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江:雄鹰无翼也飞翔

来源 :青年时代·中学生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日星期六这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李记者您好,我是六枝的陈顺江。十多年的办学,我总共手把手亲自教走了四百多个山里留守孩子,有的已经大学毕业了。由于长期斜躺在轮椅上给孩子们上课书写,结果整个身体都搞坏了,脊椎向左弯曲八十六度,胸廓明显畸形。因胸廓的畸形导致了我患上了肺源性心脏病,六月份我在六枝医院住了十多天院,但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现在病情越来越严重,脸腿脚水肿。我好想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治我的病……希望李记者帮帮我……”
  就这样,我认识了因欠债办学而曾引起媒体关注,并被誉为“贵州好人”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青杠村喇叭寨“编外教师”陈顺江。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陈顺江的人生,那么“命运多舛”这四个字就再准确不过了:1978年一出生,他就被诊断为双足脚踝骨发育畸形,长大后无法正常行走;13岁那年,父亲因肝硬化腹水不幸过世;1996年上高中时高烧不退患上胸膜炎及腹水,被迫休学,十多年来一直靠草药续命;2000年好不容易通过高考成为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却因为身体原因被校方拒之门外;2014年,他病情加重,在与记者的对话中,甚至说出了“快要死去”的话……
  被大学拒绝后的陈顺江那段时间经常以泪洗面,抱怨命运不公。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顺江发现,寨子里很多本该读书的适龄儿童天天在田坎边嬉戏。经过调查,他了解到,原来,很多家长担心上学的地方远、不安全,或者家庭经济困难、拿出不学费,就不让孩子去读书。陈顺江由此萌发了开办教育启蒙班的想法,“我希望帮村里的孩子完成我未圆的大学梦。”陈顺江说。
  想到就做!陈顺江抹干眼泪,几经周折,为失学的留守儿童办了一个知识启蒙班。学校没有名字,是一栋用已经略显土黄的薄膜遮挡着窗棱的农房。学校也没有学生活动用的场所和任何设施,窄小的院子里堆满了柴草和杂物;鸡鸭等家禽不断来往于教室和院子之间。没有课桌椅,他找来木板搭成课桌;没有板凳,他带领孩子们从地里抱来石头当板凳;没有上课铃铛和打铃人,他便把一个哨子用细绳系住吊在轮椅右侧手把上,当上下课的铃声。不到16平方的房间里,12张课桌被分成4排摆放,大门后面堆满杂物……那一年陈顺江22岁,有40多个小孩来报名学习,班上最大的学生,只比他小8岁。大哥陈顺民则用三合板和黑油漆做了一块黑板,算是送给弟弟的贺礼。
  从此,坐在轮椅上的陈顺江开始了专职教学,成了一个没有工资的“编外教师”。平日里,陈顺江的家不但是孩子们读书、写字的学校,也是孩子们的家。课堂上,陈顺江严厉可敬,课后和蔼可亲,他不仅教学生语文、数学,还教他们品德教育和音乐,教导他们要热爱劳动、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生活中,陈顺江与孩子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孩子们因为不懂事,经常在课后把陈顺江的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一片杂乱。为了不让孩子们被家长责罚,他从未告知学生家长,每次发现,只是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知错即改,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刚办一二年级时,考虑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孩子们的书学费,都是学期结束时,学生家长随心给,有的特困生,他教了几年,也未向家长提过相关费用。邻村苗寨学生杨莎莎的奶奶说:“娃娃的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又没有挣到钱,连学费都还没有交给他。”由于贫困等原因,许多学生交不起学费,陈顺江和母亲只得借债办学,欠下了数千元的外债。由于多年来不断欠债,陈顺江已患近10年的胸膜炎及腹水一直得不到彻底治疗,一躺下就感到胸口有水在晃动。近年来陈顺江的身体每况愈下,全身肌肉日趋萎缩,双手十个手指已畸形……
