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怎么“变”出来的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上流通的钱多了,原因究竟是货币超发、外来资金的流入?还是别的原因?
  在影视作品中,提到通胀,镜头里总是呈现出印钞机印钞票的镜头,“又开动印钞机了”是人们谈到中国经济最常说的一句话,于是购买固定资产成了中国人口袋里有点钱后的首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他们的理解很简单,眼看着印了那么多的钱出来,总不会凭空变没有了吧!所以通胀永远是主旋律,就如他们坚信房价永远是上涨的。
  想知道人民币究竟印了多少,中国人喜欢眼见为实,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大家可以去观察你口袋里的人民币编码,在钞票的左下方,有10位数字,后6位都是阿拉伯数字,前面4位有两类组合,一类是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模式,另一类是字母、字母、数字、数字模式,目前的人民币只有这两个组合模式。那么这两种模式排列组合以后,最多能印出多少的人民币来呢?我曾计算过,大约是13万亿元,如果所有的组合都印出来,将是160万亿元,所以社会上关于要印500元的钞票的传闻大致是靠不住的,眼下实在没有必要去印500元一张的钞票。
  既然印出来的人民币不会超过13万亿元,(实际印出来的货币数量约为8万亿元)同时我们又知道,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了90万亿元,那么多出来的这些货币就不可能是印出来的,而是凭空变出来的。印出来的钱是不会减少的,但凭空变出来的那部分钱,会不会减少呢?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钱究竟是怎么“变”出来的。
  最早的一种方式是财政部门向央行借钱, 1995年后,《人民银行法》废除了这种方式。
  第二种“变钱”的模式是,只要央行嫌市场上钱不够多,他们会凭空在市场上“买债务”或者借钱给金融机构,只要他们“买”,市场上就有钱了。比如我们常谈的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和近期我们常听到的逆回购,就是“买”的动作,说明央行在向市场放钱。但这种方式是可逆的,金额不可能太大,而且也有期限的,属于微调的范畴。
  第三种“变钱”的方式,是我们国家比较独特的,就是我们的强制结汇。因为我们国家过去缺美元等外币,只要有外币流进来,都必须交给国家,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然后央行把人民币给你,但央行并没有去印钱,所以给你的人民币是凭空“变”出来的,于是市场上人民币变多了。这些钱是人民币凭空“变”出来的一大主要源泉,我们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照6.3汇率计算,则意味着我们的央行在市场上凭空“变”出了相当于20万亿的基础人民币。20万亿基础人民币也是可逆的,一旦中国经济恶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彻底扭转,外资获利出逃,央行就会被迫归还美元,同时就会从市场上抽走相应的基础人民币。
  第四种“变钱”的方式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基础货币放出来以后,会通过银行的贷款活动而放大。举个例子:我们用100万元存款买了一套200万元的房子,于是我们欠了银行100万元,而开发商获得了200万元,存入银行。开发商存入银行的200万元扣除被央行控制的准备金20%(假设准备金为20%)后,剩下的80%,即160万元的钱又能拿出來贷款,于是又有人借了这些钱买房,这个人又欠了银行的钱,而开发商又把钱存入银行,这个过程中,银行里的储蓄就增加了160万元,我们也可以解读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了160万元。这样银行又能把这160万元钱的80%再拿出来贷款,如此反复,贷款的频率越高,M2也就变得越大。
  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28万亿元(8万亿元印出来的钱和20万亿元的外汇储备),这些是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的放贷活动放大,变成了90万亿元,市场上又凭空变出了72万亿元的钱。这些凭空变出来的钱与基础货币数量和银行借贷活动的频率相关,一旦基础货币减少,或者借贷活动减缓,那么这些凭空来的钱也会凭空消失。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印钞票并不是制造钱的主要方式,之所以前几年我们感觉社会上钱多了,除了社会上所说的货币超发,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外来资金的流入,一个是活跃的市场所制造出来的货币假象。
  (摘自《新商务周刊》)
其他文献
去沈阳采访,电话联系一个老板。  老板:“你采访收钱吗?”  我:“不收钱。”  老板:“记者采访哪有不收钱的?”  我:“真不收钱。”  老板:“那你肯定是个冒牌记者。”  我:“我的确不收钱。”  老板:“有好多记者开始也说不收钱,采访完就暗示我给钱。”  我:“我可以保证。”  老板:“你们这种花招我见得多了。”  我:“我是从北京来的,大老远就想采访您。”  老板:“就是北京来的记者才收钱
期刊
