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质问力有多高?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你当真认为你所得知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吗?或者,你拥有区辨(Verify)信息的能力吗?你能够非常清醒地告诉自己,哪些信息是真?哪些信息是假?哪些信息被扭曲和夸大?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认为:当今的日本人所欠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质问力。质问力可以彻底地发觉与质疑许多问题的所在,进而找出问题的症结点并对症下药,解决这些问题。
  
  质问力的智慧
  
  大前研一认为,一个人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去质问。而培养质问力,就是培养独力思考的能力——问出关键问题的能力。从“这是怎么一回事?”的疑问点出发,提出“问题到底出在哪?”和“应该讨论什么?”来探讨问题的本质与真相。培养质问力可以藉此让大家不再只根据政府、媒体或分析师的说法行事,而用自己头脑进行思考与判断,在发现问题后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做出后悔的决定。
  书中举了日本房价下跌的例子当作说明,很多在1991 年到1996 年购屋的日本民众,现在纷纷陷入房价的低潮——房价愈来愈便宜,但过去缴的房贷还是得继续缴。于是乎,买新屋也不是,断头杀出也不是,就在这两难当中,很多日本民众开始思考,当年为何要买房子呢?还不是听信政府、媒体和分析师所言惹的祸?但这场祸事,最终还是算到自己头上,此时再多的叹息也无济于事了!
  他在书里写道:“如果你曾在1991年到1996 年之间购屋,那你现在应该每天都在叹气吧?”今年42 岁的A 先生就面临这样的困境。1994 年,在市区上班的A 先生以需负担35 年的贷款,买了一套价值6000 万日元的房子。有自己的家虽然很令人高兴,但1 小时又20 分钟的通勤时间似乎远了点。
  不幸的是,到了1998 年,如果从电车的窗口看出去,会发现离市区1 小时以内的地方盖了不少新大楼,不仅价格只要4000 万日圆左右,而且都比A先生现在住的房子要大得多。
  见此光景,A 先生便跟太太说:“老婆,那里似乎比较好哟。”于是便试着找银行商谈贷款事宜。恰巧,这时许多银行都纷纷推出协助客户换屋、偿还旧贷款的转贷方案,然而A 先生却无法如愿换屋。为什么?
  如果,你是A 先生,当你提出“为什么”的疑问时,我相信此时的你一定是相当沮丧的!为什么政府、银行、媒体和分析师在当时都说房价会涨,但到最后竟是以狂跌收场呢?如果,你在事前先评估你为何要买房子,彻底地分析你的需求,这时候你就发挥了质问力的精神,要是到了最后,你踏入了房价下跌的泥沼里,那时,你再问为什么,同样的“为什么”却代表着你的无奈与不解。
  
  Why ? Why ? Why ?
  