  除了本寨的孩子,周边苗寨、青杠林等好几个寨子的孩子也慕名来陈顺江这儿读书,大家都希望这个当地“最有知识的人”让孩子学到点东西。
  陈顺江最大的“骄傲”,是自己教过的学生。
  办学十多年间,陈顺江教过400多名学生,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考上大学。2011年10月的一天,陈顺江登手机QQ的时候收到一则“老师您好”的信息,感觉很亲切,也很意外,查看了对方资料后才得知,发信息的是他的学生,名叫张文。张文是同村苗寨的,一、二年级就在他办的学校读书。当得知张文正在读大学时,陈顺江感到非常高兴。之前因张文父母远在省外打工,张文离校后就一直没了联系。当天,师生俩聊得很是尽兴,张文谈到了刚进大学校园的迷茫,作为历经重重磨难的陈顺江,也毫无保留,和张文互倾心声。
  今年19岁的陈顺芳,现在已经是一位高中生,从6岁起就在陈顺江的学校里读书,她扎实的基础都是在陈顺江的学校里奠定的。而她的妹妹顺敏和弟弟顺金和姐姐一样,也都出陈顺江的“门下”,姐弟俩从陈老师的“学校”转到抵耳小学就读后,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姐弟三人都把他们能走出喇叭寨,归功于启蒙恩师陈顺江。
  这些情谊,让陈顺江感到温暖,他说:“这几年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我感到特有成就感,我不会再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失落,因为我的学生们会代我放飞所有的梦想。”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弹指一挥间,其间的甘苦只有坐在轮椅上的陈顺江知道。唯一令他坚持下去的信念就是证明自己的价值。“虽然我不是‘编内’的老师,没有工资,但教过的学生也有400多人了,我很享受那份骄傲和自豪。”陈顺江说。然而,骄傲的同时,陈顺江的心中也有着深深的内疚,他说:“没有母亲的帮助,我根本无法坚守到今天。”
  谈及母亲,陈顺江眼睛发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么多年,最对不起的还是母亲。母亲已经年逾古稀了,每天除了要干农活,还要给我当助手。”陈顺江讲了一件他至今仍无法忘怀的往事:2002年秋,母亲像往常一样背一个大箩筐去县城给孩子们买书,没想到原来卖书的地方搬了,不识字的老人只好拿着儿子开具的书单一家一家地问,母亲耳背,还听不懂普通话,这让她的詢问更加困难。“直到深夜,母亲才背着一大背篼书回来。”陈顺江说,之后的几个夜晚,他都没有睡着,他不知道母亲是怎么把书背回来的,母亲也不告诉他,只是淡淡地说:“无论你做什么,妈都支持你。”长期以来,无法报亲恩的内疚,让陈顺江的内心深受煎熬。
  2012年,陈顺江又送走了20名学生,他打算结束启蒙班。“现在公办小学条件改善了,而且完全免费,我都劝家长送孩子去公办小学读书。”陈顺江说。不过,很多家长表示,更愿意让陈顺江来教孩子,因为“他对学生很负责”。现在,陈顺江没有再正式招生,但只有孩子愿意来,就教授他们学前的知识。“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来,我就会坚持下去。我的肢体已经不能行动,我希望我的爱心能够自由奔跑。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甚至我能做到更好。”陈顺江说。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顺江和母亲把积攒下来的钱连同一封委托信寄给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请她帮助自己把这些钱捐给灾区的人民。在当年中央三台的《铭记——端午节特别节目》中,于丹向全国观众呈现了陈顺江的爱心。“五元2张,五角6张,一角16张,总共14.6元。”流着泪的于丹一张张清点着看上去厚厚的一叠钱,感动地说:“上亿元的捐赠叫慈善,陈顺江之举也叫慈善,是慈悲的心产生的善举。”看着电视,坐在轮椅上的陈顺江觉得自己站起来了,而且站得很直……不久前的8月18日,到鬼门关前逛了一圈的陈顺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他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道:“生又多了一丝希望,活着真好!”
