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科学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完整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促使幼儿对科学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有效地科学教育活动就是教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关键词】有效科学活动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96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建构有效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关键。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即使看到幼儿在自主操作材料,那也是在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之后,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得被动,这就不能算是幼儿主动在学习。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师应该是幼儿的支持者、参与者。如何来当好这个支持者和参与者呢?“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角色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教师既是孩子的玩伴,又是观察家,还是领路人。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倾听、敏感察觉、善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退有度,及时把握时机,适当应答、积极引导、因人施教。”[1]
二、提供适宜的材料,给幼儿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供保证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周围事物;他们需要观察、了解、解释、适应周围事物;他们需要探索。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或探究本能。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在给幼儿提供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必须充足。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减弱幼儿的探索兴趣,导致幼儿不能很好的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从而得到体会与发现。所以给幼儿准备的材料必须足够,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接触到。
2.活动中教师提供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会吸引幼儿去探索,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呈现的方式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
三、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1.活动的内容。
首先,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必需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各种玩具、日用品、劳动工具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比如,大班科学活动:水的沉浮、有趣的磁铁等。
其次,把幼儿的兴趣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兴趣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并使学习活动得以维持。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一带幼儿到操场上,就发现幼儿或三人一组,或四五人一堆,蹲在地上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他们都在找 “西瓜虫”。我看到幼儿都这么有兴趣,我就开设了以“有趣的虫子”为主题的科学活动,幼儿兴奋极了。我们就“虫子的特征”、“虫子的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展开探索。我发动幼儿找资料,一起来观察虫子、饲养虫子,通过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这种虫子的知识,从而还延伸开来,一起探索其他“有趣的虫子”。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拟订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课程设计从书本到儿童的静态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进行预设课程计划过程中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可以通过即时的价值判断决定是否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开展活动,若判断有价值,教师完全可以放弃原来的计划即时生成活动。”[2]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形式。
我认为,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的形式非常适用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中,能够使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操作材料与操作机会,有利于教师对孩子的组织与个别指导,坚持了个别指导。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在个别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自然发展,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③比如在进行“三原色”的活动中,教师就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操作,发现三种颜色用不同的比例进行调和,得出不同的颜色。每个幼儿调出来的颜色肯定有所不同,这就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
“在小组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落后于幼儿的后面一点,以便充分发挥幼儿团体合作的主动性,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幼儿的合作者,即与幼儿一起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新的经验。” [3]
3.科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科学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或许同时也张开想像的翅膀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的学习。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吹泡泡”中,我先让幼儿用圆形泡泡器自主地玩“吹泡泡”游戏,然后我又提供了正方形、三角形等探究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用这些材料探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通过对各种探究材料的游戏化操作,幼儿在比较后发现无论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显然,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快速、直观地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 四、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提问,指导幼儿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很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所应具备的技巧第一条就是提出更少的问题。要避免课堂提问过多、过滥,为提问而提问。要提出有悬念,能启发幼儿思维、拓展思维应用的综合性问题”④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用“是不是”、“想不想”或者“对不对”来提问,这些问题对教学活动而言,可有可无,对幼儿而言,也是没有任何启发作用。
所以教师的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比如在“有趣的树叶”中,教师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并让幼儿探索发现树叶的不同外形特征。教师的提问是:“看看这些树叶,你看到了什么?”幼儿纷纷回答:“树叶上有个洞、树叶有黑色的点点……”幼儿的回答都与老师的预设目标不一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回答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太广、太泛,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假如改成“比较这些树叶,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或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其次,教师的提问要做到“因人施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学生。所提的问题,对尖子生可以合理提高,对一般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低。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后进生。” [4]
2.重视教育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在探究活动中,从多方面评价幼儿,采用多元评价标准,避免把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的获得作为单一的评价内容。同时应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学习方式纳入评价内容。教师不能仅以对探究的结果作为评价的单一标准,教师应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教师对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不怕困难和不断尝试的精神,探究中的每个发现,教师都应给予及时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动机。
参考文献
[1]虞莉莉编,《幼儿教育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第243页
[2]王春燕著,《对幼儿园课程预设与生成的思考》,《早期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出版,2004年第8期,第9—10页
[3]黄琼、蔡蓓著,《幼儿探索主题活动案例100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81页