  为什么?
  这是因为当时花6000 万日元买的房子,现在被银行认为只值2800 万日元,当初花上一生积蓄购买的房子,竟然在短短几年之间跌到不剩一半的价值。更令人沮丧的是,每月偿还的贷款都被利息吃掉,6000 万日元的贷款截至目前也只还了500 万左右。而如果要买4000 万日元的房子,加上先前的贷款,也得再向银行借1200 万日元才够。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绝对不可能借钱给A 先生,理由是他的房子价格不断下跌,不足以抵押贷款,这就是为什么他想换屋也无法如愿以偿的原因。
  这时A 先生才惊觉,自己为了一栋价值2800 万日元的房子负债5500 万日元;而2700 万日元以上的负债,则已经让他成为了银行拒绝借贷的危险客户。然而,当我们心想“怎么会这样”时,通常都已经太迟了。
  同样的场景总是一直发生。这种场景,是不是又很熟悉呢?
  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日本,就连中国台湾也是。政府透过政策的补贴,用低利的贷款鼓吹购屋,银行配合政策包裹出多样的房贷产品,甚至可以前几年只付本金就好,利息可以延缓支付。建筑商抓准机会大力鼓吹购屋,合力吹捧房价,没几年的光景,台湾的房价就已经高出市场合理价格。但诡异的是购屋者还是络绎不绝,银行和建筑商甚至还合力游说政府放宽贷款的法定额度上限,企图为浮滥的资金解套。不消几年光景,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加上物价飞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以及薪资的负成长问题,让过去贷款购屋的人无法承担房贷的压力,最终走上拍卖一途。
  经济学家认为,只要过度膨胀的房贷市场出问题,银行和建造商很容易就会引爆地雷,造成流动性的金融风险问题,进而接连引发系统性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2007 年美国发生次级房贷危机,最早的评估说次级房贷对美国经济的损失大约是1500 亿到2000 亿美元之间,但真实的损失还无法估算出来。紧接着,2008 年美国又发生二房风暴,美国房贷市场继续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金融市场动荡,这些结果导致美国政府最后于2008 年9 月宣布以高达2000 亿美元的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以850 亿美元贷款为代价接管了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另提出了以政府7000 亿美元出面收购和处置金融机构坏账的计划。此次金融风暴被认为是20 世纪下半叶以来最为严重、影响最为广泛的金融危机,不止美国的AIG 受创,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也被美国银行收购。这把火甚至烧到欧洲,欧洲诸多的大型银行纷纷中弹落马,冰岛政府濒临破产,欧洲央行与英国政府分别向金融市场注资700 亿美元与2500 亿英镑,用以拯救欧洲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IMF) 估计这波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全球的经济损失高达1.4 兆美元,而且损失的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中。
  