  十多年来,陈顺江就像他在《贵州残联》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篇散文所写的:“只要心灵有翅膀,就算折了翼,也同样能够在天空中翱翔!”折了翼的雄鹰依然是雄鹰,无翼也绝不放弃飞翔!
  毫无疑问,陈顺江就是这样的雄鹰。
其他文献
6月5日,安顺市平坝县妇联、齐伯镇齐伯中心小学联合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宣讲活动。讲堂上,宣讲老师王应能用朴实的语言,讲身边人身边事及很多道德模范事迹感染每一位同学。还引用了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道德。中国和中华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通过此次宣讲,让
期刊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  简历  柳诒徵(1879年-1956年)号劬堂、知非,江苏镇江人。17岁考中秀才,后曾就读于三江师范学堂。卒业后曾任教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宁属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北京明德大学;并一度主持镇江
期刊
厦门各中小学校开学的时间又到了。最近,不少学生趁着返校日,领到了新课本和练习书,我市中小学附近的文具店沉寂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又开始搞起了“新创收”——定制各种带姓名科目的书皮、姓名印章、姓名贴纸……生意相当火爆。  甚至,连平时不少摆摊做“手机贴膜”的摊主,也摆出了“包书皮”的服务。  不少80后家长不懂自制书皮  以往,家长和孩子亲自动手,用日历纸或牛皮纸自己动手包书皮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记者
期刊
网上代写作业盛行,令不少家长担忧;专家表示,代写作业是教会孩子不诚信的行为  暑假就要接近尾声了,欠下一大堆作业的学生也许正在焦头烂额,抓紧这最后的时光匆忙赶作业。如果这时,有人帮你代写,而且“每页2元,整本作业50元封顶,一篇作文10元,手抄画报一份30元,科目不限……”你会不会动心?读本记者调查,网上有不少枪手选择在这个时候为学生“排忧解难”,只需付一点钱,他们就能帮学生完成暑期作业。  代写
期刊
筑牢“中国梦”我们在行动,7月16日,在普定县宣传文化中心,县教育和科技局、县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2014年中小学“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普定县委副书记金晓明在竞赛活动致辞中指出了广大中小学生“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对提升个人素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性。他鼓舞来自全县各乡镇中心校、中学,县直属学校的26支代表队师生,要以积极参加竞赛的自觉行为去凝聚道德的力量;要以文明礼仪去
期刊
西秀区乡村学校少年宫,邀请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秦朗,走进道德讲堂,为师生们作了一堂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从“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讲诚信、怎么讲诚信”三个方面,强调了诚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诚信是老师最基本的素养,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诚信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的基础,是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一個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师生们要传承中华美德,养成诚
期刊
镇上住着一位罗老太太,她因为被先生遗弃,导致精神有些异常,幸好罗老太太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忠信,在照顾她的起居生活,让她的晚年生活有了依靠。  忠信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没有书写任何文字,但是却装著数百元钞票和一些零钱,忠信感到很奇怪,心想: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人居住,家境也算小康,他们都不晓得为什么会有人寄钱给他们,忠信心想:大概是有人寄错了吧!可是每到月底,忠信就会在家门口的信箱内发现一封没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进行调查分析,以30多年工作经验提出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值得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其特征为:工作热情衰退, 对他人逐渐冷漠;工作能力下降,自我成就感低下等。据有关文献报道:职业倦怠的高发成人群主要是教师,尤其在农村,有接近1/
期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端起酒杯遙问苍天:何时才能有这样明亮的月光?转眼一想
期刊
前几年刚调进一个新的学校工作,接手了五(4)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据了解,我是第五任老师,我心中为这六十来个孩子感到难过,真可怜,五年里就换了五个老师,我想象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肯定很糟糕。经过一个星期深入了解,果然不出我所料,尤其是课堂纪律糟糕透顶,二来是每天上交来的作业只有二成左右。于是我有针对性地施展各式各样的“法术”,心里时不时还提醒自己是一名省级骨干!可这些“法术”在这个班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