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经验。从本质上说,它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因此,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而且还是一种意识,一种关系。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课程。只有课程变了,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学校才能变。所以改进学校工作,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必须从课程建设开始。
一、课程的深度校本化开发
课程校本化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点,是学校持续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审视当前的课程改革,会发现虽然课改推行了十多年,但是小学生学习压力依然很大,学习生活依然很苦,作业负担依然沉重。这跟课改没有触及课程结构、只是在简单地做加法有关,其结果就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不断往上叠加,导致越改学生负担越重,越改教师压力越大。所以,实施深度的课程校本化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结构,真正改变小学教育的生态。
不管多么耳熟能详的课程理念,距离真实的课程建设都有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如何跨越这个距离,是校长和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事情。国家在设置课程方案时考虑到地方的差异,设置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国家课程统一执行,地方课程省级安排,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突出课程特色的阵地。改进学校工作,促进课程校本化开发,需要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
1. 改造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通过改造使用教材的内容、跨学科整合学习内容,深化学校“绿色灵动课堂”教学改革,减负增效,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基础条件、情境、资源等,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高度来研究课程结构、内容、实施过程、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学习,增加课堂思维量,增强课堂活力。同时积极探索“品德+”课程,有效整合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品德课和综合实践,相关主题采取整合、融合方式,以主题开展教学,体现活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综合性,并根据学科特点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如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课前一分钟演讲、口算、数学思维训练、英语拼读教学、英语阅读、口风琴、古筝、美术手工、线条画、电脑绘画、羽毛球、篮球、足球、棋类、科技体验活动等活动。
2. 融合地方课程——特色化
结合地方特色和主题教育活动开设廉洁教育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等,根据实际细化主题课程。例如,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三礼”教育(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将整个小学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串起来,构成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三步曲。为了将“三礼”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将其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中,融入日常教学生活中去,以实现持续性与长效性。
3. 创新校本课程——个性化
校本课程个性化要结合本校教师能力、本地社会力量来开发并保证推进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开设多彩的校本课程自助超市,为学生提供班80多个社团课程。开学初制定好学期社团计划,提前两周备好社团课,学期末做好社团课程评价,改变目标虚空、内容随意、活动不实、效果不好的局面。以出精品为目标,以学校节日、上级比赛为契机,落实好每一次活动,造就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创建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社团,编写了《书山之乐》《墨香书韵》《书苑撷英》《天天练》等校本教材18本,根据学生的选择和需要,极大丰富拓展了课程。
改造国家课程、融合地方课程、创新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校本化课程体系。课程的校本化、系统化,使课程改革落地生根,为实施素质教育夯实了基础。
二、把选择权力还给学生的课程实施
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是人的一种本能。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讲,选择的权力,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标志,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力。同时,这种选择权力还是独立思考精神生长的土壤。我们一直在叹息中国的孩子缺少独立思考的精神,中国人缺少独立思考精神。一個人一直在别人的操控下生活,不能自己进行判断、选择、比较,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一直说要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其实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气去培养,只需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就像种子遇到春天,它不发芽、不开花、不结果,那反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2011年第2期《小学语文教师》卷首语“争坐前排”值得省思。一位教授记录了一群大学生在课堂里的座位选择:有的学生总是喜欢坐前排,有的总是选择后面的位子,有的则盲目随意。十年后,当年总是坐前排的学生,事业成功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学生。其实,是否坐前排只是个形式的问题,而重要的是选择坐前排的那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意味着他对新鲜事物有着更强烈的兴趣,保持着更敏锐的感觉,于是他就获得了更多的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拥有了更强的自信,最终就会获得成功。
当然,在课程实施中,学生最重要的选择权是课程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近几年来,学校对传统课程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的核心就是指向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基于跨界思维的课程创新
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最难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观念之界。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跨越“角色”之界。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学生、专家学者都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可以进教室上课。学校课程建设跨越“地域”之界。课堂从教室到校园、到基地、到田间、到工厂、到博物馆、到游乐场……学校课程建设跨越“学科”之界。课程出现了语文与英语、音乐与美术、体育与书法、数学与写作、科技与生活、数学与文学等课程大整合。学校课程建设跨越“技术”之界。课程出现了微课、摹课、云课堂、资源包等课程呈现方式的大变革。学校课程建设还可以跨越“思维”之界、“知识”之界、“行业”之界、“职业心态”之界……
