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百余年来,梁启超的呐喊仍然振聋发聩,催人奋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平、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保持发展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网络文化的发展,社会思潮的碰撞,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错位问题不断凸显。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仅仅由思政课教师单独完成,而应由各学科任课教师共同协作完成。由于具有专业知识这个有效载体,各学科任课教师可通过发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使得德育培养润物细无声地渗入教学过程,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从而体现出专业任课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和贯穿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中,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2]的理念。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笔者所在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比较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比较文学课程主要介绍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学史学习的基础上,建构较为完整的比较文学知识体系。针对比较文学课程的特点,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合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着力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进行课程设计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开放性和包容性构成了比较文学课程的重要特征。比较文学课程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又关注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突出学科育人特性。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当中,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设计从原有单一的专业知识传授转向以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核心的复合型培养。在知识讲授方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比较文学知识体系,注重课程的理论性,让学生系统了解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的各种理论学说,并通过具体的作品案例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进而全面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意识、理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资料检索能力、文献整理归纳能力、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的学术训练,强化学生的世界文学意识和比较文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眼光。在情感培育方面,彰显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引导,从而使知识教育同时承载社会责任意识和育人使命,回归“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本真,强化课程的人文性,践行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立足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维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如“民族自信: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借鉴与创新: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与本土化创作”等案例均很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当中。
(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思政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系列任务,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围绕任务展开学习,积极主动运用各类学习资源自主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從而完成既定任务。比较文学课程目前已经进行了三轮混合式教学改革,引入了中国大学慕课中的优质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其中,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很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任务设计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觉主动地建构知识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思政教育也就在学生的主动探索中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病毒疫情,比较文学课程只能进行线上教学,在万众一心的全民抗疫战中,课程教学任务设计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是为抗击新冠疫情所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并非医院属地的地名,而是被建设者们赋予特殊意义的最新命名。“文类学”中的“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隅”涉及中外神话的比较研究。为此,课程讨论区发布了“中西方火神、雷神形象塑造的比较”这一课程预习任务。学生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这一点,不少同学在讨论区的回复中都提到了火神和雷神形象所寄寓的人类的美好期盼。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从中西神话比较的角度进行了知识层面的讲授,而且肯定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所体现的爱国热情和世界情怀,并就两所医院建设所体现出的中国速度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思考今后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担建设国家的重任。从教学反馈看,此次蕴含思政元素的任务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于中西神话比较相应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正向熏陶。基于此,笔者撰写了“雷霆出击:神话隐喻下的中国力量”这一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三)着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比较文学课程的学习对象基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他们都已经完成了文学概论课程及中外文学史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为丰富的中外文学作品积累,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依托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既有丰富的相关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做好具有针对性而富实效的课前预习,又有设计合理的讨论平台让大家能开展有效的师生对话和生生互动。无论是已经进行了三轮的混合式教学,还是本学期的线上教学,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主体视域体验下如何通过任务学习建构认知,如何激发课程教学诸环节中学生的认知、理解与思考。为提高教学实效,课程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课程的小组讨论采用轮流主持制,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要求小组成员在既定时间内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励学生在小组活动内充分发挥个性与特长,体验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成果的喜悦与自豪。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协作学习让学生也更有参与感。中西诗歌文类比较是文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在中外文学史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部分诗歌代表作,对于中外诗歌的押韵、节奏等文体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在引导学习发现中外诗歌文体特点异同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小组协作完成中外经典诗歌编曲这一任务,各小组针对《石壕吏》《木兰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唐璜》(节选)等中外经典诗歌进行编曲。创编中对于诗歌节奏、韵律等方面的把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小组协作的形式更是深化了组员在自主思考基础上的交流与讨论,通过协作学习,寻找到了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契合点,凸显了学生主体视域下的知识建构特点。学生在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再欣赏和再创造过程中,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中,对于杜甫爱国诗篇的编曲和演绎,更是让学生感受了诗人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和救国民于危难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各小组提交的国外经典诗歌创编中,其中不少作品也蕴涵着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等积极向上的元素。学生对于中外诗歌作品的选择和创编,都或隐或显地见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任务教学方法让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经由活动任务得以完成,并与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融为一体。学生以兴趣为动力在协作中获取知识,既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更能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与肯定,让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更好地凸显了自我价值,同时,教师对于任务中所蕴涵的思政元素引而不发,让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主动感受和体悟。由此,课程思政渗透进专业知识教学全过程,这种内化于心的体悟式教育比说教式教育更有力量,且更富实效。 二、比较文学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策略
