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商业化改造是一种常见方式。良性的商业化改造可为文物保护提供资金,使其提升活力,重焕生机,然而过度商业化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文章以宽窄巷子为例,初步探讨了商业化改造模式的利弊,希望以此为借鉴,进行健康有机的城市保护区更新。
关键词: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宽窄巷子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
1.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概况
清朝初年满族士兵驻扎于成都,定居于少城,宽窄巷子便是少城遗留部分,保存了“鱼脊式”的北方胡同街巷格局及四合院群落建筑。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合院群落组成,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唯一孤本,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宽窄巷子改造模式简介
宽窄巷子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但随着时间的积淀其显露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对它的改造势在必行。2003年,成都市启动对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由成都文旅和青羊区政府实施规划、保护、建设、招商及运营,聘请清华大学作为保护区规划设计专业机构,并委托清华安地公司具体负责。宽窄巷子的改造借鉴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公共空间嵌入,内部功能置换,街区整体商业化。根据宽、窄、井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了不同的业态定位:“宽巷子”—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成都的新生活。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
3.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模式的正面效应
3.1让历史街区走进生活
如果把历史街区用“福尔马林”式的方法仅当作博物馆来展示和保护,会使它与所在城市中的人们脱离,渐渐失去活力。宽窄巷子本是一处市民聚居地,脱离大众的改造是不科学的。对它进行适当的商业化改造,可以更好的让人们融入其中,体验古建筑的文化魅力,感受地区文脉传承。
3,.2商业利润提供保护资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民间组织的援助都很有限。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商业化带来的利润可以提供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之资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应将商业盈利看作保护历史街区的出发点,这样本末倒置会带来更深远的问题。
3.3提高知名度和保护意识
将历史街区进行商业旅游化改造,对于其形成品牌效应的宣传和推广都极为有利。宽窄巷子作为5.12汶川地震后四川推出的首个旅游景点,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吸引了大量到访游客。在获得了高知名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全民对于历史街区这类文化遗产的关注,增强了对其的保护意识。
4.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模式存在的问题
4..1建筑原真性和多样性的缺失
4.1.1改造过程中对旧建筑的取舍
开发者过于追求建筑群统一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忽略了建筑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有着“千年少城”最后遗存之称的宽窄巷子是古代城池和兵营格局的完美结合,有中轴线和城墙,为我国罕见的特殊形态的城中城。在宽窄巷子的改造过程中,鱼骨形道路结构和整体格局虽被保留,但仅有20%的老建筑得以保存,40%进行更新,其余40%都为新建。改造者凭借主观的艺术审美价值对其取舍,认为只有质量较高的建筑才有保留价值,其他大部分一般性建筑都应以新机体重建,这样忽略历史原真性价值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4.1.2“建筑历史”的延续性
历史街区在时间进程中不仅存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它自身具有发展、更新过程,这种延续性作为建筑历史的珍贵材料应该加以保护。《威尼斯宪章》就已指出原真性应包含各个时代加在历史建筑上的正当东西。我们在保护中应该重视历史延续的动态性,摒弃“风格式修复”为人诟病的武断。而如今宽窄巷子中,建筑整体风格为明清合院式民居,有少量中西合璧的洋楼,,但对建国之后的大量现代性建筑不予重视,甚至把它们视为破坏街区整体风貌的罪魁祸首进行大量拆除。这种不尊重建筑历史材料真实性、延续性的做法不应提倡。
4.1.3新肌体的加入和处理
在旧建筑改造中加入新肌体的形式如果处理得当,新旧肌体相得益彰,更显老建筑之韵味,新材料之新颖。但如果处理时比例失衡,形式突兀,则对历史建筑风貌有着很大破坏。一般来说,新肌体的加入占总体比例1/10—1/3比较合适。宽窄巷子的改造中,为了营造现代商业气氛,大幅加入落地玻璃、钢结构支撑,虽然在细部处理上较细致也颇有新意,但新元素加入比例稍多,对于老街整体古朴的气氛还是有所破坏。
4.2整体性的忽视——生活真实性的丢失
博洛尼亚首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认为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古建筑和居住的原生态同等重要,历史街区的整体性是由建筑与居民一起组成的。但在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因为商业缘故将居民整体外迁的案例数不胜数,缺失了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原生态地域文化一去不返。