[4]王方林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联合出版,2002年7月,第45—47页
【关键词】有效科学活动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96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建构有效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关键。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即使看到幼儿在自主操作材料,那也是在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之后,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得被动,这就不能算是幼儿主动在学习。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师应该是幼儿的支持者、参与者。如何来当好这个支持者和参与者呢?“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角色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教师既是孩子的玩伴,又是观察家,还是领路人。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倾听、敏感察觉、善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退有度,及时把握时机,适当应答、积极引导、因人施教。”[1]
二、提供适宜的材料,给幼儿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供保证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周围事物;他们需要观察、了解、解释、适应周围事物;他们需要探索。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或探究本能。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在给幼儿提供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必须充足。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减弱幼儿的探索兴趣,导致幼儿不能很好的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从而得到体会与发现。所以给幼儿准备的材料必须足够,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接触到。
2.活动中教师提供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会吸引幼儿去探索,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呈现的方式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
三、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1.活动的内容。
首先,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必需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各种玩具、日用品、劳动工具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比如,大班科学活动:水的沉浮、有趣的磁铁等。
其次,把幼儿的兴趣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兴趣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并使学习活动得以维持。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一带幼儿到操场上,就发现幼儿或三人一组,或四五人一堆,蹲在地上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他们都在找 “西瓜虫”。我看到幼儿都这么有兴趣,我就开设了以“有趣的虫子”为主题的科学活动,幼儿兴奋极了。我们就“虫子的特征”、“虫子的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展开探索。我发动幼儿找资料,一起来观察虫子、饲养虫子,通过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这种虫子的知识,从而还延伸开来,一起探索其他“有趣的虫子”。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拟订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课程设计从书本到儿童的静态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进行预设课程计划过程中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可以通过即时的价值判断决定是否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开展活动,若判断有价值,教师完全可以放弃原来的计划即时生成活动。”[2]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形式。
我认为,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的形式非常适用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中,能够使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操作材料与操作机会,有利于教师对孩子的组织与个别指导,坚持了个别指导。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在个别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自然发展,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③比如在进行“三原色”的活动中,教师就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操作,发现三种颜色用不同的比例进行调和,得出不同的颜色。每个幼儿调出来的颜色肯定有所不同,这就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
“在小组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落后于幼儿的后面一点,以便充分发挥幼儿团体合作的主动性,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幼儿的合作者,即与幼儿一起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新的经验。” [3]
3.科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科学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或许同时也张开想像的翅膀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的学习。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吹泡泡”中,我先让幼儿用圆形泡泡器自主地玩“吹泡泡”游戏,然后我又提供了正方形、三角形等探究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用这些材料探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通过对各种探究材料的游戏化操作,幼儿在比较后发现无论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显然,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快速、直观地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 四、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提问,指导幼儿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很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所应具备的技巧第一条就是提出更少的问题。要避免课堂提问过多、过滥,为提问而提问。要提出有悬念,能启发幼儿思维、拓展思维应用的综合性问题”④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用“是不是”、“想不想”或者“对不对”来提问,这些问题对教学活动而言,可有可无,对幼儿而言,也是没有任何启发作用。
所以教师的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比如在“有趣的树叶”中,教师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并让幼儿探索发现树叶的不同外形特征。教师的提问是:“看看这些树叶,你看到了什么?”幼儿纷纷回答:“树叶上有个洞、树叶有黑色的点点……”幼儿的回答都与老师的预设目标不一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回答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太广、太泛,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假如改成“比较这些树叶,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或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其次,教师的提问要做到“因人施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学生。所提的问题,对尖子生可以合理提高,对一般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低。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后进生。” [4]
2.重视教育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在探究活动中,从多方面评价幼儿,采用多元评价标准,避免把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的获得作为单一的评价内容。同时应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学习方式纳入评价内容。教师不能仅以对探究的结果作为评价的单一标准,教师应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教师对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不怕困难和不断尝试的精神,探究中的每个发现,教师都应给予及时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动机。
参考文献
[1]虞莉莉编,《幼儿教育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第243页
[2]王春燕著,《对幼儿园课程预设与生成的思考》,《早期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出版,2004年第8期,第9—10页
[3]黄琼、蔡蓓著,《幼儿探索主题活动案例100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81页
[4]王方林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联合出版,2002年7月,第45—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