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点的发掘是课程思政的重点,而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成功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在课程知识中引入思政元素应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给学生一种突兀之感和强烈的说教意味,而应该认真发掘知识当中所蕴藉的思政元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知识教学当中,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一方面,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着力发掘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译者在翻译中体现出的创造性叛逆,往往与其个人的人文品格、文学造诣等有着密切联系。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的系列译作就体现出“创造性叛逆”的特点,而无论是从译本的选择,还是译作本身,都能见出林纾炽热的爱国情怀。“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曰为叫旦之鸡,冀我同胞警醒,恒于小说序中,摅其胸臆。”[3]林纾对于翻译目的的表达贯穿于其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如《黑奴吁天录》就旨在“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从林纾的译作分析入手,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文本呈现,而且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创造性叛逆的内涵及类型,而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译作中所体现出的林纾的爱国情怀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课程内容及其特点,经过认真梳理与讨论,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发掘了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点,比如“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涉及中外文学比较,可探讨文学的民族性与增强民族自信间的关系;“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中有中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内容,可讨论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流传学的研究特征”可通过案例教学,分析以鲁迅、莫言为代表的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何进行借鉴和创新;“主题与母题辨析”可结合生命、爱情、启悟等贴近学生年龄段及认知水平的母题类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爱情观和发展观,而对于“二母争一儿”情境母题伦理困境的分析,能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内化对于诚信友善的认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可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文化意象的解读基础上感受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形象研究”则引导学生基于国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从他者形象的意识形态化看个人和国家自强自立的重要性。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的发掘,以及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完成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撰写,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上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特点。讨论法是比较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既可以体现为课堂学习中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的探讨,也可体现为课外小组协作完成相应任务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研讨,还可体现为师生在中国大学慕课讨论区就相关论题进行的线上交流。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在习得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讨论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思想方式和学习方法,它往往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语言上的交流与思想交锋,使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完善,从而在民主而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实现思政育人的效果。比如课堂上讲到“他者形象”这个概念时,进行了关于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谈到伏尔泰在对《赵氏孤儿》的改写中对中国政体、风俗、道德等方面大加赞扬,体现出对于中国形象的积极构建;有的论及萨克斯·罗默的“付满楚博士”系列小说对中国形象的歪曲塑造;有的则聚焦于美国文学史中的部分作品,分析了其中所塑造的变色龙式的中国形象。通过热烈的课堂讨论,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他者形象的内涵,学习了如何分析他者形象的方法,还通过分析作为他者形象的中国形象,了解到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都与本国的发展状况相关,与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和形象利用关系密切,由此产生对国家独立和强大的重要性的认同。讨论法的开展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倾听他人,从而获得思想共鸣,激发新的想法与主张,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
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而,專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可以采用“三结合”方式,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有较强的自主性和求知欲,并同时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不再满足于消极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期待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此外,大学课程当中已经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思政课程,学生对于那种直白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方式的接受度不高,因而,课程思政应在思政元素的专业知识渗透上下功夫,让学生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和探寻思政元素。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既要依托于教材本身,将比较文学理论讲深讲透,也应加大文学批评实践力度,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对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甚至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当下语境中的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审美风格、主题意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往往能投射出中外文化的异同,案例教学法的开展以及文学批评能力的培养,也能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在增强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认知的同时,也能从和而不同的角度,发现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突破传统知识中心观念的藩篱,融思政元素于教学过程中,力图实现教学过程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性培养。这种宏阔的比较视野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民族认同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世界情怀。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就在这种隐性渗透中得以实现。
