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本知识加以拓宽、挖掘、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挖掘 理论分析
修订本《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明确提出中学历史教育的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國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项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认真备课,给学生适当的介绍和补充。
一、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
(一)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历史现象都由形成的原因、发生的背景和目的构成的,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对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追本溯源的能力。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掘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可以表现为,经济上、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在民族关系上,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民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民族的不融洽现象,促进各个民族的逐渐融合;政治因素上,秦国采取变法,适应历史的潮流,经过长期战乱,各国民族迫切要求统一。
(二)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
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或评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时,由于篇幅或者其他一些政治、史料缺失等其他原因时,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往往解析的不够全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深化挖掘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整体、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中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教材只是强调了它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没有只言片语,这显然是有失偏颇、有些片面,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于此进行必要的补充。再如,中国古代史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他“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样叙述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颇性。其实,商鞅变法的局限性就是在于,其一限制了工商业者的活动,这不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其二是商鞅变法倡导君主独裁,而对文化采取的是弃绝的态度,这对当时以及后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三)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更清楚更系统的掌握史料,也是对同类或相通问题的归纳和梳理。如通过比较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一八六一年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异同的比较,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做出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依然摆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俄国一八六一年的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农奴制的残存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之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再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的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得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了强国之路。同样的改革,有失败的,有成功的,造成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对于新旧两种制度所持有的态度的不同。
历史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历史都有其特征,对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归纳,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把各个阶段历史发展的特征贯穿起来,就从本质上理解了史的概念,在史的概念中去掌握历史,历史也变得生动有味儿了。
二、采用理论分析问题
历史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和文学、哲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无疑是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提高。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而且也是近年高考历史改革的一个突出点 。据有关资料统计,高考试卷中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强调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了适应高考这一要求和出题趋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如讲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应该指出,“费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度的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上层建筑。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总之,一堂历史课要讲得精彩出色,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散思维能力,以使中学历史教学更好地沿着培养能力、培养精神的路子走下去。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挖掘 理论分析
修订本《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明确提出中学历史教育的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國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项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认真备课,给学生适当的介绍和补充。
一、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
(一)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历史现象都由形成的原因、发生的背景和目的构成的,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对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追本溯源的能力。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掘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可以表现为,经济上、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在民族关系上,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民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民族的不融洽现象,促进各个民族的逐渐融合;政治因素上,秦国采取变法,适应历史的潮流,经过长期战乱,各国民族迫切要求统一。
(二)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
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或评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时,由于篇幅或者其他一些政治、史料缺失等其他原因时,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往往解析的不够全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深化挖掘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整体、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中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教材只是强调了它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没有只言片语,这显然是有失偏颇、有些片面,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于此进行必要的补充。再如,中国古代史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他“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样叙述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颇性。其实,商鞅变法的局限性就是在于,其一限制了工商业者的活动,这不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其二是商鞅变法倡导君主独裁,而对文化采取的是弃绝的态度,这对当时以及后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三)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更清楚更系统的掌握史料,也是对同类或相通问题的归纳和梳理。如通过比较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一八六一年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异同的比较,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做出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依然摆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俄国一八六一年的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农奴制的残存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之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再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的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得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了强国之路。同样的改革,有失败的,有成功的,造成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对于新旧两种制度所持有的态度的不同。
历史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历史都有其特征,对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归纳,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把各个阶段历史发展的特征贯穿起来,就从本质上理解了史的概念,在史的概念中去掌握历史,历史也变得生动有味儿了。
二、采用理论分析问题
历史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和文学、哲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无疑是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提高。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而且也是近年高考历史改革的一个突出点 。据有关资料统计,高考试卷中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强调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了适应高考这一要求和出题趋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如讲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应该指出,“费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度的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上层建筑。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总之,一堂历史课要讲得精彩出色,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散思维能力,以使中学历史教学更好地沿着培养能力、培养精神的路子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