  从质问力中寻找答案
  
  为什么美国的次级房贷风波,竟然会造成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这好像混沌定理一样,几个美国人缴不出房贷,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相信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但这已经不是质问了,而是一种疑惑,好在产生疑问,是质问力的开始。
  作者在书中提到,解决问题必须从“这是怎么一回事”的疑问出发,质问力不仅对日本人愈来愈重要,也是今后每个人所必备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洞悉局势,并且开创新路和走出自我。没了质问力,后果与下场就和前述的A 先生一样,永远只能在事后问为什么,当一个无知受害者而已。
  看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引发的二房风暴,直到当下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就是“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写照吗?当个人乃至于社会缺乏质问力的后果,最终引发的风暴都是所有人来承担。
  大前研一这本《质问力》,书中虽然举了诸多日本社会的例子,但仔细回想一下,这些个案不也都充斥在我们周遭与身边?比如,目前正扩大发展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和各国政府提出的降息、加大存款保险和挽救股市,似乎也和本书中的日本个案相仿佛,同样的如出一辙,而这种表面的解决方案又好似放诸四海皆准,反正大难临头,按图索骥即可。由此可见,在缺乏质问力的精神下,连因应危机的解决方案都可以一抄再抄,不止了无新意,也缺乏可行性。
  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了培养质问力的最佳方案,就是去“思考答案”。很多人之所以会相信片面之词,是根本没有经过思考这个程序,跳过思考的程序之后,就进行决策(选择相信),那么,我相信这种结果必然是GIGO(GarbageIn,Garbage Out),缺乏质问力的结果当然也只能是“自食苦果”,这也是想当然尔了。
其他文献
有一个笑话,一个美国人赶上失业危机,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一天,他在街上走路,突然看到建筑工地上“咣”掉下来一个人,赶忙跑过去问:“哥们,你掉下来了,我能  做你的工作吗?”那人回答:“对不起,推我下来的人已经顶替了。”  找工作不容易,特别是做到中层干部职位!特别是女性!    调查:  哈佛大学调查数据显示,在公司的经理层中,男性为57.9%,女性为42.1%,基本平衡;但是在总经理的位置上,
期刊
“肮脏工作”(Dirty Job)制片人兼演员    想不到吧,美国DISCOVERY 频道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居然叫做“肮脏工作”(Dirty Job),节目本月就满五周岁啦!污秽变机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起来有信心,这是迈克想传达的道理。    迈克·洛维(Mike Rowe)在5年前真是穷得想死啊!这个美国小镇土生土长的帅小伙(要到现在很多人才这么觉得)在2 0 0 3年以前一直是个做一行毁一
期刊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是中国的“古训”,但也许有时候会是“好心没做成好事”。可能只是表达方式不妥,没有因人而异,结果造成了“当头棒喝”的结果。即使你说的全是真理,也不能强迫人家接受。错误迟早会被认识,正确迟早会被接受。  “忠言不必逆耳”也许是教会我们一种说话的艺术。良药也有糖衣,顺耳的也有忠言。表达的形式总是为表达的内容服务的。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想,为什么有的话听起来“逆耳”?或许是你没有理
期刊
艾未未今年获得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之后,有点埋怨地说:这别人非得问我,得了终身成就奖,你怎么还好意思活着呢?“我小时候觉得世界上最好看的东西就是老师在作业本上扣的小红花。”他说。显然,他没有靠近过诺贝尔。    人人追求奖,在孩子时就这样,老师的一朵小红花往往让他们开心半天,到你长大了,小红花就不够了,为什么这样呢?麦克阿瑟研究奖计划的负责人丹尼尔· 素克罗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期刊
“会经济不景气吗”是每个人现在心里悬着的问号,并非制造群体恐慌,只是有个以备不时之需的Plan B,不是挺好的么?  9 个辛辣问题,拷问如果经济危机突然降临,你准备好了吗?    真不错,我们这下不能说“今年又nothing happen 了!”  诚如英文标题所显示的那样,这真是一个Rocky 年,如果你不会嫌弃我没见过世面的话,我还想再夸张地说:这真是一个既Rocky 又Rolling 的一
期刊
也许大部分人一想起工作就有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缺少实力,有的缺少动力,有的缺少智力,有的缺少竞争力——若愿意在这个环节认真计较一下,便会发现大伙儿似乎都得了不同程度的“集体性缺钙”,总结起来,就是群体肌无力。  所以要补。可是这个“力”却也好比黄金搭档里吹嘘的钙铁锌硒维生素那样数目繁多,断不能瞎补一气,得找准自己哪儿“虚”。俗话说,缺哪儿补哪儿,补好了“力”,才有“利”。往下罗列了大部分亚健康
期刊
你的员工既可以是慷慨的志愿者,也可以是贪婪的银行家,这取决于你能否了解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微妙差别,并利用这些帮助他们转换。    假设你在岳母家参加感恩节家庭宴会。她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看呐,火鸡烤成油亮的金色,里面塞满了你最喜欢的家庭自制馅料,甘薯上是厚厚的蜀葵糖浆。节日庆祝一波高过一波,一直持续到深夜。你心满意足,在壁炉旁和家人聊着天,喝光了你饭后的葡萄酒,这个时候,你站起身,掏出了皮夹
期刊
义工为人提供爱心,科技为人提供便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那是茶道的风情,复杂的事情不求人,才是iTECH 的创意标准。    存储不求人>64GB 超大U 盘  嫌移动硬盘太沉?嫌U 盘容量太小?存储文件的时候仿佛总是没办法两全其美。于是,Corsair 的64GB 超大U 盘重磅出场!要知道,很多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容量也不过这个规模。64GB 到底能存多少?举一个最普通的例子,如果存RMVB 格式的
期刊
看惯了周二半价场,偶尔也可以换换口味看个周末午夜场;看惯了惊悚冒险剧情,不妨也看看传记史诗爱情。同样的道理,去惯了看电影的老去处——电影院之后,也可以换个地儿看电影,比如,去外国驻华文化机构。    所谓外国驻华文化机构,通俗点儿形容,就好像是外国人在中国盖的教堂。当然,这些文化机构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教,或者说它的活动基本不涉及宗教,而只是本国文化的传播。有些文化机构在全球都比较有名,比如法国文化中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