其次,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比较文学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大发展阶段,从纵向历史维度出发,通过梳理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从横向地域维度出发,通过比较中外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异同来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纵横两条脉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从而使课程思政内容既源于历史又根植于现实。具体到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了解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比较因素,增强文化自信,激荡爱国情怀,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保持清醒的民族立场;另一方面要认识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严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并通过阶梯性学习任务的布置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的训练和学术伦理的教育。 最后,坚持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比较文学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将引导学生系统了解自学科诞生以来各学派的理论学说,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意识,尤其着力通过任务教学法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表达能力。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抽象性的理论概念及学术化的理论表达,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较难理解,而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中外文学作品就相关理论概念进行分析,学生基本都能较好地掌握。中外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本身就可以引申出不少思政元素,如但丁《神曲》中深沉的爱国情怀,雨果《悲惨世界》中所蕴含的友善仁爱之光,狄更斯《双城记》中闪烁的利他主义光芒,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自尊自爱的达吉雅娜的动人魅力等。主题学中“母题”概念的掌握及“母题与主题”的概念辨析是教学重点,以“追寻”母题为例,比较分析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与《西游记》中唐僧在追尋方面所体现的异同,可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历史情境的不同造就了同一母题的不同主题表达,母题与主题的差异也就一目了然,而在概念的对比分析之后,学生也深化了对母题内涵的认识。作为中西方经典文学的代表之作,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在追寻中体现出锲而不舍的坚持及对国家的深厚关怀。文学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将随着作品分析和理论概括氤氲于整个教学过程,赋予了课程思政教学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又以其形象魅力丰富了专业知识自身的内涵,拓展了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课程教学中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的有效结合主要体现为:深入阐发概念,做到理论启迪人;细致案例分析,做到例证服人;投入真情实感,力争以情感人;聚焦文化传统,实现以文化人。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带来了学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重大转变。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掘蕴含于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以隐性的方式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仅应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有自觉的育人意识,强化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深化了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如何更充分地发挥课程思政的效力,探索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可操作性策略,使之在课程教学中更具实效性,最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寻的问题。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期,第64页。
[3]陈平原、谢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2页。
本文系江西师范大学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比较文学”、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比较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师范生研究能力的PBL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比较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比较文学课程主要介绍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学史学习的基础上,建构较为完整的比较文学知识体系。针对比较文学课程的特点,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合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着力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进行课程设计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开放性和包容性构成了比较文学课程的重要特征。比较文学课程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又关注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突出学科育人特性。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当中,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设计从原有单一的专业知识传授转向以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核心的复合型培养。在知识讲授方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比较文学知识体系,注重课程的理论性,让学生系统了解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的各种理论学说,并通过具体的作品案例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进而全面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意识、理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资料检索能力、文献整理归纳能力、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的学术训练,强化学生的世界文学意识和比较文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眼光。在情感培育方面,彰显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引导,从而使知识教育同时承载社会责任意识和育人使命,回归“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本真,强化课程的人文性,践行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立足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维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如“民族自信: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借鉴与创新: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与本土化创作”等案例均很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当中。
