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同期180例脑梗死病人分为2组,90例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90例为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比较2组的临床表现、CT特点、脑梗死情况、预后的关系。
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偏瘫、失语、延髓麻痹等症状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好转率低。
结论:糖尿病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对于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应在积极治疗脑梗死原则的基础上,尽早采取措施降糖,认真防治糖尿病是降低脑梗死致残率、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62-01
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与糖尿病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肪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80例患者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并符合第2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按照患者有无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A组)及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B组),每组90例。其中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8~76(64±12)岁,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患者中糖尿病病程1~30年,患者的血中血糖水平在(15.1±2.8)mmol/L,且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56例,冠心病史患者有17例,高脂血症患者有48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42例。9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组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45~84岁,平均62岁,均无糖尿病史。合并高血压46例,冠心病10例,高脂血症患者有38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全部患者均排除血管炎、血管畸形等。
1.2 方法。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测定清晨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入院后均给予降低血黏稠度、抗血小板凝集及对症处理,有脑水肿表现者应用脱水剂。根据血糖及并发症情况给予适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比较2组的临床表现、CT特点、脑梗死情况、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若P<0.05,则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若P>0.05,则认为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延髓星麻痹等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与效疗判定。2组患者入院后除控制饮食外适当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尽可能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30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瘫痪肢体肌力在IV级以上;②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II级以上;③好转:症状与体征有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I级以上;④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在I级以下,死亡。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脑梗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糖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3],糖尿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心脑血管病变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4]。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高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血管基底膜增厚、脂肪样透明变性、局部血流下降与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弥漫或局限性狭窄,进而使血管腔闭塞,致使其极易发生脑梗死[5]。报道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患者因合并心脑血管病而致死,且其危险性为非糖尿患者的2~4倍[6]。本研究进一步表明,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糖尿病脑梗死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相比,其冠状动脉硬化弥漫,多病变发生率较高,故一旦出现脑梗死就极易出现上述并发症[7]。由于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在缺氧状态下,ATP供应不足,大量葡萄糖以无氧酵解供能产生大量的乳酸,造成细胞内外严重酸中毒,使脑细胞能量代谢受损,从而加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坏死。
降低缺血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干扰缺血区侧支循环的恢复和建立,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脑细胞的凋亡。因此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从多个环节影响着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高血糖,有资料证明,空腹血糖>7.8mmol/L能促进动脉硬化,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在并发脑梗死后加重脑损害,其加重发生率达20%~40%,预后不良。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对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致死、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b].中华神经科杂
[3] Satons LS,Iniguez C.Diabetes meuitus and stroke[J].Rev Neu-rol,2000,31:14~16
[4] 张东铭,张苏河.糖尿病脑梗死及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31-33
[5] 陈小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42
[6] 宋一峰.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4):344-366
[7] 孟庆革.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2010,32(8):1268-1270
方法:将同期180例脑梗死病人分为2组,90例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90例为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比较2组的临床表现、CT特点、脑梗死情况、预后的关系。
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偏瘫、失语、延髓麻痹等症状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好转率低。
结论:糖尿病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对于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应在积极治疗脑梗死原则的基础上,尽早采取措施降糖,认真防治糖尿病是降低脑梗死致残率、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62-01
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与糖尿病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肪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80例患者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并符合第2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按照患者有无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A组)及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B组),每组90例。其中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8~76(64±12)岁,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患者中糖尿病病程1~30年,患者的血中血糖水平在(15.1±2.8)mmol/L,且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56例,冠心病史患者有17例,高脂血症患者有48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42例。9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组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45~84岁,平均62岁,均无糖尿病史。合并高血压46例,冠心病10例,高脂血症患者有38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全部患者均排除血管炎、血管畸形等。
1.2 方法。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测定清晨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入院后均给予降低血黏稠度、抗血小板凝集及对症处理,有脑水肿表现者应用脱水剂。根据血糖及并发症情况给予适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比较2组的临床表现、CT特点、脑梗死情况、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若P<0.05,则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若P>0.05,则认为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延髓星麻痹等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与效疗判定。2组患者入院后除控制饮食外适当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尽可能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30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瘫痪肢体肌力在IV级以上;②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II级以上;③好转:症状与体征有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I级以上;④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在I级以下,死亡。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脑梗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糖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3],糖尿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心脑血管病变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4]。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高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血管基底膜增厚、脂肪样透明变性、局部血流下降与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弥漫或局限性狭窄,进而使血管腔闭塞,致使其极易发生脑梗死[5]。报道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患者因合并心脑血管病而致死,且其危险性为非糖尿患者的2~4倍[6]。本研究进一步表明,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糖尿病脑梗死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相比,其冠状动脉硬化弥漫,多病变发生率较高,故一旦出现脑梗死就极易出现上述并发症[7]。由于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在缺氧状态下,ATP供应不足,大量葡萄糖以无氧酵解供能产生大量的乳酸,造成细胞内外严重酸中毒,使脑细胞能量代谢受损,从而加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坏死。
降低缺血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干扰缺血区侧支循环的恢复和建立,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脑细胞的凋亡。因此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从多个环节影响着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高血糖,有资料证明,空腹血糖>7.8mmol/L能促进动脉硬化,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在并发脑梗死后加重脑损害,其加重发生率达20%~40%,预后不良。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对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致死、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b].中华神经科杂
[3] Satons LS,Iniguez C.Diabetes meuitus and stroke[J].Rev Neu-rol,2000,31:14~16
[4] 张东铭,张苏河.糖尿病脑梗死及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31-33
[5] 陈小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42
[6] 宋一峰.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4):344-366
[7] 孟庆革.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2010,32(8):1268-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