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相关论文
发生在1966—1976年的特大自然灾害金磊发生在1966—1976年的特大自然灾害,除了1966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一)1966年新疆牧区雪灾。中国......
“文革”前期,廖承志五次转移住地,并屡屡避免政治上的进一步迫害,这是周恩来总理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力加保护的结果,时为国务院外办......
路翎遗稿选张业松选注红鼻子我住了一些年的监狱。……我在监狱里,单独一人住一个囚室,很寂静;开饭的时候,有一度曾经听见走廊里赤着脚......
当兵一走,就是十几年。虽然每次回乡探亲,和母亲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却因不是哥嫂邀吃“中午”,就是弟家备好晚餐而终究没有好好陪母亲......
知青,是整整一代人不想忘记,也无法忘记,是想说成辉煌,其实又很悲凉的历史。知青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这里面包含着历史的、文化的......
读了“老红卫兵”徐浩渊的《见证与反思:一个老三届人的自述》一文(《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6期、1998年1期连载),不禁沉浸在距今已是30年的那段历史......
“最高指标”下达,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那一年,我刚满20岁。 学校工宣队师傅作动员报告后,意味深长地宣布:“插队方式采......
“老三届”:跨世纪的话题谭刚强据权威部门解释:“老三届”指“文革”初,1966、1967、1968年在校就读高中(含中专)、初中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步入中学就......
见证与反思:一个老三届人的自述■徐浩渊盯着好不容易定下来的标题,我手中的笔异常沉重。三十年了,比我们老的人、小的人、中国人、外......
中国﹃老三届﹄研究之兴起金大陆纪念的旗帜在中国,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届中等学校的毕业生被称作“老三届”,因其生命历程全过程地参与了文化大......
1在读到李晓的小说之前,我就曾经想过:那个少年那个撕大字报的少年,那个青年那个母亲去世时在隔离病房里的青年,怎么样了?激起我这种想法......
出了长治城,迤逦西北行,大约走十余里,但见一座古气盈然、清静幽雅的庙院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这就是遐迩闻名的梁家庄观音堂。......
那棵长在祖先墓前的古松,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栽这棵树的人,早已化为仙云神雾了。可大树却风光美丽了几个世纪。它高大无双,丈量其粗,需......
疾风知劲草岁寒识青松─—学习周恩来抵制和反对教育领域左倾错误的斗争精神赵德强“左”和“右”,都是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的错误......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老舍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舍出事的前两天,北京市文联开会,老舍问茅盾先生:“明天的‘斗批改’大会你参加不参加?”茅......
1968年中国人在“继续革命”,不想被资本主义吃掉。法国人则在资本主义的窝里造反,也想反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但东方和西方......
【正】我八岁的时候,认识了小丽姐姐.她随父母从内蒙迁来,就住在我家隔壁.也许是她写得一手好字,也许是她能跑会跳,还许是她梳着当......
【正】知青的话题,在今天的孩子听来,已类似说古,没有几个耐烦。我却还想倚老卖老(六六后老高三,年龄最大的知青),借30年纪念的时......
我多次去过首都,每一回到北京,都少不了去看看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最使我难忘的是,我曾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城楼。 那是几年前的......
温馨的回忆(散文)刘泽民只有方寸之地的讲台,已经牵着我的心度过了35个春秋了。35年前,当我正跟在犁后,向冒着热气的田垄播种春天的时候,中心......
“红卫兵”政治思潮是中国当代思想史上重要而独特的一页。是在充分具备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 ( 1)历史条件 :“红卫兵......
《心灵史》是张承志的重要作品之一,其内容主要以哲赫忍耶创始人马明心的传教活动为线索,讲述了哲赫忍耶七代导师及其教众二百多年......
<血与铁>是一部追朔文革记忆的小说,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那一代人在那个时代的心路历程,小说以一个少年的视觉,描写了从那个时代中走......
张承志注重以深入的自我体验来回应时代与生活,反思"知青运动"及"知青"价值。在反思"知青运动"时,张承志对于"红卫兵"有着自觉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