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义功能相关论文
体态语的研究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外交流的增多以及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汉语的实际需要,体态语的研究水平也......
选题依托方言调查材料,对山西文水方言语气词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分析。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讨论了学界有关......
文字学上有传统“六书”之说,指事是引起颇多争议的造字方法,以往研究多侧重指事字的定义、界说、结构等方面,很少涉及指事字的表......
所谓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这些语素在组合成词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组合能力的不同、表义功能的不同、所组合......
一、“集……于一身(体)”的表义特点“集……于一身(体)”(“集”:动词,集中;聚集;“……”是“集”的宾语,一般是名词性成分;“......
语调不仅起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强化和影响着说话者的语义。因此,掌握英语语调的功能非常重要。英语语调的功能分为表义功能、语......
“已经××了和(或)正在××着”句式曾被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不合规范。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此句式是一种特殊的动词性......
本文以杨伯峻先生的《孟子正义》为研究版本,对其中的否定副词“不”“弗”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材料进行定性分析,从语法功能、表义......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醒世姻缘传》中的AABB式词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不论从构成方式、表义功能还是语法功能方面看,AABB式词均呈多样......
从语义类型来看,高邮方言的比较句可分为平比句和差比句。平比句具体表现为“A+(跟)+B+一梗子/一个样子”和“A+(跟)+B+一梗子/一个样子+w”等四......
汉语实词一词的多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词义功能转化所致。汉民族思维的意会性,汉语词义丰富的内涵义等,都使得汉语实词词义......
潜存动宾关系"V的N"结构并非简单的偏正关系,而是有表指称义的体词性结构和表陈述义的非体词性结构的对立,由此带来"V的N"结构在句......
“少不了”与“免不了”这对近义构式在共时层面上逐渐虚化,兼有谓词性与副词性用法。伴随着构造意义的定型化、搭配方式的多样化、......
比况短语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长期以来,人们对比况短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层次分析上,本文力图从结构形式、常见格式、语......
考察《左传》中“勿”与“毋”两个否定词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我们发现:传统的“勿=毋+之”的公式是不成立的,“勿”是一个经常用于......
叠文是仅由相同的、具有明显独立性的构字部件反向或同向叠加n次(4≥n≥2,且n为整数)而成的汉字。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收录......
論文以2011年上海市中西书局出版的《肩水金關汉简(壹)》爲研究材料,结合語料库的使用,对其形聲字的類型、形符和聲符等相關問题进......
《孟子》词典归纳出《孟子》正文中“为”字的五种用法,即动词、介词、副词、连词、语气词。本文在进行数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怪XX的”是一个常见的格式,但能进入这个格式的词语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即这些词一般都包含一定的主观性色彩。“怪XX的”整体格式意......
这里从语言和逻辑结合的视角,通过与'只有'的对比,探讨了连词'只要'的表义功能.根据它联结对象的不同,划分出两个......
本文从留学生习得“A归A”结构时出现的偏误出发,讨论“A归A”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演成途径,并在语篇的大背景下考察其表义功能、语义......
安徽临泉方言中"乎"缀词主要出现在"动词性成分+乎""形容词性成分+乎""形容词性成分+乎哩[li]①"三种形式中,"乎"附着在动词性成分......
主谓短语的功能类别,不同语法书看法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文从它的句法功能(包括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及组合能力)和表义功能两个方......
语调不仅是语义的一个基本方面,甚至可以视为句法的一个基本要素。这不仅确定了语调学在语言科学体系中的位置,而且给语调教学提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考察了"V在+L"格式的表义和表达功能.认为当V表动作时,此格式的表义功能可概括为:1.表示动作参与者通过动作抵达于某处所;2.表......
汉语构式“一+N(单音节)”构成成分复杂,结构属性多样。“一+N单”具有深厚的认知及心理基础,可以表示客观数量、量大、量小等意义......
重叠是现代汉语重要的构词和构形手段之一。杭州方言的重叠式形式丰富,本文以词类为纲对杭州方言内的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
语言库藏类型学是语言类型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语言类型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此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文水方言中的小称范畴,......
本文对山西 87个县的“儿化、儿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其中 ,6 9个县有“儿化” ,12个县有“儿尾” ,6个县无“儿化” ,也无“......
先秦汉语的否定词研究,尤其是围绕"非"的词性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左传》否定词"非"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
叹词“嗯”在不同语境的使用中有其不同声调,这种不同会显示出其各异的话语交际功能。本文通过探析不同声调与其相对应的交际功能......
动词谓语句在《孟子》单句中所占比重最大,集中反映出先秦古籍句式的特点。本文在对《孟子》正文的动词谓语句进行数量统计和定量......
在现代汉语中,“在……下”这种结构使用得很普遍。文章基本上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从“在X下......
本文探讨的是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产生及其表义功能的承传。研究表明,V1V2V1V2式产生于元末明初;V1V1V2V2式产生于唐代。V1V1V2V2式承传了唐前VV式的表义功能,表......
情绪的表达为沟通与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感叹词即为情绪表达的一项重要方式。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感叹词起源于人类自然......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晋城方言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传统的研究主要以描写语音为主,而我们从语法的角度切入,以补充......
为了重新认识汉语史研究中颇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本文论述了《左传》中的否定词“不”“弗”“毋”“勿”“未”“非”的语法功能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