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视春季招聘会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hu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人才招聘市场也不例外!春节刚过,人才场市就进入了一年之中的“招聘黄金季”,大大小小的综合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接连登场。一方面,企业的决策层早已拭目以待,为新一年的业务发展物色精兵强将;另一方面,象牙塔里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们即将进入社会大学历练,还有那些拿到年终奖企图另攀高枝的职场精英也都铆足了劲儿的抢占先机。职场挑战的帷幕已经拉开!
  
  各地招聘会报道
  
  各大专业报刊、网站上,春节后招聘会的“排片表”已纷纷在醒目位置刊出。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周末,即2月11日、12日,多场大型招聘会和特色招聘专场在第一时间“开门迎客”。据记者了解,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上海的国际会议中心、八万人体育馆等已于2月11日率先举行新春大型人才招聘会。
  招聘会红火行情在2月下旬的周末达到最高潮。2月18、19、21、22、24、25、26日,即长假后的第二、第三个周末,以招聘会举办焦点地区的首席代表——北京为例,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三大举办招聘会盛地全场“火爆”。主办方纷纷称,度过春节前后的停顿期,参加人数每场均过百万人次,已达近年之最。
  今年3、4月份,各地的固定招聘会场地也都将恢复举办招聘会。
  
  关注招聘企业和求职者
  
  促使各地招聘风暴到来的因素不外乎两点:招聘企业和求职者。下面选取两者中的突出代表加以详细说明:
  一、知名企业:纷纷执行年度招聘计划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资本,优秀的人才与优秀的企业相得益彰。按照国内企业的招聘习惯,春节过后是企业大量招兵买马为新年业务发展配备人员之时。因此,很多知名企业往往选择在每年的2—4月份进行年度大规模招聘,并主要针对在职人员。一些“心急”的名企出于各自考虑,去年年底就已纷纷捧出2006年度招聘计划,有些甚至已经安排好招聘专场。
  海信集团2006年春季招聘计划中,共发布了近百个招聘职位,涉及管理、研发、生产、营销四大业务模块,中层职位瞄准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业内精英,普通职位要求2年以上经验通用电气启动了一项“市场营销中层管理培训生”计划,整个项目将持续到今年6月,施耐德电气也启动了大型人才招聘计划,为中国研发中心、工业战略部、工业控制产品制造部门等大量招聘研发、生产、产品工程师,机械、软件、硬件、测试工程师,并在2月18日举办招聘专场吸贤纳土:其他国内外知名企业,如拜耳集团、华为、丰田汽车等也都在发布招聘计划。
  二、 聚焦413万大学毕业生:扩招下的辛苦求职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但却并不妨碍大学的年年扩招。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的3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13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
  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2005年,面向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供求不匹配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是,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通过一些能迅速见效的途径,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机率,缓解就业与企业用人之间的矛盾。
  
  社会各界对招聘会的评价
  
  尽管每年春季招聘会都举办得如火如茶,然而评价招聘会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就要数来找工作的求职者和来找人才的企业。记者从央视及招聘网站的联手调查中了解到:近八成的求职者对招聘会不满意。而更令人惊讶的是,通过对114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进行的入户问卷调查,在回答“您认为在吸纳人才方面,社会综合性招聘会的作用怎么样”的问题时,回答比较有用的只有15%,回答作用不大的有83%,还有2%认为基本没用。也就是说,竟有85%的雇主对招聘会的评价是负面的。
  企业去招聘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满?记者对采访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不满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组织乱。场面杂乱,企业跟求职者沟通不容易,第二是分类不细。什么样的求职者都来,企业收到的简历含金量不高,第三就是宣传不到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个招聘会,企业花了钱上了招聘会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求职者对于招聘会的不满与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求职者的不满主要也是三个方面:第一是招聘会组织混乱投递简历困难,跟企业沟通不方便等等,第二是分类不细。招聘会像个百货商场,各种企业聚集在一起,求职者找起来很不方便;第三是前期宣传不到位,有的甚至是虚假宣传,让求职者白白跑腿。
  从参加招聘会两方的数据来看,招聘会是两方都不满意的。招聘会怎么会成为一个两边不讨好的“鸡肋”?招聘会“路在何方”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杨伟国认为,将来的招聘会一定还是以专业为主,不可能像现在的集贸市场一样。在任何国家,这种集贸市场的方式,都属于初始阶段,因为存在着渠道的局限性。组织者应该把招聘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根据记者多方面的调查,目前这种社会综合性的招聘会,是有一点垄断色彩的,一般只有人事局或劳动局下属的各种人才交流中心才有资格举办。这种相对垄断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招聘会质量的提高。因为就算它办得不好,也没有人能取代它。因此我们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加强监督和管理,让招聘会办得越来越好,不但能够帮助社会上的求职者早日找到适合的工作,而且能够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最优平台。
  
  春季招聘会反思:
  
