术缺乏,教育落后。缺少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较为欠缺;三其市场经济体制不全面,政府对市场的掌控能力较低,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经验。因落后国家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加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所以很容易面对国际大公司的挤压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但从以上表述分析,落后国家以及该类型国家的企业想要实现赶超根本是无稽之谈,然而事实的并非如此。对于那些落后国家还有一个优势是他们可以依仗的,那就是——‘窮’。落后国家的收入水平较低、工资水平较低,甚至国民基本的医疗保障都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也同样代表着它们在生产产品时所具备的成本优势也是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这其实就是‘比较优势’最基本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2、‘落后优势’
此外,‘落后优势’其实也能够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也是竞争力概念中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落后优势’主要就是指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借助于观察、学习、模仿等活动,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发达国家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以及技术。哪怕是那些对发达国家来说不再先进的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说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少走弯路,从而实现赶超。这一优势的存在与21世纪‘知识外溢’现象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以生产技术为例,在人们把它发明出来的最初阶段,它能够为人类创造高额的利润。后期随着技术的交流以及模仿过程的存在,这些生产技术或者科学知识在经济方面的价值就会逐渐丧失。这时人们可以共同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来提高生产效率。再者不管是社会制度还是法律制度,在其诞生的最初阶段往往要经过反复的‘试错’。这个过程可能会使得社会变的动荡不安,甚至有可能会爆发战争,但其一旦成型,后人就可以通过模仿来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對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就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赶超机会。
三、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追上发达国家,只有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但综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现状分析,要发展这一产业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能够领先是经过多年努力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这方面比较落后,也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要发展这一产业,必须要强化培养高新科技的研究以及开发能力,还需要各个岗位上人才的支持,所以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以保证充足的人才资源供给。只有通过教育让相关人才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高新科技,才能够为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但眼下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必须借助于‘比较优势’以及‘落后优势’,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稳定自身产品的出口。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的竞争力很难得到提高,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达成共识的一个论点。
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够在高新科技产业的指导之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使一个国家逐渐实现财富的积累,有了财富的积累,也就有了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动力。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自身生产经验、管理知识以及市场知识提高的过程。这种实践的过程远比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要靠谱的多,带来的优势也更为明显。
2、避免急于求成
所谓避免急于求成,主要是指的要杜绝一味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现象发生。不管是一个地区亦或者是一个国家,过早的放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等于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优势。当然如果国家投入过高的成本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也因此承担着高额的负债,那么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很难拥有竞争力。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避免急于求成。
总结
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工业产业的竞争力与科技进步以及其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竞争力这一概念为切入点,探究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借此打开了新的篇章,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上文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希望能够对促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礼,蒋金亮.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01):173-179.
[2] 时雨晴,钟林生,陈田.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06):1133-1141.
[3] 朱小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4] 樊纲.论竞争力——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J].管理世界,1998,(0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