(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思政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系列任务,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围绕任务展开学习,积极主动运用各类学习资源自主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從而完成既定任务。比较文学课程目前已经进行了三轮混合式教学改革,引入了中国大学慕课中的优质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其中,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很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任务设计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觉主动地建构知识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思政教育也就在学生的主动探索中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病毒疫情,比较文学课程只能进行线上教学,在万众一心的全民抗疫战中,课程教学任务设计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是为抗击新冠疫情所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并非医院属地的地名,而是被建设者们赋予特殊意义的最新命名。“文类学”中的“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隅”涉及中外神话的比较研究。为此,课程讨论区发布了“中西方火神、雷神形象塑造的比较”这一课程预习任务。学生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这一点,不少同学在讨论区的回复中都提到了火神和雷神形象所寄寓的人类的美好期盼。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从中西神话比较的角度进行了知识层面的讲授,而且肯定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所体现的爱国热情和世界情怀,并就两所医院建设所体现出的中国速度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思考今后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担建设国家的重任。从教学反馈看,此次蕴含思政元素的任务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于中西神话比较相应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正向熏陶。基于此,笔者撰写了“雷霆出击:神话隐喻下的中国力量”这一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三)着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比较文学课程的学习对象基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他们都已经完成了文学概论课程及中外文学史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为丰富的中外文学作品积累,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依托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既有丰富的相关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做好具有针对性而富实效的课前预习,又有设计合理的讨论平台让大家能开展有效的师生对话和生生互动。无论是已经进行了三轮的混合式教学,还是本学期的线上教学,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主体视域体验下如何通过任务学习建构认知,如何激发课程教学诸环节中学生的认知、理解与思考。为提高教学实效,课程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课程的小组讨论采用轮流主持制,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要求小组成员在既定时间内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励学生在小组活动内充分发挥个性与特长,体验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成果的喜悦与自豪。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协作学习让学生也更有参与感。中西诗歌文类比较是文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在中外文学史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部分诗歌代表作,对于中外诗歌的押韵、节奏等文体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在引导学习发现中外诗歌文体特点异同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小组协作完成中外经典诗歌编曲这一任务,各小组针对《石壕吏》《木兰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唐璜》(节选)等中外经典诗歌进行编曲。创编中对于诗歌节奏、韵律等方面的把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小组协作的形式更是深化了组员在自主思考基础上的交流与讨论,通过协作学习,寻找到了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契合点,凸显了学生主体视域下的知识建构特点。学生在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再欣赏和再创造过程中,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中,对于杜甫爱国诗篇的编曲和演绎,更是让学生感受了诗人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和救国民于危难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各小组提交的国外经典诗歌创编中,其中不少作品也蕴涵着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等积极向上的元素。学生对于中外诗歌作品的选择和创编,都或隐或显地见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任务教学方法让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经由活动任务得以完成,并与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融为一体。学生以兴趣为动力在协作中获取知识,既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更能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与肯定,让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更好地凸显了自我价值,同时,教师对于任务中所蕴涵的思政元素引而不发,让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主动感受和体悟。由此,课程思政渗透进专业知识教学全过程,这种内化于心的体悟式教育比说教式教育更有力量,且更富实效。 二、比较文学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策略
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点的发掘是课程思政的重点,而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成功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在课程知识中引入思政元素应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给学生一种突兀之感和强烈的说教意味,而应该认真发掘知识当中所蕴藉的思政元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知识教学当中,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一方面,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着力发掘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译者在翻译中体现出的创造性叛逆,往往与其个人的人文品格、文学造诣等有着密切联系。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的系列译作就体现出“创造性叛逆”的特点,而无论是从译本的选择,还是译作本身,都能见出林纾炽热的爱国情怀。“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曰为叫旦之鸡,冀我同胞警醒,恒于小说序中,摅其胸臆。”[3]林纾对于翻译目的的表达贯穿于其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如《黑奴吁天录》就旨在“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从林纾的译作分析入手,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文本呈现,而且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创造性叛逆的内涵及类型,而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译作中所体现出的林纾的爱国情怀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课程内容及其特点,经过认真梳理与讨论,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发掘了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点,比如“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涉及中外文学比较,可探讨文学的民族性与增强民族自信间的关系;“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中有中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内容,可讨论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流传学的研究特征”可通过案例教学,分析以鲁迅、莫言为代表的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何进行借鉴和创新;“主题与母题辨析”可结合生命、爱情、启悟等贴近学生年龄段及认知水平的母题类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爱情观和发展观,而对于“二母争一儿”情境母题伦理困境的分析,能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内化对于诚信友善的认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可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文化意象的解读基础上感受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形象研究”则引导学生基于国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从他者形象的意识形态化看个人和国家自强自立的重要性。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的发掘,以及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完成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撰写,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上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特点。