  记者通过对企业参加招聘会目的进行调查,发现企业除了招到需要的即用人才以外,还有其他的各种目的,如下表:
  尽管招聘会在企业招聘中的地位日趋下降,但企业并没有完全放弃这种传统的招聘方式。一方面,企业在参与招聘会的选择上更为理性,会选择对口的综合或专场招聘会。另一方面,企业更加注重参与招聘会的辅助功能,将招聘会的效益最大化。在对于企业“参加社会综合性招聘会的主要考虑”中,尽管招聘人才仍然是企业的主要考虑,但同时也看到了宣传公司形象的作用正在不断扩大。目前,无论是参与社会招聘会还是校园招聘会,企业都不仅仅把它当作一次招聘活动,在很多企业看来这也是一次公关活动。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参与招聘恰恰是宣传企业、展示形象、传播文化的大好机会。特别是校园招聘中,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具有极大消费潜力的消费群体,因而企业在校园中招聘人才的同时,更是向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一次很好的传播。另外,招聘会上收取简历建立人才储备也的确是企业的一种考虑,在这一点上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求职者都应该算是参与招聘会难得的收获了。
  
  对应聘者的建议
  
  备战招聘旺季须早做规划
  很多求职者都把希望寄托在春节后的招聘旺季,希望在这一阶段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然而,机会多,竞争也十分激烈,备战招聘旺季需要早做规划,提早行动。
  1.明确搜索范围,锁定目标,打探行情。
  不管是新进求职者,还是跳槽人士,不妨抓紧机会明确下一步职位搜索的目标,通過上网查找信息等方式打探近期的市场行情,为下一步谋职做好信息准备。有必要的话,不妨在第一时间与目标企业的招聘人员取得联系。
  2.盘点职业资本,做好规划,避免盲目行为。
  每年的招聘旺季,总有人因冲动型跳槽而给个人发展带来不利。对于部分资历较深、行情走俏的在职人士来说,近期肯定面对着诸多机会的诱惑,如何才能避免盲目行为,则需要盘点现有职业资本,合理评估,做好规划。
其他文献
成功的人都一样,而不成功的人却各有不同。作为中国旅美职业画家的任亚胜先生,早在1989年就已成为能够在北京众多艺术博物馆中展出作品的年轻艺术家之一。此后,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任先生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见到了任先生,在短暂的交流过程中洞悉到了他的成功法则。      天道酬勤    有人说任先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源自于天赋。在他孩童时代,他的绘画天赋便已崭露头角。少年时代,任先
期刊
2006年5月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中国移动北京资费调整方案,用户拨打本地电话最低话费为0.2元/分钟,接听电话最低为0.02元/分钟。5月18日,中国联通也宣布下调北京资费标准,其中如意133品牌本地主叫下降了63%,长途下降了76%。此次运营商价格调整一方面被认为是迫于外界舆论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则被认为是3G时代到来之前运营商自身发展战略上的一次未雨绸缪。时至今日,3G在中国的讨论已有6年之久
期刊
本期杂志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我们为什么要组织?》,读得比较过瘾!政党、军队、企业是实体组织,派别、圈子是虚拟组织,无论是人、单位、组织都回避不了对价值观的回答。什么是价值观?翻开以前的好多种版本的CIS书籍,谈得很透的文字不多,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设计师笔下大量COPY出来的“团结”、“拼搏”、“求实”、“创新”MI理念。  关于对本期杂志的意见及对下期杂志内容的建议:  1.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古典哲
期刊
一个人在行进中,不经意间你按下照相机的快门,他是左腿在前,还是右腿在前?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几率各占50%。这就如同你问,企业中是先有战略还是先有实践,战略重要还是实践重要一样,其实两个都重要,少了哪条腿,组织都不可能稳步前行。    但最重要的是用动态、联系地视角看待企业组织。企业是在思与行的互动之中逐步接近标的,在战略与实践的攀岩式上升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
期刊
近年来,企业变革一直是热门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企)的热点是产权制度改革、建制转机、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的兴奋点是强化内部执行力、可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一般认为国企与民企所面临的问题截然不同,但如果我们从企业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尤其是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和角色的不断分离过程来分析、研究后,会发现问题的本质方面却基本相似,即都面临着企业中的出资者、经营
期刊
刚刚过去的两会,点燃了许多国计民生的热点。在全国一派洋溢的热情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两个文件中确立的一系列目标从此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意志。  在这一切完成之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不能不走上前台。这个角色就是管理。  通俗地说,管理就是在目标和路径确立之后规范人们的行为沿着既定的方向实现既定的目标的措施
期刊
在自然界,每一时刻都有生命在诞生、成长、衰老、死亡。每种生命都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化发展,那些无法适应自然条件变化的物种,只能被自然界淘汰。这—‘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渐强盛的中国企业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的结局?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人家吃肉我喝汤”的现状?  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性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以及国际性知识产
期刊
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经营几乎成为企业的本能,不会经营的企业怎么可能得以生存、发展?虽然如此,但毕竟我们还要看到,每日有大量的新生企业登上舞台,也有大量衰败的企业黯然离去。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实现永续经营,永远在茫茫宇宙星空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这引发我们不断思考,企业生生不息的经营法则是什么?经营从一种实践活动上升到科学理性的认识,其中的主要学问是什么?不妨,在忙忙碌碌的商業活动中,让我们稍稍静
期刊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两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能源市场连续出现“油荒”、“煤荒”的情形下,各国政府开始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积极寻求对策。对于即将腾飞的中国而言,可再生能源市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其商业价值十分可观。目前,全球能源市场中,仅规模最小的太阳能市场每年的市场价值就约70亿美元,大致占1%,而在中国,
期刊
资讯编辑 王蓓    时事·胡锦涛·内政活动    1.11月30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讨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  2.12月1日,胡锦涛出席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