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1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商 年份:2014
柏拉图的作品以结构精巧、用心深远著称,而在《理想国》中尤其如此。从第一卷的论辩地点、时间、人物以及主题当中,都可以觅得踪迹。但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与众论辩对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教育现代化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应用型人才等相关概念的探讨,旨在找出几者之间的深度关联,透视出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和改进通识教育的巨大作用,从而为新建本科高校以...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19
中国传统社会凝练出了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儿女优秀品格的根基,东坡文化则是其中的翘楚。新时期、新时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需要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2018
就全球范围来讲,当下的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主义最终能代替资本主义吗?这种替代过程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现阶段,处于这个替代过程中的“我们”应......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在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中,对"道"之意义的指认是在由"德"而"道"的精神向往中对"道"进行价值理性的主体性证明,这种道德主体即所谓"君子"。儒家的道德主体性,即君子人格...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拉康颠覆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被当成生物学的自然性理论,他的无意识概念不是指被压抑的本能原欲,而是转喻成意识的发生——是在主体之外他处的一种建构机制。因为人的意识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年份:2018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轼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三首《临江仙》词—《送王缄》、《夜归临皋》、《送钱穆父》中的道学思想?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苏轼在政治失意时期,甚至整个中晚期的人生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年份:2017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传承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遭遇了很多的困难.这些困境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管理观察 年份:2018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而这里的“根本”就是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绝不能抛弃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在全球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东坡...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商 年份:2015
摘要:阿多诺认为整个西方文化传统都被同一性逻辑所统摄着,只不过从古希腊时期到后现代社会都在进行着新瓶装老酒式的重复演绎。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同一性法则,无时无刻不在钳制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不打破这个同一性逻辑,人的思......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2014
“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伦理思想最为核心的范畴之一,而其中天心之德是无差别的,具有普遍性的,也是“为政”的本原根据。“天”是非实体化、非对象化的,只能依靠个体的信仰或...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年份:2004
不仅是一部论战形式的政治文献,其中也蕴涵了深刻的伦理思想.马克思在其中讨论了正义(公平)、自由等相关的伦理话题,他指出,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伦理诉求,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1
[摘要]西季威克在调和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对立的时候提出了“实践理性二重性”问题,也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和“合理自爱”之间的冲突。他认为这两种欲求不可能在经验层面协调一致,从而诉诸宗教制裁,高悬一把伦理之剑来加以解决。拓展来说,西季威克从超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16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孟子和柏拉图是东方与西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通过研读他们的文本,并进行互文性的对比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与孟子在政治学——伦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2018
摘 要:就全球范围来讲,当下的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主义最终能代替资本主义吗?这种替代过程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现阶段,处于这个替代过程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于上述几个问题,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来源:商 年份:2014
摘要:柏拉图的作品以结构精巧、用心深远著称,而在《理想国》中尤其如此。从第一卷的论辩地点、时间、人物以及主题当中,都可以觅得踪迹。但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与众论辩对手经过一系列的论争后,并没有给出正义定义的最后结论。对此,人们不应该对这种模糊感到失望......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渤 肖久艳,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19
【摘要】从中学到大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贯穿了青少年的整个学习生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有鉴于此,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青少年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成为必要。在传承弘扬中华......
[期刊论文] 作者:课题组,徐鸿,刘浩渤, 来源: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年份:2021
文章主要通过对苏轼贬谪儋州期间两篇作品——《到昌化军谢表》与《众妙堂记》的分析,探寻出苏轼在这一时期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勾勒出晚年苏轼在面对人生失意时的心理调适图景。在作品的选择上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官方样本的文章,在这类文章中,苏轼的真实心理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