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陳致,,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8
本文結合甲骨文金文材料,與傳世經典中之資料,考察商周時期之万(萬)舞樂制的形式,及其與庸奏和《詩經》中三頌之關係。從甲骨文例出發,我們看到万(萬)舞在商代祭祀中是一種詩...
[期刊论文] 作者:陳致,,
来源:诸子学刊 年份:2007
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本來以四書五經爲考試内容,以代聖人立言爲考核方式的科舉制義中出現了多用釋老之言的傾向。清代學者如顧炎武認爲此風氣始於隆慶二年(1568)李春芳任會試...
[期刊论文] 作者:陳致,,
来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份:2004
本文以清代硃卷以及其他相關文獻爲依據,分析乾隆中晚期以後科舉考試中漢學考據之風對制藝的影響,提出清代乾嘉時期的考據學風,由民間興起至乾隆中晚期而影響到官學和科舉,清...
[期刊论文] 作者:陳致,,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0
两周金文辞例中,多有与《诗经》中语句重合者,学者每以为是金文的作者徵引《诗》句。如师訇簋(孝王时器)有铭文作:“日天疾畏(威)。”毛公鼎(孝王时器)作:“敃(抿)天疾畏(威)...
[期刊论文] 作者:陳致,,
来源:出土文献 年份:2012
2012年第8期《文物》上發表了李學勤先生《新整理清華簡六種概述》、李守奎先生《清華簡...
[期刊论文] 作者:陳致,,
来源:出土文献 年份:2010
2009年8月4日,李學勤先生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清華簡〈■夜(■)〉》一文,~([1])其中介紹了簡文中古佚詩數首,從李學勤文章中公佈的古佚詩内容來看,風格頗似今本《詩經》中...
[会议论文] 作者:陳致榮,
来源:香港珠海书院,国立政治大学,上海大学 年份:2009
晚清庚子拳乱引八国之联军进京,尔后奕匡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在《议和大纲》上签字,《辛丑和约》随之订立.其中「赔款」一项规定为:中国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为9.822亿百银.这笔赔款是针对「庚子事变」而设,故称庚子赔......
[会议论文] 作者:林廷彥,楊接期,陳致宏,
来源: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 年份:2006
以行动装置进行学习活动,固然可以获得行动便利的特性,但是在小组成员资讯共享时却有问题发生.本研究根据共同显示荧幕的概念设计一系统以辅助行动学习.并且设计线索式的策略...
[会议论文] 作者:古禮權,陳致宏,楊接期,
来源: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年份:2003
「资讯融入学习」是目前学习上的趋势,我们可利用电脑网路科技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性,来强化学习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以「目标投定理论」之原理原则,来实地建构一个优质的「儿......
[会议论文] 作者:陳主惠,游新旺,陳致向,陳秀婷,吳瑞賢,
来源:第四届海峡两岸结构与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本研究将针对不同植根密度之土壤试体,在改变根埋置长度情况下,经直剪试验後量测植根土壤之剪力带厚度.由於根系对土壤剪力强度增量之影响在於根之弹性变形、断裂现象及根与土......
[会议论文] 作者:陳裕斌,黃仕棋,陳致宏,楊接期,陳德懷,
来源: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年份:2003
使命式学习主要是针对接受特定使命或任务,在有限资源以及有限时间的压力下,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知识整合的能力,以最少资源采用正当的方法,完成关键性的任务。本论文首先探讨使命式......
[会议论文] 作者:陳裕斌,陳致宏,黃仕棋,楊接期,陳德懷,
来源: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年份:2003
使命式学习主要是针对接受特定使命或任务,在有限资源以及有限时间的压力下,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知识整合的能力,以最少资源采用正当的方法,完成关键性的任务。本论文首先探讨使命式学习及契约式学习相关理论,并发展一个网路上的使命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必须承诺一份学习契......
[会议论文] 作者:詹偉德,梁仁楷,張松濱,陳致宏,楊接期,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3
科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无所不在,善用生活中的科技事物,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探索科技的丰富内涵和程序,传达科技概念,让学生亲身体验用科技解决问题的历程,培养分工合作、专题学习的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分析纪录的实际实验遇程,这对於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活......
[会议论文] 作者:陳秀婷,吳瑞儋,游新旺,陳致向,陳主惠,蔡元芳,
来源:第四届海峡两岸结构与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许多相关研究显示,含有植生根系补强的土壤会增加土壤的凝聚性和剪力强度.当穿过滑动面的根系贯入深度越深,则对于增加土壤剪力强度的功能越大,因此,根与土壤间之握裹滑移作用为影响边坡稳定之重要因素之一,基於根与土壤间之力学行为,本研究将探讨五节芒垂直根系及水......
[会议论文] 作者:詹偉德[1]梁仁楷[1]張松濱[1]陳致宏[2]楊接期[3],
来源: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年份:2003
科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无所不在,善用生活中的科技事物,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探索科技的丰富内涵和程序,传达科技概念,让学生亲身体验用科技解决问题的历程,培养分工合作、专题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