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相关论文
法眼宗高僧延寿生活在五代末北宋初,撰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著作,不仅对禅宗心性论和解脱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且继......
发达于唐至南宋的禅宗,其社会基础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民与失意的士大夫。在禅宗里,有农民和士大夫的投影。禅宗的哲学基础,集......
保唐无住禅师是四川地区禅宗的代表人物,现有史料对他的记载不多,而记载他行状最多的《历代法宝记》亦有许多可疑之处。尽管如此,我们......
《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也是最富争议的论著之一。近代以来,学界围绕该论的真伪问题争讼不已。从文本的语境中看,《......
得知文良兄大作《〈大乘起信论〉思想史研究》问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的同仁无不欢欣......
民国年间,伴随唯识宗之复兴,王恩洋以唯识今学料简《大乘起信论》,指责该论非马鸣所造,乃出于梁陈小儿之手。守培法师则依唯识旧学......
2001年4月3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冯其庸发现考实玄奘取经之路暨大西部摄影展。”笔者幸而观瞻,甚开眼界。冯其庸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牟宗三从关注价值本体论的视角契入,沿着生命——人文——道德的进路,建构“道德的形上学”的本体论学说。他采用佛教《大乘起信论......
张纯一以佛教义理对《老子》进行的会通与诠释尤其具有特色。张纯一出耶而入佛,学贯中西,他站在佛教的立场上,以孔子、墨子、耶稣......
“真如”与“生生”分别代表了梁漱溟思想中儒佛两家的本体。以梁漱溟早期与后期的不同著述为研究线索,可以清晰地探知“真如”与“......
这些青铜雕像都是印度的无价之宝,其中大部分属于古印度波罗王朝(公元750-1150)与朱罗王朝(公元846-1279)时期,这两个王朝曾是古印......
被人们敬称为中国“史学大师”的陈寅恪先生,不但史识过人,而且治学十分严谨。他有一篇论文——《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的真......
企业家做慈善,成为一名慈善家,有意思但很困难,因为慈善家意味着捐钱,而如果只是捐钱而不考虑其他的话,我只能说,太糟了!钱不是唯......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是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中的佼佼者,他在中国传教四十五年,广交达官贵人及社会名流,并大量撰写......
实现二十一世纪精神文明和世界和平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理事普门宗副院长曹法综今天,在东北亚三国佛教代表相聚一堂的大会上做补充发......
本文分析了支那内学院对以《大乘起信论》为代表的中国佛学的心性说与缘起说的批判,认为其批判是偏颇的。他们的“纯粹”唯识学观点......
牟宗三作为当代新儒家第二代人物,其学以贯通中西著称.他对儒学的诠释立足于宋明儒的传统,以陆王心学为儒家正宗,并引人康德哲学会......
印顺与欧阳竞无在的分歧,反映出二人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欧阳竟无站在玄奘一系唯识学立场用体用简别的方法解读和批判,印顺从融通......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流光溢彩的佛教文化以它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影响了......
本文主要是以《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作为研究探讨的主题。就历史背景与思想史的立场来看,《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佛教中,论......
《首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传统上被认为是于八世纪初中国从《楞严经》、《解深密经》、《......
印顺与欧阳竞无在的分歧,反映出二人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欧阳竟无站在玄奘一系唯识学立场用体用简别的方法解读和批判,印顺从融通......
<正> 在佛典里,千余年来题着马鸣所造、真谛所译的《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和隋唐佛学关系密切的书(隋唐时代的禅、天台、贤首等宗......
<正> 前几个学期,我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担任了《佛遗教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和《心......
<正> 瞿秋白“自幼混洽世界史上几种文化的色彩”,但主要是在中国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其中,佛教对他的影响极大。佛教本是古代印度......
【正】《大乘起信论》是署名马鸣著、真谛译,于南朝梁开始在中土流传的佛教典籍。此论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几乎囊括了大乘佛学的各......
<正> 《大乘起信论》究竟是否梁真谛所译,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在陈、隋之际,此论即开始流传,这一点已为中外大......
<正> (一)《起信论》的真伪问题,经过近代学者七八十年的考证、研究和论争,至令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从近期一些学者所发......
<正> 瞿秋白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之前,佛教精神便已渗透到他的人生哲学、日常生活和文艺创作之中。他相当谙熟地在自己的作品中......
<正> 《大乘起信论》,是佛灭度后印度开始中兴大乘佛法的马鸣菩萨所作。据《摩耶经》说:如来灭后六百岁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
一'唐僧取经'是我国和印度家喻户晓的故事。唐僧就是我国唐代高僧玄奘,是国际公认的杰出旅行家、翻译家和佛教哲学理论家......
吕澄先生从事佛学研究逾半个世纪。他所取得的成就远非一篇短文所能罄尽。现仅就先生对佛学义理方面的研究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略......
近代支那内学院诸师以唯识学义理为依据,对《起信论》以及传统中国化佛教进行了批判性抉择,引起激烈论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
前言一九七二年十一月,我第二次到中国探亲,首次北上观光,在北京,上长城、游故宫,还在天安门广场拍了不少照片。更重要的,是拜会了章士钊......
《起信论》中的“本觉”与“不觉”的关系,涉及了佛教最根本的问题,即成佛的依据和众生本来觉悟为何有不觉的问题。《起信论》中以......
在《金师子章》中,法藏以“金”喻本体。但是,在“勒十玄”的最后一门“唯心回转善成门”中,他却提到:“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
“本觉”逻辑是中国宗教哲学的主导范式(心性学)的本质架构和理念预设,是儒佛道哲学的“公共模型”,儒佛道哲学的发展史因此呈现为......