课程建设是一种爱,一种需要教师用希望去品尝的爱;课程建设是一种播种,一种需要教师用心灵去润化的播种;课程建设又是一种收获,一种需要教师用勤劳和智慧去耕作的收获;课程建设更是一种坚持,一种需要教师用恒心和生命去活化的坚持。
一、课程的深度校本化开发
课程校本化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点,是学校持续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审视当前的课程改革,会发现虽然课改推行了十多年,但是小学生学习压力依然很大,学习生活依然很苦,作业负担依然沉重。这跟课改没有触及课程结构、只是在简单地做加法有关,其结果就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不断往上叠加,导致越改学生负担越重,越改教师压力越大。所以,实施深度的课程校本化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结构,真正改变小学教育的生态。
不管多么耳熟能详的课程理念,距离真实的课程建设都有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如何跨越这个距离,是校长和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事情。国家在设置课程方案时考虑到地方的差异,设置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国家课程统一执行,地方课程省级安排,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突出课程特色的阵地。改进学校工作,促进课程校本化开发,需要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
1. 改造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通过改造使用教材的内容、跨学科整合学习内容,深化学校“绿色灵动课堂”教学改革,减负增效,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基础条件、情境、资源等,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高度来研究课程结构、内容、实施过程、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学习,增加课堂思维量,增强课堂活力。同时积极探索“品德+”课程,有效整合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品德课和综合实践,相关主题采取整合、融合方式,以主题开展教学,体现活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综合性,并根据学科特点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如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课前一分钟演讲、口算、数学思维训练、英语拼读教学、英语阅读、口风琴、古筝、美术手工、线条画、电脑绘画、羽毛球、篮球、足球、棋类、科技体验活动等活动。
2. 融合地方课程——特色化
结合地方特色和主题教育活动开设廉洁教育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等,根据实际细化主题课程。例如,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三礼”教育(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将整个小学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串起来,构成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三步曲。为了将“三礼”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将其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中,融入日常教学生活中去,以实现持续性与长效性。
3. 创新校本课程——个性化
校本课程个性化要结合本校教师能力、本地社会力量来开发并保证推进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开设多彩的校本课程自助超市,为学生提供班80多个社团课程。开学初制定好学期社团计划,提前两周备好社团课,学期末做好社团课程评价,改变目标虚空、内容随意、活动不实、效果不好的局面。以出精品为目标,以学校节日、上级比赛为契机,落实好每一次活动,造就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创建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社团,编写了《书山之乐》《墨香书韵》《书苑撷英》《天天练》等校本教材18本,根据学生的选择和需要,极大丰富拓展了课程。
改造国家课程、融合地方课程、创新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校本化课程体系。课程的校本化、系统化,使课程改革落地生根,为实施素质教育夯实了基础。
二、把选择权力还给学生的课程实施
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是人的一种本能。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讲,选择的权力,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标志,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力。同时,这种选择权力还是独立思考精神生长的土壤。我们一直在叹息中国的孩子缺少独立思考的精神,中国人缺少独立思考精神。一個人一直在别人的操控下生活,不能自己进行判断、选择、比较,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一直说要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其实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气去培养,只需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就像种子遇到春天,它不发芽、不开花、不结果,那反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2011年第2期《小学语文教师》卷首语“争坐前排”值得省思。一位教授记录了一群大学生在课堂里的座位选择:有的学生总是喜欢坐前排,有的总是选择后面的位子,有的则盲目随意。十年后,当年总是坐前排的学生,事业成功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学生。其实,是否坐前排只是个形式的问题,而重要的是选择坐前排的那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意味着他对新鲜事物有着更强烈的兴趣,保持着更敏锐的感觉,于是他就获得了更多的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拥有了更强的自信,最终就会获得成功。
当然,在课程实施中,学生最重要的选择权是课程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近几年来,学校对传统课程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的核心就是指向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基于跨界思维的课程创新
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最难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观念之界。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跨越“角色”之界。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学生、专家学者都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可以进教室上课。学校课程建设跨越“地域”之界。课堂从教室到校园、到基地、到田间、到工厂、到博物馆、到游乐场……学校课程建设跨越“学科”之界。课程出现了语文与英语、音乐与美术、体育与书法、数学与写作、科技与生活、数学与文学等课程大整合。学校课程建设跨越“技术”之界。课程出现了微课、摹课、云课堂、资源包等课程呈现方式的大变革。学校课程建设还可以跨越“思维”之界、“知识”之界、“行业”之界、“职业心态”之界……
课程建设是一种爱,一种需要教师用希望去品尝的爱;课程建设是一种播种,一种需要教师用心灵去润化的播种;课程建设又是一种收获,一种需要教师用勤劳和智慧去耕作的收获;课程建设更是一种坚持,一种需要教师用恒心和生命去活化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