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使节相关论文
2021年1月19日,林松添会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见了新任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 林松添欢迎并祝贺垂秀夫来华履新,赞赏其到任......
人境庐是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小溪唇,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之意,于1884......
起义失败,改装赴美 1895年(光绪十一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亡国外,清政府悬赏通缉,并致电各驻外使节,缉拿孙中山。当时,为了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一些原国民党政府驻外使节纷纷举行起义,加入了新中国的外交行列。如原国民党驻法国大使馆......
●民国外交人系列● 本系列主持 石源华 胡惟德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后任民国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参与并见证许多重大......
崔国因,生于1831年,字惠人,自号宣叟,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甘棠人。少年时家贫,但刻苦攻读,好学不倦。1870年崔国因中举,187......
郭嵩焘和李鸿章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的成长均受曾国藩较大影响,又都以洋务著称,也都因洋务而获骂名。二人同年入仕,彼此之间相知相敬以......
10月14日,2016·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
我曾亲耳听到中国驻外使节向国内反馈信息:我们送的中国画不受欢迎,以后不要送画了。应引以为戒。法国总统戴高乐、密特朗、希拉克决......
中国外交风云的舞台上,有多少女大使的身影翩然而至?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已有近50位女性担任过大使,目前在任女大使约有......
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不能没有说真话的人,让谁来说出真理?命运不仅要选择有识之士,还要选择无畏之人。 然而无畏之人在当时很有可能......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时,我正担任驻菲律宾大使。1月8日,外交部通知,1月15日北京举行追悼会时使馆可下半旗。但是,菲律宾华侨已自发地......
晚清时期,驻外使节(专指常驻外国的公使,参赞、领事等外交官系列的成员不包括在内)是一个较早走向世界的新型群体,他们的主要贡献并不......
作为清末民初著名的驻外使节之一,胡惟德的一生与外交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外交思想。本文从......
笔者从国别、时段、专题及其他四个划分角度,介绍了国内近三十年来晚清外交使节的群体研究现状,得出我国近三十年来对晚清外交使节的......
1989年的北京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横加指责,并采取了全面制裁措施.我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外交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近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向中国传播和中国体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多历史人物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历史人物既包括一些外国人,如旅......
英国伦敦国家档案馆外交档案部珍藏着不少有关汪精卫“和平运动”及汪政权的历史资料。这里选译的都是在1937年7月至1944年11月之间上报外交部......
中国石油海外项目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每逢出访时必须安排的重点视察内容,中国石油海外项目是资源国政府首脑必到之地,参观访问中国石......
又是一年秋风至,霓裳华彩耀滨城。9月9日晚8时,第十八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隆重开幕。泰国副总理颂奇,国家商务部副......
甲午战争期间,清廷驻外使节宋育仁曾提出了一个奇袭日本本土的计划,如果计划得以实施,战争将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
清末,驻外使节在政局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杨兆鏊作为中国首任专驻比利时大臣,在出使期间对留学、赛会等事务积极建言,很大程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从形式上接受了近代西方外交模式,向"有约各国"派遣常驻使节。这些驻外外交人员写下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日......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东南亚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东南亚的华侨问题也逐步受到晚清政府的重视.其间,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后,我驻外使节在国际社会集中发声,揭批日本复辟军国主义的企图,产生较好的舆论效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签订了大批丧权辱国的条约,然而,死要面子的大清国却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比如要求外国......
1875年,英国人马嘉理到云南“探险”,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被杀,是为“马嘉理事件”。英国政府借机滋事,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烟台条约......
晚清名人郭嵩焘,是我国历史上首位驻外使节,而且其任驻英公使时,被不少英人誉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在好友曾国藩眼中,郭嵩焘......
近代以前的中国,无所谓外交,只是'理藩'而已.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涉外体制逐渐崩溃.此后,在外国列强的敦促下,以......
甲午之前驻外使节经历了国外历练,他们成为了中国早期最具新知识、新思想的官僚群体。但回到国内,在政治上却基本上没有能发挥作用。......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冲突,中医与西医之辩尤为突出。作为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晚清驻外使节通过对西方医学的实......
2010年7月3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期中国驻外使节“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班。七天的培训中,通过......
花椰菜别名花菜、菜花。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椰菜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
1875年,清政府派出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正式与西方国家互派使节,这是它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甲午战败后,整个中国产生了一种前......
自1876年清政府派遣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以来,清政府不断派出使节常驻外国,拉开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序幕。而此时日本已经派出常驻国......
晚清使才薛福成胡代聪一、“弱国无外交”历史条件下的外交人才清政府派遣常驻外国的使节,始于1876年,①从这时起,陆续派出驻外使节,薛福成......
曾纪泽外交生涯的突出点是索还伊犁的对俄谈判和中法战争时期的对法交涉。本文主要通过他在这两次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重大事件中的表......
近代中西之间的剧烈碰撞中,古老中国的门户被迫打开。自1875年,清政府首次有了驻外使节,把自己的些微触角试探性地伸出了国门。作......
<正>一、新年伊始网络社会充满温情,传递散播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4年新年贺词,向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地朋友,表达新年问候......
晚清驻外使节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晚清传统外交体制的崩溃及驻外使节制度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同时也反映......
<正>今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77周年之际,中国在位于卢沟桥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仪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讲话。......
<正>19世纪,清王朝国力明显衰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却蒸蒸日上。以武力为后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触角伸到中国。可是,面对西方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