宽窄巷子的改造中,对于“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整体保护基本实现。但它仍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对于“生活真实性”忽视的窠臼。过多植入外来商业以取代原居民和休闲场所,丢失了文化遗产原真性。当一个历史街区失去了其市井居民的生活氛围时,它的文化内涵也将比大大削弱。名人故居被改造成茶馆,如果不愿承担消费便不能进去品味其仅存的一丝生活气息。虽有几处原居民的保留,但通常都是一扇厚重的大门紧闭,旁边立着一块“私宅莫入”的牌子。我们无法从那一道窄窄的门缝中窥察到一丝属于宽窄巷子传统真实的生活方式。紧掩的窗扉是否也是主人对于这里商业化气息的一份无声抵抗呢。
4.3历史街区独特性的丧失
4.3.1文化可识别性的降低——“绅士化”倾向
如今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常常伴随着街区内文化内涵丢失、可识别性降低的情况。尤其是商业街区呈现的“绅士化”倾向,高端消费将普通民众拒之门外,也把原生的民俗活动拒之门外,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商业景象、消费活动。1980年代末开始,宽窄巷子居民利用自家房屋、院落开茶馆、小吃,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而现在茶馆仍然是茶馆,但改头换面之后其高昂的价格已丧失了草根文化的底蘊。充斥着高端酒吧、餐厅的宽窄巷子,根植于其间的市井文化气息已被蚕食的所剩无几。历史街区的本土性逐渐降低,所谓的国际性风格愈来愈显现。
4.3.2历史街区商业同质化现象
在实地走访国内多个历史街区之后可以发现,街区内的许多商业内容大同小异,从连锁咖啡、服饰品牌,到小店里卖的玩具饰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很难形成各自特色。除了从宽巷子中的几处路边茶馆、成都小吃和“挖耳绝技”中还能寻觅到老成都的独特气息外,其余的连锁火锅、星巴克、谭木匠、上海故事等入驻商家,都并不符合其特定场所性的内涵与气质,只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破坏场地独特性的产物,让人不能不扼腕叹息。
5.小结
合理的商业化改造不仅能给历史街区带来资金支持,更能提升地区活力。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注重历史街区的原真性、整体性、多样性、独特性。切不可顾此失彼,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丧失文化的长远发展,让古建筑的魅力与地域原生文化一去不返。
参考文献
1.魏闽:《历史建筑保护的修复的全过程—从柏林到上海》,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规划与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3.马志韬,李映涛:社区文化:成都宽窄巷子传统风貌的商业化重构,中华文化论坛,2008,04
4.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城市规划学报,2009,05
个人简介:张雪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专业:建筑学
关键词: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宽窄巷子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
1.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概况
清朝初年满族士兵驻扎于成都,定居于少城,宽窄巷子便是少城遗留部分,保存了“鱼脊式”的北方胡同街巷格局及四合院群落建筑。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合院群落组成,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唯一孤本,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宽窄巷子改造模式简介
宽窄巷子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但随着时间的积淀其显露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对它的改造势在必行。2003年,成都市启动对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由成都文旅和青羊区政府实施规划、保护、建设、招商及运营,聘请清华大学作为保护区规划设计专业机构,并委托清华安地公司具体负责。宽窄巷子的改造借鉴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公共空间嵌入,内部功能置换,街区整体商业化。根据宽、窄、井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了不同的业态定位:“宽巷子”—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成都的新生活。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
3.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模式的正面效应
3.1让历史街区走进生活
如果把历史街区用“福尔马林”式的方法仅当作博物馆来展示和保护,会使它与所在城市中的人们脱离,渐渐失去活力。宽窄巷子本是一处市民聚居地,脱离大众的改造是不科学的。对它进行适当的商业化改造,可以更好的让人们融入其中,体验古建筑的文化魅力,感受地区文脉传承。
3,.2商业利润提供保护资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民间组织的援助都很有限。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商业化带来的利润可以提供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之资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应将商业盈利看作保护历史街区的出发点,这样本末倒置会带来更深远的问题。
3.3提高知名度和保护意识
