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路相关论文
本书是《白寿彝讲历史》五代宋元卷。我们从中选取了陆游一节。在文学方面,南宋的词,仍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陆游参加过抗金斗争,他......
镇海为宁波市组合型城区三大片之一,地处东海之滨的甬江入海口,东临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毗邻深水良港北仑港,北扼杭州湾,自古......
<正> 世界著名被行家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这是中外史学界向来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曾根据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马可·波......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南宋两浙路市镇大幅增加,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浙北平原和浙东沿海的州县,是两浙路市镇分布的密集地区......
本文论证两个问题:一、琴产生的历史下限,不能以罗振玉解释甲骨文“乐”字是“琴瑟之象”为据求取,只有从《诗经》中探索。由《左......
官学是宋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州县学的修建是官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南宋时期,两浙路地区的州县学修建,又是州县学修建的......
北宋后期,内河航运量大增,两浙路的温州和明州.造船量占据北宋各船场之前列,两个船场平均一年造船1200艘.曾孝蕴主管发运司粜籴事......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火葬是现代社会“移风易俗”的产物。其实不然。两宋时期,京师汴梁、临安、河东路、两浙路等地,都盛行火葬。不独贫......
市镇是草市和镇的统称。聚落萌发草市,草市成长为镇市,这一乡间商品经济渐进的、自发的过程贯穿于南宋。南宋时期两浙路的市镇经济......
宁波(古称明州)古代市舶机构始建于何时?自八十年代以来,存在二种不同的看法,即主唐说和主宋说。1992年,在《海交史研究》第1期和......
北宋皇佑年间,吴中地区发生旱灾,灾情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大量灾民涌现,不少人举家外迁,流离失所,许多人因饥饿而死。吴中是指今天浙江省的......
<正>人们曾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作为南宋的真实写照。但这个偏安一隅,国土仅留......
【正】 宋代福建的农业,已和吴越、蜀等先进地区并驾齐驱:“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的记载就是一......
两浙路是宋代私营金银器制造业活跃与繁盛的地区之一,唐代中晚期江南地区金银器制造业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达、充足的金银材料来......
两宋时期 ,两浙路是城镇最为兴盛的区域之一。就州县城市而言 ,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增强 ,逐渐形成了综合型、经济型、政治型......
【正】宋代社会生产有了极为显著的发展,其中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的全面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差......
“生子不举”是宋代东南诸路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人家“计产育子”,“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其取士规模也远超其他朝代。宋代两浙路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举制的发展在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苏州,是当今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东临上海,西接无锡,北衔长江,南濒嘉兴。2 0 1 5年,苏州市G D P达到1 4,4......
<正> 序言方腊,北宋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帮源人(注),出身佣工,深受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对地主阶级有着刻骨的阶......
技术进步:两宋航运业发展的动力郑学檬两宋的科学技术以三大发明为标志,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引人注目,其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东西方的......
一宋代主客户的含义与唐代不同。唐代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以后,“主户”与“客户”的区别,系指是否土著。外来侨居人户称作客户,即客......
<正> 自幼酷爱书法,及长剧嗜考据,每有有临池之兴,则不专意于点画神韵之间,而于文字题记多涉观览。恒服前人精赏,然亦不无可议可商......
<正>从以往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来看,文化发达区域是以各种文化因素的数量等分项统计做基础,再相叠加划定的。那么,很显然,文化因素......
宋代两浙路社会发展加快、经济日渐繁荣,尤其是在赵室南移,定都临安后,两浙路社会进入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同时期,农业灾害带来的......
宋代两浙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易遭受海溢灾害和咸潮倒灌的侵袭。为了保障沿海邑落及农田的安全,宋代特别注重塘、堰、碶等海洋灾害......
史学界经多年研究、探讨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心在北宋时已完成南移,而两浙路是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主要地区,因此探讨其经济......
<正>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科学文化的进展,萌发了保护创作者权益,鼓励创作积极性的一种意念,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日趋深化,形......
<正> 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空前的,两浙路又居于全国的首富之区。苏轼说:“两浙之富,国用所恃,岁漕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
<正> 宋代的经济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超过了前代。特别是两浙的经济发展更快,成为全国之冠。但随之而来的是地主阶......
<正>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北面失去屏障,978年,北宋改用政治压力胁迫吴......
在宋代两浙地区 ,随着商品流通的空前活跃和草市、镇的大量兴起 ,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两级市场网络 ,并......
<正>关于中国农民起义问题,论述甚多。但对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地域差异,尚未引起重视。同一社会形态有不同的地方特点,同类矛盾有......
<正> 一、汴河漕运与东南经济汴河是隋炀帝时开挖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中一段,数百年间,一直是南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唐代末年,汴河溃......
<正> 在研究宋朝封建赋税的文章和各种宋史著作中的赋税部分,多是从赋税剥削的项目纷繁,负担沉重,结构变化和税、役由上户向下户转......
蝗灾是我国农业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因其危害巨大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关注。宋代蝗灾频发,宋廷对蝗灾十分重视。文章考察了宋......
<正> 两宋时期明州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尤其是与日本、高丽的贸易往来最为频繁,它是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在张津等所编撰的《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