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孝作忠相关论文
作为诸德之本,多种德行皆由孝生;作为八德之首,孝又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种德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孝与悌、忠、信、礼、......
孝与忠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由于早期中国夏、商、周王朝"家""国"合一,因此用血缘来维系统治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所以......
摘要:“孝”是儒家所倡导的一个德目,爱敬构成了孝之为孝的内在性支撑,是其所包含的内在德性。爱敬之德根植于人之天性,故可成为政教之......
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价值之一,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仍然“虽九死其犹未悔”;诸葛亮忠于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
一、儒家道德构成中国传统"人治"思想不管"人治"还是"法治",社会管理最终靠人的道德水平和行为完成。关于这方面的大讨论,春秋末就出现"百......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下,本是规范家族内部行为的“孝”成为历代君王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集中体现孝治思想的儒家经......
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蕴含着以敬侍养、慈孝相应、卑幼尊长、柔声以谏、俭葬诚祭、显祖扬亲、移孝作忠等丰富内容。作为......
<孝经>一书紧紧围绕"以孝治天下"这一主题思想,对孝的含义、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孝经>所宣扬的孝道观,既是建构中国......
《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经典的专论,它所阐述的孝道内容主要包括孝为德本,行孝原则,移孝作忠,孝在谏诤这几方面,并且表明行孝对治......
与几乎所有文明古国中都存在过的血统等级架构不同,在中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血亲等级架构。儒家血亲等级观念是中国血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性善论是黄道周孝道思想的形上基础,他认为至纯至善的天地之性流行于人而成为人之性,坚持性善一元论,反对宋儒的二元之性;他认为"......
传统孝道与现代亲子关系范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走向现代社会的文明古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在我......
《孝经》移孝作忠,体现了伦理孝道与王权政治的结合。《孝经》不仅探讨了孝治的哲学理据,对君德臣道提出了具体的制约规范,而且从......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 ,一种文本一经问世 ,文本作者就已丧失对它的阐释权。注重自然亲情、追求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原生儒家孝论 ,自秦......
传统“忠孝观”主要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但又与之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忠孝观中,“忠”指“忠君”,强调君权,孝指“尊亲”......
个体家庭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形成的。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有自己的特殊路径,这就是直接由家族至国家,形成家国一体的宗法制。这也......
大约完成于春秋末期、由集体创作而成的《孝经》,在继承孔子、曾子孝论的基础上,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移孝作忠”的思想,......
传统的中国家庭孕育于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环境,因而家庭伦理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征.首先,传统中国人以家族生......
作为第一部将“孝”系统化、理论化的著作,《孝经》在不否认对父母敬养的同时又将“孝”作为圣贤之治和君子终身躬行的“至德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