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谢图汗相关论文
木兰围场的由来清代的木兰围场,是以哨鹿得名。“国语(即满语)谓哨鹿曰木兰,围场为哨鹿所,故以得名。”(《钦定热河志》卷46,《围......
1697年夏,康熙皇帝由宁夏返京,途经内蒙古。在宁夏驻军期间,他一直在着手准备清军对其世仇准噶尔的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发动进攻。当......
寺庙始终处于政治斗每的中心,因为,一般来说,它是统治阶级的支柱。寺庙里的上层人物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寺院......
《喀尔喀法规》是一部清代喀尔喀地方法规的汇编。清廷为笼络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稳定喀尔喀,允许土谢图汗等部王公制定了这......
17世纪80年代,面对俄国侵略势力东进和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的崛起,漠北的喀尔喀部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强敌环伺的危险局面,仍旧把......
【正】 在噶尔丹一生的政策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东方政策。这个政策的核心是:“与满族争夺喀尔喀蒙古,企图利用各种势力,恢复其祖......
阿拉善和硕特部是最早服属清朝的卫拉特诸部落之一,在清代蒙古史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研究阿拉善和硕特与喀尔喀、清朝的交涉,可以更......
<正> 在研究准噶尔史的论文中,多提到乌兰布通之战。但是,噶尔丹为什么进犯漠南?清朝各路大军的战略目标和行进路线如何?战争的后......
明末清初,生活在我国西北边疆的蒙古民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其中漠南蒙古即今内蒙古各部,漠......
喀尔喀万户长阿巴泰于1580年称"赛音汗",喀尔喀蒙古始有汗号。第一代"土谢图汗"是阿巴泰孙衮布。1596年,被阿巴泰立为汗的喀尔喀右......
<正> 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中国清朝政府作了重大的领土让步的结果。即中国把自己的贝加尔湖......
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郭长庚提到康熙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1一1722年在位),现行历史教材及有关传记、评论乃至文学作品几乎交口称誉,直将......
1634年林丹汗去世后,以外喀尔喀左翼车臣汗为首的蒙古贵族同后金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1640年以后,喀尔喀部同卫拉特部在《蒙古──卫拉特法典......
<正> 17世纪,蒙古诸汗和王公之间的残酷斗争,导致了满族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当时,军事封建的满清国家对日益丧失其独立的蒙古诸王......
【正】 喇嘛教黄教派十六世纪传入蒙古,到十七世纪中叶,已经广泛传播于大部分蒙古族地区,并开始形成实力强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