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诺维也夫相关论文
睡在布尔加科夫身边的斯大林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在3年后的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
《二手时间》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
东方: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俄]H.A,伊万诺夫夏坎译[编者按]史学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对东方文明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颇具......
<正> 这个题目只是初看起来可能使人觉得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它的意义只限于当今的时代。实际上,这个题目要求弄清楚,列宁的遗产中......
列夫·托洛茨基(1879-1940),苏联时期著名政治家,列宁最亲密的战友,红军的缔造者,第三国际领导人,联共(布)党内反对派,所谓“托派分子”首领......
上世纪八十年代布哈林热以来,新经济政策被誉为“惟一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因捍卫这个经济政策......
美国共产党人约翰·里德一八八七年出生,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很早就表现出写作才华,又有新闻记者敏锐的眼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从......
中国政改办原工作人员吴伟撰文:198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重大失误,即物价闯关。5月18日,姚依林向陈云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价格......
一个俄罗斯人不想离开自己的祖国,可是祖国却要把他强行撵到异国他乡去,甚至必须在这样一份文件上签字:未经政府许可擅自回国将被......
苏联时期的城市,第一条主干道叫列宁大街,第二条通常就叫高尔基大街。高尔基这位苏俄文学的泰斗,一生曾有过多次“自我否定”的价......
“现在终于等到了所有人都认识到这是场民族悲剧的时刻,我们应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教训并使之不再重演,这是所有人的责任。”——(俄)普......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
从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出发,季诺维也夫认为一国可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马克思和列......
<正> 1918年初,围绕着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俄共(布)党内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斗争。当时,尽管列宁的意见是正确的,但由于以布哈林为首的......
列宁逝世以后,联共(布)领袖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向国外学习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文化建设的......
<正> 众所周知,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这个问题上,俄共(布)党内存在着深刻的意见分歧,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是以列宁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同......
200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托沃射击场”的大清洗纪念地,悼念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遇难者。此地原为大清洗时的......
娜杰日达·阿里卢耶娃是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由于她自毙身亡,一生只活了31岁。娜杰日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对著名夫妻间的关系究......
季诺维也夫在有关著作中正确地阐述了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思想,阐述了列宁关于俄国不能单独一国取得社会主义最终胜......
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为此目标而建党。不过在共同目标下,对达到目标的方法、道路以至执政期间......
<正> 托洛茨基披谋杀迄今已经50多年了。然而作为俄国革命和国际共动史上矛盾而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自本世纪以来托洛茨基不断引起......
<正> 1933年,列甫·托洛茨基由于决定不再忠于第三国际并成立第四国际,与布尔什维克党在政治上正式决裂了。这种决裂对他来说是不......
<正>托洛茨基这个对手被打下去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三驾马车"之间的矛盾开始显露。他们之间早有矛盾,只是面对托洛茨......
<正>列宁去世时,在七名政治局委员中斯大林位居中间,排在其前面的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排在其后面的是:布哈林、李......
本文围绕"不要沙皇,而要工人政府"这个口号,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全文分成三个层次:列宁对"不断革命论"态度的前......
围绕列宁的"四月转向"及其限度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文章从是否存在列宁的"四月转向"(俄国革命是二......
<正> 一个引起世人瞩目的重要刊物——《苏共中央通报》于1989年1月问世了。这是苏共中央主办的一个大型信息月刊。在苏联共产党的......
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的大清洗中,十月革命时的开国元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纷纷落马,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各......
<正>当人被视为有罪的时候,大都会千方百计为自己辩护,希望得到从轻处罚。但也有例外,非但不为自己辩护,反而给自己罪上加罪。例如......
围绕俄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通过具体分析列宁批评托洛茨基的具体语境与......
<正> 托洛茨基派是苏共党内的一个阴谋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一九二三——一九二四年及以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托洛茨基伙同其他反......
<正>《同舟共进》2015年第2期刊载了两篇涉及苏联历史的文章,一篇谈斯大林的妻子之死,一篇谈托洛茨基之死,内容都不错,但涉及苏联......
<正>列宁的国家设想十月革命前,列宁设想的国家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其特点是各级官员选举产生,接受选民的监督,可以随时罢免,官员......
<正>在莫斯科河边有一幢苏联时期的"高干楼",外墙上嵌有许多名人的头像和名字,标明他们在这里居住过。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大......
【正】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社会......
<正>2012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玉贞研究员的著作《国民党与共产国际(1919—1927)》(以下简称"李著")。李玉贞研......
【正】 1924年列宁逝世前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处在一个严重困难的时刻。列宁病重不能视事,国家在经济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困难,接......
<正> 近年来,苏联有些学者对二三十年代联共(布)党内斗争、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其评价等问题展开讨沧和辩论。这......
季诺维也夫认为,列宁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中新的过程和世界工人运动中新的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它以俄国革命经验和其他许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