将历史街区进行商业旅游化改造,对于其形成品牌效应的宣传和推广都极为有利。宽窄巷子作为5.12汶川地震后四川推出的首个旅游景点,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吸引了大量到访游客。在获得了高知名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全民对于历史街区这类文化遗产的关注,增强了对其的保护意识。
4.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模式存在的问题
4..1建筑原真性和多样性的缺失
4.1.1改造过程中对旧建筑的取舍
开发者过于追求建筑群统一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忽略了建筑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有着“千年少城”最后遗存之称的宽窄巷子是古代城池和兵营格局的完美结合,有中轴线和城墙,为我国罕见的特殊形态的城中城。在宽窄巷子的改造过程中,鱼骨形道路结构和整体格局虽被保留,但仅有20%的老建筑得以保存,40%进行更新,其余40%都为新建。改造者凭借主观的艺术审美价值对其取舍,认为只有质量较高的建筑才有保留价值,其他大部分一般性建筑都应以新机体重建,这样忽略历史原真性价值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4.1.2“建筑历史”的延续性
历史街区在时间进程中不仅存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它自身具有发展、更新过程,这种延续性作为建筑历史的珍贵材料应该加以保护。《威尼斯宪章》就已指出原真性应包含各个时代加在历史建筑上的正当东西。我们在保护中应该重视历史延续的动态性,摒弃“风格式修复”为人诟病的武断。而如今宽窄巷子中,建筑整体风格为明清合院式民居,有少量中西合璧的洋楼,,但对建国之后的大量现代性建筑不予重视,甚至把它们视为破坏街区整体风貌的罪魁祸首进行大量拆除。这种不尊重建筑历史材料真实性、延续性的做法不应提倡。
4.1.3新肌体的加入和处理
在旧建筑改造中加入新肌体的形式如果处理得当,新旧肌体相得益彰,更显老建筑之韵味,新材料之新颖。但如果处理时比例失衡,形式突兀,则对历史建筑风貌有着很大破坏。一般来说,新肌体的加入占总体比例1/10—1/3比较合适。宽窄巷子的改造中,为了营造现代商业气氛,大幅加入落地玻璃、钢结构支撑,虽然在细部处理上较细致也颇有新意,但新元素加入比例稍多,对于老街整体古朴的气氛还是有所破坏。
4.2整体性的忽视——生活真实性的丢失
博洛尼亚首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认为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古建筑和居住的原生态同等重要,历史街区的整体性是由建筑与居民一起组成的。但在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因为商业缘故将居民整体外迁的案例数不胜数,缺失了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原生态地域文化一去不返。
宽窄巷子的改造中,对于“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整体保护基本实现。但它仍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对于“生活真实性”忽视的窠臼。过多植入外来商业以取代原居民和休闲场所,丢失了文化遗产原真性。当一个历史街区失去了其市井居民的生活氛围时,它的文化内涵也将比大大削弱。名人故居被改造成茶馆,如果不愿承担消费便不能进去品味其仅存的一丝生活气息。虽有几处原居民的保留,但通常都是一扇厚重的大门紧闭,旁边立着一块“私宅莫入”的牌子。我们无法从那一道窄窄的门缝中窥察到一丝属于宽窄巷子传统真实的生活方式。紧掩的窗扉是否也是主人对于这里商业化气息的一份无声抵抗呢。
4.3历史街区独特性的丧失
4.3.1文化可识别性的降低——“绅士化”倾向
如今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常常伴随着街区内文化内涵丢失、可识别性降低的情况。尤其是商业街区呈现的“绅士化”倾向,高端消费将普通民众拒之门外,也把原生的民俗活动拒之门外,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商业景象、消费活动。1980年代末开始,宽窄巷子居民利用自家房屋、院落开茶馆、小吃,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而现在茶馆仍然是茶馆,但改头换面之后其高昂的价格已丧失了草根文化的底蘊。充斥着高端酒吧、餐厅的宽窄巷子,根植于其间的市井文化气息已被蚕食的所剩无几。历史街区的本土性逐渐降低,所谓的国际性风格愈来愈显现。
4.3.2历史街区商业同质化现象
在实地走访国内多个历史街区之后可以发现,街区内的许多商业内容大同小异,从连锁咖啡、服饰品牌,到小店里卖的玩具饰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很难形成各自特色。除了从宽巷子中的几处路边茶馆、成都小吃和“挖耳绝技”中还能寻觅到老成都的独特气息外,其余的连锁火锅、星巴克、谭木匠、上海故事等入驻商家,都并不符合其特定场所性的内涵与气质,只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破坏场地独特性的产物,让人不能不扼腕叹息。
5.小结
合理的商业化改造不仅能给历史街区带来资金支持,更能提升地区活力。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注重历史街区的原真性、整体性、多样性、独特性。切不可顾此失彼,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丧失文化的长远发展,让古建筑的魅力与地域原生文化一去不返。
参考文献
1.魏闽:《历史建筑保护的修复的全过程—从柏林到上海》,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规划与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3.马志韬,李映涛:社区文化:成都宽窄巷子传统风貌的商业化重构,中华文化论坛,2008,04
4.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城市规划学报,2009,05
个人简介:张雪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专业: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