蒲松龄屡考不中,回至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便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  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者说:“我身体不佳,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谅解。 ”其妻在一旁听到丈夫不去赴宴,认为不妥,对蒲松龄说:“这样做不好,人家一是宰相,当了官没忘旧友;二是您和宰相曾
期刊
你看过陈可辛导的《投名状》吗?  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为了结生死盟约,一起去杀了三个无辜的人。杀之前还对那些冤死鬼道歉:对不起啊!记住我这张脸,下辈子投胎找我报仇。天哪!你们结盟,关那3个路人什么事?你们签状子,就找纸笔来签好了,为什么去杀完全无关的善良百姓?  投名状在江湖黑道早有了。不信你翻翻古典名著《水浒传》。林冲投奔梁山泊,大家信不过他,要他纳投名状,林冲要去找笔。朱贵说:你错啦!不是
期刊
日前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中国2012年进口精米260万吨,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7.5万吨大幅增长。在过去50年里中国仅有4年是大米净进口国,更多的时候中国大米的出口量都远远超出进口量。  对于中国突然大举增加大米进口量,有分析师认为即使中国大米已经连续9年增产,但仍无法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人们会担心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能否满足中国的大米需求,并由此推断中国将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
期刊
父亲喜欢揍我。真的!  1952年,他从山东老家到洛阳当了警察,5年后有了我。开始揍我的时候,他是派出所所长。  今年五一,父亲过80岁大寿,我遵旨请来他的许多老友。  席间,比父亲还年长的一个老邻居,脸贴脸地对我说:几十年过去了,你都成小老头儿了。现在说起来挺难为情的,那时候,我们只要一告状,你爸可是当场就揍你呀,一天揍过3次,你还记得不?  我能说什么呢?  我妈活着的时候,曾经对世人说过一句
期刊
1949年,大局已定,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滹沱河畔,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品尝着汾酒和红烧鱼,堪称美食家的米高扬赞不绝口。  毛泽东笑道:“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这番评价,他在1953年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又再次重提。  他不会想到,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日本则以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韩国和中国
期刊
这几年在香港购物,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售货员为顾客找零钱时,必把零钱码好,双手托举,庄重地递到顾客面前,微笑着点头道:“小姐(先生),找您零钱,多谢惠顾,请慢走。”直至顾客伸手接过她们手中的零钱才撒手。我每次从售货员手中接过零钱,都有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这个细节,对于我这个内地公民来说,如此珍贵稀罕。  在内地购物,大到高级商场,小至街边的杂货店,这种体验毫无幸福感可言:售货员会把找你的零
期刊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一位叫作古特的德国著名儿科医生准备移居美国,他在纽约租了一个房子住了下来,准备参加美国的国家医生考试。拿到医生营业执照以后,他就可以在美国定居并行医,从而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  就在他还差两个月就能拿到医生营业执照的时候,遇到了一件让他很为难的事。原来,他房东的孩子得了重病,由于他尚未取得行医执照,所以按照美国的法律,他没有行医资格,不能给孩子看病。房东就请了一位意大利医生。然
期刊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有了老年痴呆症。  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妻子说:“太瘆人了!”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出来时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一声惊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母亲正端坐客厅中,一言不发。他说:“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从卧室出来的。  两人
期刊
他们最近总吵架。他说:“离婚吧,离了好安静!”她说:“离就离,不离的是孙子!”  两个人决定速战速决。一个写离婚协议书,一个找结婚证,然后出门,一起骑上摩托车,直奔民政局。  一路却遇上塞车。红灯,红灯,红灯,绿灯……好不容易来到民政局门口,工作人员已下班。 两人只好无功而返。回来的路上居然一直绿灯到底。  快到家门口,他接了个电话。“有饭局。”习惯性地丢下一句话,他掉转车头要走。她说:“不在家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