讨论法是比较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既可以体现为课堂学习中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的探讨,也可体现为课外小组协作完成相应任务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研讨,还可体现为师生在中国大学慕课讨论区就相关论题进行的线上交流。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在习得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讨论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思想方式和学习方法,它往往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语言上的交流与思想交锋,使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完善,从而在民主而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实现思政育人的效果。比如课堂上讲到“他者形象”这个概念时,进行了关于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谈到伏尔泰在对《赵氏孤儿》的改写中对中国政体、风俗、道德等方面大加赞扬,体现出对于中国形象的积极构建;有的论及萨克斯·罗默的“付满楚博士”系列小说对中国形象的歪曲塑造;有的则聚焦于美国文学史中的部分作品,分析了其中所塑造的变色龙式的中国形象。通过热烈的课堂讨论,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他者形象的内涵,学习了如何分析他者形象的方法,还通过分析作为他者形象的中国形象,了解到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都与本国的发展状况相关,与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和形象利用关系密切,由此产生对国家独立和强大的重要性的认同。讨论法的开展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倾听他人,从而获得思想共鸣,激发新的想法与主张,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
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而,專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可以采用“三结合”方式,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有较强的自主性和求知欲,并同时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不再满足于消极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期待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此外,大学课程当中已经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思政课程,学生对于那种直白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方式的接受度不高,因而,课程思政应在思政元素的专业知识渗透上下功夫,让学生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和探寻思政元素。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既要依托于教材本身,将比较文学理论讲深讲透,也应加大文学批评实践力度,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对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甚至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当下语境中的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审美风格、主题意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往往能投射出中外文化的异同,案例教学法的开展以及文学批评能力的培养,也能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在增强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认知的同时,也能从和而不同的角度,发现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突破传统知识中心观念的藩篱,融思政元素于教学过程中,力图实现教学过程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性培养。这种宏阔的比较视野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民族认同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世界情怀。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就在这种隐性渗透中得以实现。
其次,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比较文学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大发展阶段,从纵向历史维度出发,通过梳理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从横向地域维度出发,通过比较中外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异同来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纵横两条脉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从而使课程思政内容既源于历史又根植于现实。具体到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了解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比较因素,增强文化自信,激荡爱国情怀,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保持清醒的民族立场;另一方面要认识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严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并通过阶梯性学习任务的布置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的训练和学术伦理的教育。 最后,坚持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比较文学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将引导学生系统了解自学科诞生以来各学派的理论学说,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意识,尤其着力通过任务教学法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表达能力。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抽象性的理论概念及学术化的理论表达,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较难理解,而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中外文学作品就相关理论概念进行分析,学生基本都能较好地掌握。中外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本身就可以引申出不少思政元素,如但丁《神曲》中深沉的爱国情怀,雨果《悲惨世界》中所蕴含的友善仁爱之光,狄更斯《双城记》中闪烁的利他主义光芒,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自尊自爱的达吉雅娜的动人魅力等。主题学中“母题”概念的掌握及“母题与主题”的概念辨析是教学重点,以“追寻”母题为例,比较分析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与《西游记》中唐僧在追尋方面所体现的异同,可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历史情境的不同造就了同一母题的不同主题表达,母题与主题的差异也就一目了然,而在概念的对比分析之后,学生也深化了对母题内涵的认识。作为中西方经典文学的代表之作,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在追寻中体现出锲而不舍的坚持及对国家的深厚关怀。文学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将随着作品分析和理论概括氤氲于整个教学过程,赋予了课程思政教学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又以其形象魅力丰富了专业知识自身的内涵,拓展了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课程教学中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的有效结合主要体现为:深入阐发概念,做到理论启迪人;细致案例分析,做到例证服人;投入真情实感,力争以情感人;聚焦文化传统,实现以文化人。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带来了学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重大转变。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掘蕴含于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以隐性的方式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仅应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有自觉的育人意识,强化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深化了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如何更充分地发挥课程思政的效力,探索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可操作性策略,使之在课程教学中更具实效性,最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寻的问题。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期,第64页。
[3]陈平原、谢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2页。
本文系江西师范大学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比较文学”、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比较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师范生研究能力的PBL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