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足迹式全程评价的实验与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个体的主动发展,而学习主体的主动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发展?也就是说,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依赖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性评价。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了旨在启动学生学习动力因的“足迹式全程评价”的实验。
  
  1遵照“自主、全面、合作”的原则,以语言描述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1.1建立闪光足迹档案袋。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档案袋,只记录优点、闪光点。记录的内容比较广泛,如:一种不盲从他人的独立的思考、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闪烁着创新思维的问题或方案、一张满意的习题、在某方面本星期较上星期的进步等等,学生都可以记录下来,放入档案袋。这些记录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学生每天每节课都以书面形式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教师每星期组织展评总结一次,使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对数学学习过程有了成功感,心情上的愉悦溢于言表,树立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1.2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小组活动评价机制。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机制,激励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尤其适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自评、互评、合作学习情况、学习困难生的进步情况等等。定期评价后,以颁发“数学小博士”证书、优胜红旗和喜报,盖“闪光足迹(小脚印)”印章等方式,对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从而树立了榜样,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2简化评价方式,以符号代替文字评价,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种评价方式
  
  2.1以符号代替繁琐的文字评价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淡化分数评价,重视民主评议,突出团结协作和进步程度。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2.2师评和学生参与评价结合起来。师评重点抓了在学习过程中的随机评价,制定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取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鼓励性评价方略,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学会欣赏别人。
  2.3建立学生申请重新考试的制度。如果学生对某次考试不满意,可推迟对他的评价,鼓励学生提出申请,重新答卷,然后再评价。这种评价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3逐渐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3.1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使评价措施客观化。以往的教学评价多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而我们的实验不再把学生作为被动检查的客体,而是把他们作为评价的主体,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生,增强了信心,实现了学生潜能的不断释放。
  3.2建立数学评价委员会。由大家推选出5~7名值得信赖的学生组成“数学评价委员会”,负责组织安排每一次的阶段性评价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评价能力。
  3.3激励要以真诚感动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激励,与不痫不痒的、敷衍了事的表扬效果大不一样。前者激励作用大,持续时间长;后者激励作用小,持续时间短。
  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的整体价值判断。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家长们惊奇的发现,今年孩了的学业成绩的体现与往年大不相同,拿在手里的不是一份单纯的素质报告单,而是一份与众不同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数学闪光足迹档案袋,里面不仅有素质报告书,更有一些从没见过的、新奇的东西,如一串长长的小脚印,几张优秀作业,几分有错误但已更正过的小检测题,学生互相欣赏的表扬稿和自我发现的闪光点……家长门看着,感叹着——为孩子们能如此正确地认识问题,为孩子们能有如此深刻的思想!
  经过近几年的实验,建立了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全程的多元化的评价系统。数学足迹式全程评价教学已初步成型,就是以小组互助合作为基础的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的学习和评价过程,以闪光足迹档案袋收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方面的点滴进步和闪光因素,启发学生自我反思,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用全面系统发展的思想评价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确立主动发展的信心、信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足迹式全程评价的实验和探索将绽放出更新的魅力,已取得的初步成绩,不过也是进一步实践的开始。
  [课题资助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资助课题(批准号:XJK08JJZB048)]
其他文献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物理教育之路该如何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    1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进程化加快,以科学和教育为支撑的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世纪的钟声中全面铺开。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新的教学智慧是要改造传统的教师权威。教师应尽快调整自己的思路,转换角色,尽快在新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改革。而观念的改革,关键要从教师开始,因此,
期刊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负担轻,教学效果好,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积极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坚持教学与发展的“统一观”,并且具体地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五项原则:学生的智力发展要依靠周围环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活动中发展,要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抽象真理概括的事实范围越广,那么要识记和记忆中保持这条真理,就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它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我们知道,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教学过程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调控并优化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这就要求各校积极、有效地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在诸位师生的密切配合下,搞好教学,提高质
期刊
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具有观察力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研究和改革必不可少的素养,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下面就谈谈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1在概念教学中的观察能力    1.1在概念引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引入新概念,首先就要使学生感知新教材,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或教师补充的基本事实为材料,让学生感知它们,了解它们的各个侧面,
期刊
本构想是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其严峻形势而提出来的,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改革问题。    1提出构想的现实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及其相应的理论研究一直围绕“语文”二字运行,就语文论语文,思想拘囿于语文小圈子,须臾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导致了一些恶果;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往往只注重部分语文基础知识的搜集、积累、识记,而不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高分低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和完备的知识结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能力的前哨。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  例如,在讲授等差数列通项
期刊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创设教学场境、启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助产士”。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现结合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谈谈我对课改的几点体会:    1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行探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因此,用贴近于儿
期刊
建国以来走过的道路说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专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将被时代的浪潮推向学校的信息中心、推向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浪尖。这样无疑对图书馆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被浪潮所淹没,图书馆必须认清形势,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改变传统工作方法,抛弃等靠的陋习和满腹的牢骚。图管会学生通过这个组织
期刊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人的心理机理发展水平。由于心理素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而心理索质的培养也有不同方法。  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强、富于幻想、善模仿、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容易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